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体验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97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设计虚拟现实辅助设备领域,它包括舱体、控制器、虚拟现实穿戴装置和虚拟现实体验平台;虚拟现实穿戴装置包括方向控制力臂和固定部件,方向控制力臂一端连接于舱体的顶部,方向控制力臂的另一端与固定部件连接,固定部件用于固定人体;虚拟现实体验平台设于舱体的底面上;控制器设于舱体内,控制器控制虚拟现实体验平台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虚拟现实体验舱是是一种可站立进行虚拟现实体验,动感方式更加多元、自由的虚拟现实体验舱。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 class, the field of virtual reality, auxiliary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cabin, a controller, a virtual reality wearable device and virtual experience platform; virtual reality wearable device comprises a steering control arm and the fixed part, top direction control force arm end connected to the tank,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arm direction control with the fixed part, the fixed part is used for fixing the body;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 platform is mount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abin; controller is arranged in the cabin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action experience. The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tial cabi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 cabin which can stand and carry out the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 and the dynamic mode is more diversified and f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现实体验舱
本技术涉及虚拟现实辅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虚拟现实体验处于发展初期,有诸多需求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行业空白较多,绝大部分从业单位都在使用高度雷同的动感座椅系统,不但体验形式、题材单一,系统本身也较为简单,产品生命周期非常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是一种可站立进行虚拟现实体验,动感方式更加多元、自由的虚拟现实体验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包括舱体,还包括控制器、虚拟现实穿戴装置和虚拟现实体验平台;所述虚拟现实穿戴装置包括方向控制力臂和固定部件,所述方向控制力臂一端连接于所述舱体的顶部,所述方向控制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人体;所述虚拟现实体验平台设于所述舱体的底面上;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舱体内,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虚拟现实体验平台动作。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为盔甲。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虚拟现实体验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动力桩和万向轴,所述动力桩圆周设于所述平台本体上,每一所述动力桩通过分别通过万向轴与所述平台本体连接;每一动力桩均可在竖直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每一动力桩的直线运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桩包括外壳和直线执行机构,所述直线执行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中;所述万向轴第一端与所述平台本体连接,所述万向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执行机构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执行机构为电缸,所述万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电缸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向控制力臂包括力臂本体、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设于所述力臂本体的两端;所述力臂本体呈杆状;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本体和滑动组件,所述力臂本体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所述第二连接端枢接连接于所述力臂本体转动,所述固定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相互垂直;所述力臂本体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向控制力臂还包括滑动臂;所述滑动臂可相对所述力臂本体滑动;所述力臂本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力臂本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滑动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舱体呈C形,所述舱体可并排拼接呈走廊状,所述舱体可相对拼接呈房间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方案的虚拟现实体验舱是一种站立式体验舱,控制器控制虚拟现实体验平台进行实时倾斜动作,通过固定部件和方向控制力臂对人体提供实时的保护防止摔倒,同时又能保证人体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度,是一种可站立进行虚拟现实体验,动感方式更加多元、自由的虚拟现实体验舱。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的虚拟现实穿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的虚拟现实体验平台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的虚拟现实体验平台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的虚拟现实体验平台的动力桩以及万向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的方向控制力臂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的方向控制力臂的第一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虚拟现实体验舱;10-虚拟现实穿戴装置;20-虚拟现实体验平台;21-平台本体;22-动力桩;221-外壳;23-万向轴;24-底座;25-折弯板;26-连接板;27-轨道;30-舱体;31-显示屏;32-储物柜;33-照明装置;40-控制器;50-方向控制力臂;51-第一连接端;511-第一连接端本体;512-滑动组件;5121-第一滑轨;5122-第二滑轨;5123-第一滑块;5124-第二滑块;5125、5126-弹性件;52-第二连接端;521-转动轴;53-力臂本体;531-锁紧件;54-滑动臂;541-滑槽;55-伸出杆;60-固定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虚拟现实体验舱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虚拟现实体验舱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虚拟现实体验舱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虚拟现实体验舱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虚拟现实体验舱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虚拟现实体验舱100,包括虚拟现实穿戴装置10、虚拟现实体验平台20、舱体30和控制器40。虚拟现实穿戴装置10包括方向控制力臂50和固定部件60,方向控制力臂50一端连接于舱体30的顶部,方向控制力臂50的另一端与固定部件60连接,固定部件60用于固定人体。虚拟现实体验平台20设于舱体30的底面上。控制器40设于舱体30内,控制器40控制虚拟现实体验平台20动作。上述,虚拟现实体验舱100是一种站立式体验舱,控制器40控制虚拟现实体验平台20进行实时倾斜动作,通过固定部件60和方向控制力臂50对人体提供实时的保护防止摔倒,同时又能保证人体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度,是一种可站立进行虚拟现实体验,动感方式更加多元、自由的虚拟现实体验舱100。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虚拟现实体验平台20包括平台主体21、动力桩22和万向轴23,动力桩22圆周设于平台主体21,每一动力桩22通过分别通过万向轴23与平台主体21连接。每一动力桩22均可在竖直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控制器40分别控制每一动力桩22的直线运动。本实施例中,平台主体21为正六边形,三个动力桩22设于平台主体21的三个互不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虚拟现实体验舱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包括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虚拟现实穿戴装置和虚拟现实体验平台;所述虚拟现实穿戴装置包括方向控制力臂和固定部件,所述方向控制力臂一端连接于所述舱体的顶部,所述方向控制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人体;所述虚拟现实体验平台设于所述舱体的底面上;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舱体内,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虚拟现实体验平台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舱,包括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虚拟现实穿戴装置和虚拟现实体验平台;所述虚拟现实穿戴装置包括方向控制力臂和固定部件,所述方向控制力臂一端连接于所述舱体的顶部,所述方向控制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人体;所述虚拟现实体验平台设于所述舱体的底面上;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舱体内,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虚拟现实体验平台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体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盔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体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现实体验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动力桩和万向轴,所述动力桩设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圆周,每一所述动力桩分别通过万向轴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每一动力桩均可在竖直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现实体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桩包括外壳和直线执行机构,所述直线执行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中;所述万向轴第一端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所述万向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执行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现实体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执行机构为电缸,所述万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电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梦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