气体供给用歧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3820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气体供给用歧管及其制造方法。气体供给用歧管(A)包括:喷嘴形成构件(2),其设有多个气体喷出喷嘴(25);盖构件(1),其重叠于该喷嘴形成构件;以及铆接紧固部(C),其紧固喷嘴形成构件和盖构件,该铆接紧固部为这样的结构:将设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一者的凸部(20)贯通被设于另一者的孔部(10),并且,在该凸部的顶端部形成有直径大于所述孔部的直径或宽度大于所述孔部的宽度、并与所述孔部的周缘部卡合的卡合部(22)。在所述凸部的顶端面设有通过向所述凸部的基部侧按压该顶端面而形成的凹陷部(21),该凹陷部的周围的区域为所述卡合部。由此,能够恰当地铆接紧固喷嘴形成构件和盖构件。

Manifold for gas supp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anifold for gas supply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manifold. The gas supply manifold (A) comprises: a nozzle forming member (2),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as nozzle (25); a cover member (1), the overlap in the nozzle forming member; and the riveting fastening part (C), the fastening member and a cover member forming nozzle, the riveting fastening part for this the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nozzle: forming the protrusion member and the cover of a member of the Department through hole (20) is located at another person (10), and has a larger diameter than the hole diameter or width great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hole, and the the edge of the hole of the engaging portion is formed in the top portion of the protruding part (22). A recessed portion (21) formed by pressing the top end face to the base portion of the convex portion is provided at the top end face of the convex portion, the region surrounding the recess portion being the clamping portion. Thereby, the fastening nozzle forming member and the cover member can be properly rive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供给用歧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用作热水供给装置用的气体燃烧装置的结构要素等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热水供给装置中的气体燃烧装置通常构成为自气体供给用歧管向多个燃烧器头部(燃烧管)供给燃料气体。在此,作为气体供给用歧管,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气体供给用歧管。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包括:喷嘴形成构件,其设有多个气体喷出喷嘴;以及盖构件,其通过重叠于该喷嘴形成构件而在其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之间形成气体供给流路,并且,喷嘴形成构件和盖构件被铆接紧固(日文:カシメ締結)。在该铆接紧固构造中,使设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一者的凸部贯穿被设于另一者的孔部,并且,通过对所述凸部的顶端部进行冲压,从而使所述凸部的顶端部成为大于所述孔部的直径的直径。由此,在所述凸部的顶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孔部的周缘部卡合的卡合部。根据这样的结构,与利用螺钉固定喷嘴形成构件和盖构件的情况不同,不需要使用螺纹部件,或螺纹部件变少。因而,能够使气体供给用歧管的制造成本低廉。然而,在所述以往技术中,如以下所述,存在需要改善的余地。即,在所述铆接紧固构造中,作为形成所述卡合部的方法,只是采用了通过单纯使所述凸部的顶端部压缩变形而增大其外径的方法。因此,在为了增大所述卡合部的外径而增大了所述凸部的压缩变形量的情况下,所述卡合部的整体的厚度变薄,可能导致所述卡合部的强度降低,进而可能导致铆接紧固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在为了增大所述卡合部的厚度而减小了所述凸部的压缩变形量的情况下,由于所述卡合部的外径变小,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孔部的周缘部之间的卡合面积变小,因此,还是可能导致铆接紧固强度降低。由此,以往,难以将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铆接紧固为适当的状态,在提高生产率的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另一方面,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均使用比较薄的板材构成。但是,在所述气体供给用歧管上,通常设有用于进行气体供给的通断控制、流量控制的多个阀。于是,从谋求多个阀的安装的容易化、与阀连通的气体供给流路的形成的容易化等观点来看,考虑将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一者设为厚度比较大的压铸制构件。在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的情况下,产生必须在基座构件的厚度较大的部分紧固板材的情况。然而,在所述以往的铆接紧固构造中,为了恰当地形成所述卡合部,在将所述凸部贯穿于所述孔部时,需要使所述凸部的顶端部自所述孔部向其外部突出。因此,在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一者被设为压铸制且其厚度增大、所述孔部的深度较大的情况下,难以使用所述铆接紧固构造恰当地将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紧固。其结果,作为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的紧固方法,不得不采用利用螺钉固定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这样的方法。于是,除了螺钉固定用的部件成本变得高价以外,还导致螺钉固定作业变得复杂而使生产率劣化,从而气体供给用歧管整体的制造成本变得高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3-6550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许第41040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消除或抑制所述的问题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由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提供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包括:喷嘴形成构件,在该喷嘴形成构件上设有多个气体喷出喷嘴;喷嘴形成构件,其重叠于该喷嘴形成构件,并且,用于在其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多个气体喷出喷嘴连通的气体供给流路;以及至少一个铆接紧固部,其将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紧固,所述铆接紧固部为以下这样的结构:设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一者的凸部贯穿被设于另一者的孔部且所述凸部的顶端部自该孔部突出,并且,在该凸部的顶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孔部的周缘部卡合的卡合部,该卡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孔部的直径,或该卡合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孔部的宽度,在所述凸部的顶端面设有通过向所述凸部的基部侧按压该顶端面而形成的凹陷部,并且,所述凸部的、所述凹陷部的周围的区域为所述卡合部。优选的是,所述凹陷部形成有底面部、和自该底面部越向所述凸部的顶端侧去则内径变得越大的倾斜状的内周面。优选的是,所述倾斜状的内周面为越向所述凸部的顶端侧去则倾斜角越接近与所述凸部的轴向长度方向正交的角度的凸状的曲面。优选的是,在所述凸部的顶端面的、与所述卡合部相当的区域中,形成有与所述凸部的轴向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角度的平面部。优选的是,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设有所述孔部的那一侧的构件的所述孔部的周围的区域的厚度局部地比其他的区域薄。优选的是,所述凸部形成为在第1凸部的顶端侧设有外径或宽度小于该第1凸部的外径或宽度的第2凸部的双层凸状构造,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设有所述孔部的那一侧的构件设定为与所述第1凸部的顶端面抵接、且使所述第2凸部贯穿于所述孔部的状态,并利用所述第2凸部形成有所述卡合部,在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的相互之间夹着密封用密封件,在该密封用密封件设有供所述第1凸部贯通的贯通孔。由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提供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包括:喷嘴形成构件,在该喷嘴形成构件设有多个气体喷出喷嘴;盖构件,其重叠于该喷嘴形成构件,并且,用于在其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多个气体喷出喷嘴连通的气体供给流路;以及至少一个铆接紧固部,其将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紧固,所述铆接紧固部为以下这样的结构:在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一者设有贯通孔,并且,在另一者设有进入所述贯通孔的凸部,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越向所述另一者靠近则内径变得越小的倾斜状内周面,所述凸部具有与所述倾斜状内周面卡合的卡合部。优选的是,在所述凸部的顶端面设有通过向所述凸部的基部侧按压该顶端面而形成的凹陷部,并且,所述凸部的、所述凹陷部的周围的区域为所述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外周面为与所述倾斜状内周面相面对并接触的倾斜状外周面。优选的是,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一者为金属制冲压成形品,另一者为压铸制构件。优选的是,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的厚度不同,所述贯通孔设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厚度较大的一者,并且,所述凸部设于另一者。由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面提供的气体供给用歧管的制造方法包括:组装工序,在该组装工序中,使设于所述气体供给用歧管的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气体供给用歧管的盖构件中的一者的凸部贯通被设于另一者的孔部并使所述凸部的顶端部自所述孔部突出,在该喷嘴形成构件设有多个气体喷出喷嘴,该盖构件重叠于该喷嘴形成构件并且用于在其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多个气体喷出喷嘴连通的气体供给流路;以及铆接紧固工序,其在该组装工序之后,在该铆接紧固工序中,将所述凸部的顶端部形成为直径大于所述孔部的直径或宽度大于所述孔部的宽度,设置与所述孔部的周缘部卡合的卡合部,在所述铆接紧固工序中,利用冲头向所述凸部的基部侧按压所述凸部的顶端面,在所述顶端面形成凹陷部。优选的是,在所述冲头的顶端部设有越靠顶端侧外径越小、且外周面成为凹状曲面的大致圆台形状的突起部,在所述铆接紧固工序中,将所述突起部压入所述凸部的顶端部。优选的是,在所述冲头的顶端部设有从该冲头的轴向长度方向观察时呈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体供给用歧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供给用歧管,其中,该气体供给用歧管包括:喷嘴形成构件,在该喷嘴形成构件上设有多个气体喷出喷嘴;盖构件,其重叠于该喷嘴形成构件,并且,用于在其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多个气体喷出喷嘴连通的气体供给流路;以及至少一个铆接紧固部,其紧固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所述铆接紧固部为这样的结构:设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一者的凸部贯通被设于另一者的孔部且所述凸部的顶端部自该孔部突出,并且,在该凸部的顶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孔部的周缘部卡合的卡合部,该卡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孔部的直径,或该卡合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孔部的宽度,在所述凸部的顶端面设有通过向所述凸部的基部侧按压该顶端面而形成的凹陷部,并且,所述凸部的、所述凹陷部的周围的区域为所述卡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25 JP 2015-253810;2015.12.25 JP 2015-253801.一种气体供给用歧管,其中,该气体供给用歧管包括:喷嘴形成构件,在该喷嘴形成构件上设有多个气体喷出喷嘴;盖构件,其重叠于该喷嘴形成构件,并且,用于在其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多个气体喷出喷嘴连通的气体供给流路;以及至少一个铆接紧固部,其紧固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所述铆接紧固部为这样的结构:设于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一者的凸部贯通被设于另一者的孔部且所述凸部的顶端部自该孔部突出,并且,在该凸部的顶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孔部的周缘部卡合的卡合部,该卡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孔部的直径,或该卡合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孔部的宽度,在所述凸部的顶端面设有通过向所述凸部的基部侧按压该顶端面而形成的凹陷部,并且,所述凸部的、所述凹陷部的周围的区域为所述卡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其中,所述凹陷部形成有底面部、和自该底面部越向所述凸部的顶端侧去则内径变得越大的倾斜状的内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其中,所述倾斜状的内周面为越向所述凸部的顶端侧去则倾斜角越接近与所述凸部的轴向长度方向正交的角度的凸状的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其中,在所述凸部的顶端面的、与所述卡合部相当的区域形成有与所述凸部的轴向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角度的平面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其中,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设有所述孔部的那一侧的构件的所述孔部的周围区域的厚度局部地比其他的区域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供给用歧管,其中,所述凸部形成为在第1凸部的顶端侧设有外径或宽度小于该第1凸部的外径或宽度的第2凸部的双层凸状构造,所述喷嘴形成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设有所述孔部的那一侧的构件设定为与所述第1凸部的顶端面抵接、且使所述第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瀬直己中原庆久藤泽秀行樱井健一辻佑太河野圭三寺泽太平川元雅博今泉正晴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能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