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3416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目前双模混联混合动力系统高低速模式切换时复杂的双离合器压力时序控制以及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汽车不能完全实现并联模式以致传动效率不够优化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制动器、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和电机系统。发动机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输入轴相连,其后是单向离合器F1;前行星排套装在系统动力输入轴右端,电机/发电机MG1与前排太阳轮连接,制动器与前行星排为花键连接;中间传动轴左端与前排齿圈配合;后行星排套装在中间传动轴上,单向离合器F2内座圈与中间传动轴平键连接,外座圈通过法兰止口与后排太阳轮连接;电机/发电机MG2与后排太阳轮连接。

Planetary hybrid combined power system adopting unidirectional clutc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adopting one-way clutch planetary hybrid hybrid system, the dual-mode hybrid hybrid system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an not be fully realized in parallel mode so that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not the optimal problem of high and low speed mode switching complex dual clutch pressure timing control and planetary mixing, the system includes front and after the star planetary row, brake and clutch, a one-way clutch and motor system. The eng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input shaft through the coupling, followed by one-way clutch F1; the front planet row set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input shaft power system, motor / generator MG1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wheel brake and the sun, before the planetary splined connection; intermediate shaft with the left front gear ring; after the star row is sheathed in the intermediate shaft F2, a one-way clutch inner race and intermediate shaft flat key connection, outer ring through the flange and the rear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n; motor / generator MG2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wheel su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汽车工业发展必须要考虑的两大重要问题,混合动力技术可有效地规避传统内燃机车辆燃油消耗率高、排放差等缺点,是燃油汽车节能减排、实现技术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有串联、并联、混联三种形式,其中混联式驱动系统兼具串联与并联驱动系统的优点,在控制发动机处于高效区工作的同时能保证较优的传动效率。采用行星机构作为动力耦合装置的混联系统构型,凭借其功率分流和电子无级变速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常见的构型是单行星排构型和双行星排构型。单行星排构型结构简单,控制相对容易,但只能实现输入式功率分流模式,导致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仅适用于小型车辆;而双行星排构型能够实现输入功率分流以及输出功率分流两种模式,可有效克服单行星排构型存在的问题,但是该系统构型相对复杂,模式切换时的多离合器压力时序控制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F1单向离合器、F2单向离合器、制动器、发动机和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为楔块式单向离合器,包括有F1单向离合器内座圈(66)、3号密封圈(67)、F1单向离合器端盖(69)、4号螺栓(70)、3号滚动轴承(68)、F1单向离合器楔块(71)、F1单离合器外座圈(72)、F1单向离合器保持架(73)、4号滚动轴承(75)、4号密封圈(76)、5号螺栓(74)、F1单向离合器法兰止口(77);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内座圈(66)为三段式阶梯轴结构,阶梯轴内部开有通孔,且开有与1号平键(4)配合的键槽,三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F1单向离合器、F2单向离合器、制动器、发动机和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为楔块式单向离合器,包括有F1单向离合器内座圈(66)、3号密封圈(67)、F1单向离合器端盖(69)、4号螺栓(70)、3号滚动轴承(68)、F1单向离合器楔块(71)、F1单离合器外座圈(72)、F1单向离合器保持架(73)、4号滚动轴承(75)、4号密封圈(76)、5号螺栓(74)、F1单向离合器法兰止口(77);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内座圈(66)为三段式阶梯轴结构,阶梯轴内部开有通孔,且开有与1号平键(4)配合的键槽,三段式阶梯轴外部为光轴结构,两端轴径相同,中间部分轴径较大;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外座圈(72)左右端面分别沿周向均匀地开有6个与F1单向离合器法兰止口(77)和F1单向离合器端盖(69)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楔块(71)呈8字形,由2个不同心的圆弧组成工作面,若干个相同的楔块均匀地分布于F1单向离合器内座圈(66)与外座圈(72)之间;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保持架(73)沿周向均匀地开有与楔块数目相同的通孔,以支撑楔块;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法兰止口(77)为空心轴结构,在靠近法兰止口中心处沿沿周向均匀地开有6个F1单向离合器外座圈(72)左端面相配合的螺纹孔;在远离法兰止口中心处沿周向均匀地开有4个与壳体(2)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端盖(69)为空心轴结构,其上沿周向均匀地开有6个与F1单向离合器外座圈(72)右端面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内座圈(66)通过1号平键(4)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连接在一起;F1单向离合器内座圈(66)与F1单向离合器外座圈(72)通过3号滚动轴承(68)以及4号滚动轴承(75)连接,并通过3号密封圈(67)与4号密封圈(76)进行密封;F1单向离合器楔块(71)由F1单向离合器保持架(73)支撑且均匀地分布于F1单向离合器内座圈(66)与单向离合器外座圈(72)的缝隙之中;F1单向离合器端盖(69)与F1单向离合器法兰止口(77)通过4号螺栓(70)与5号螺栓(74)对称安装于F1单向离合器外座圈(72)两侧,以固定3号滚动轴承(68)以及4号滚动轴承(75);F1单向离合器法兰止口(77)通过6号螺栓(78)与壳体(2)配合连接;所述的F2单向离合器为楔块式单向离合器,与所述的F1单向离合器结构相似,不同的是F2单向离合器内座圈(40)通过2号平键(54)与中间传动轴(16)连接在一起;F2单向离合器内座圈(40)与F2单向离合器外座圈(46)通过1号滚动轴承(44)以及2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华董兵兵宋大凤李广含王越黄海瑞孙可华王新明崔皓勇王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