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异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3567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异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分为两步完成,第一步: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由二酸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制备聚酰胺酸;第二步:由第一步合成出来的聚酰胺酸通过化学催化剂乙酸酐/三乙胺,在温度35~40℃条件下合成聚异酰亚胺。由聚异酰亚胺梯度升温制备的聚酰亚胺能不放出小分子副产物,克服了聚酰胺酸高温固化聚酰亚胺时出现的气泡、表面不均等难题,对聚酰亚胺及其制备的薄膜产品品质起到优化效果。

Poly (imide imid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lyisoimid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divided into two steps, the first step in a polar aprotic solvent composed of two anhydride monomer and two amine monomer to prepare polyamic acid; the second step: the first step in the synthesis of polyamic acid by chemical catalytic agent B anhydride / three triethylamine, synthesis of polyisoimide at a temperature of 35 ~ 40 deg. C. By polyisoimide gradient heating preparation can not release the polyimide byproducts, overcome the bubbles, surface uneven problems of polyamic acid high temperature curing polyimide is, to optimize the effect of the polyimide and its preparation of film products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异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异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PI)作为一类高性能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辐照和电气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微电子等
聚酰亚胺应用限制的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聚酰亚胺难溶难熔,加工成型困难;一般都是在为固化前进行加工成型,然后高温脱水环化成聚酰亚胺,但在固化过程中有机溶剂的挥发生成小分子的水,对制品的最终特性产生影响,如介电常数升高、机械强度下降及耐热性变差(2)聚酰亚胺一般是黄色-黄褐色材料,难于应用光通讯行业。因此,直到现在,聚酰亚胺研究工作的主要两个方向,一是既能保持聚酰亚胺优良特性,又能实现可溶可熔便于加工成型;二是向透明性好的聚酰亚胺方向发展。聚异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对应结构的聚酰亚胺,且聚异酰亚胺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实现异构化转变成聚酰亚胺而不放出小分子副产物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此理论基础上研究一系列的聚异酰亚胺产物,探索制备结构新颖的聚异酰亚胺,从而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聚异酰亚胺异构化形成聚酰亚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异酰亚胺,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异酰亚胺,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所示:其中:n为3~10000,Ar1、Ar2选自以下结构通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Ar1为:Ar2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异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异酰亚胺材料以溶液形式存在。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异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将含Ar1结构的二酸酐与Ar2结构的二胺按摩尔比为(1.0~1.1):1溶在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在0~40℃搅拌反应12~72h,得到均相、粘稠的聚酰胺酸溶液,之后对所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通过加入催化剂,在常温下连续搅拌12h~72h,得到目标产物聚异酰亚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异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气体分别为:氮气,氩气,氦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异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Ar1结构的二酸酐与Ar2结构的二胺的总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45%。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异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选自N一甲基吡咯烷酮(NM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永刚翁立刘屹东何婷婷齐方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