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205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空调领域,用以提高制冷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过冷度。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换热组件包括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部件;第一端口与压缩机连通,第四端口与第一节流部件连通;第二端口还通过控制阀与第一节流部件连通。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制冷系统,能提高系统过冷度,改善换热效果。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percooling degree of a refrigeration system in a refrigeration mode.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includes a compressor,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 first throttling member, and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first heat exchange component and a second heat exchange component, wherein the first heat exchange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port and a second port, and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 component comprises a third port and a fourth port. A second throttl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port and the third port; the first por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mpressor; the fourth por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throttling component; the second por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throttling component through a control valve.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provided by the technical proposal can improve the supercooling degree of th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位于循环回路中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制冷状态下,从压缩机出来的冷媒经由四通阀流向室外换热器,然后流向室内换热器,最后经由四通阀流回压缩机。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制冷过程中,过冷度低,这使得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以提高制冷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过冷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包括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部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连通;所述第二端口还通过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连通。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两条第一换热管,各所述第一换热管串联或并联。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两条所述第一换热管,两条所述第一换热管串联。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两条所述第一换热管,两条所述第一换热管并联。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两条第二换热管,各所述第二换热管串联或并联。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一条管路,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也包括一条管路。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包括电磁阀。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包括单向阀。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节流部件包括电子膨胀阀;和/或,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包括电子膨胀阀。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处于制冷模式下,所述控制阀开启,所述第二节流部件部分开启,所述第一节流部件部分开启,以使得循环介质经由所述压缩机流向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部件流向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第一节流部件、第二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另一路通过所述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二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处于制热模式下,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二节流部件完全开启,所述第一节流部件部分开启,以使得循环介质按照下述路径流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二节流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组件、所述压缩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处于除霜模式下,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二节流部件部分开启,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完全开启,以使得循环介质按照下述路径流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二节流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组件、所述压缩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选自热泵空调系统和热水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制冷模式下,部分开启制冷系统的第一节流部件;部分开启所述制冷系统的第二节流部件;打开所述制冷系统的控制阀;其中,在制冷模式下,循环介质经由所述制冷系统的压缩机流向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部件流向所述制冷系统的第二换热组件、第一节流部件、第二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另一路通过所述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二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制冷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制热模式下,部分开启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完全开启所述第二节流部件;关闭所述控制阀;其中,在制热模式下,循环介质按照下述路径流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二节流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组件、所述压缩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制冷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除霜模式下,完全开启所述制冷系统的第一节流部件;部分开启所述第二节流部件;关闭所述控制阀;其中,在除霜模式下,循环介质按照下述路径流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二节流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组件、所述压缩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上述技术方案,能实现下述运行方式:制冷模式下,第一节流部件和第二节流部件都部分开启进行节流;高温高压冷媒蒸气从压缩机出来后经过四通阀在第一换热组件中冷凝成高压冷媒液体,然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通过控制阀后流向第一节流部件;另一路部分高压冷媒液体经过第二节流部件节流后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组件中蒸发吸收热量,进而提高第一换热组件的换热能力。两路循环介质汇总后经过第一节流部件节流成低温低压液体后在第二换热器内蒸发,蒸发完后回到压缩机。可见,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制冷系统,能提高系统过冷度,改善换热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第一换热器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第一换热器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第一换热器第三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压缩机;2、第二换热器;3、第一换热器;4、第二节流部件;5、第一节流部件;6、控制阀;7、四通阀;31、第一端口;32、第二端口;33、第三端口;34、第四端口;311、第一换热组件;312、第二换热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选自热泵空调系统和热水机。本实施例中,以制冷系统为热泵空调系统为例。该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部件5和第二换热器2。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组件311和第二换热组件312,第一换热组件311包括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第二换热组件312包括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第二端口32和第三端口33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部件4。第一端口31与压缩机1连通,第四端口34与第一节流部件5连通;第二端口32还通过控制阀6与第一节流部件5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3可以为室外换热器,第二换热器2可以为室内换热器。参见图1,空调系统的压缩机1、第一节流部件5、第二换热器2以及四通阀7的连接位置与已有空调系统的设置位置相同,区别在于第一换热器3的连接方式。具体来说,第一换热器3具有四个端口:第一端口31、第二端口32、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第一端口31与四通阀7连接,第四端口34与第一节流部件5连接。其中,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之间的换热组件作为第一换热组件311,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之间的换热组件作为第二换热组件312。第二端口32和第三端口33之间设置第二节流部件4。第二端口32还通过控制阀6与第一节流部件5连通,第二端口32与第一节流部件5之间的部分作为第三支路。在制冷、制热、除霜模式下,可以根据控制控制阀6的导通/截止、以及第一节流部件5、第二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部件(5)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组件(311)和第二换热组件(312),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1)包括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所述第二换热组件(312)包括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所述第二端口(32)和所述第三端口(33)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部件(4);所述第一端口(31)与所述压缩机(1)连通,所述第四端口(34)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5)连通;所述第二端口(32)还通过控制阀(6)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部件(5)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组件(311)和第二换热组件(312),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1)包括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所述第二换热组件(312)包括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所述第二端口(32)和所述第三端口(33)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部件(4);所述第一端口(31)与所述压缩机(1)连通,所述第四端口(34)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5)连通;所述第二端口(32)还通过控制阀(6)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1)包括至少两条第一换热管,各所述第一换热管串联或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1)包括两条所述第一换热管,两条所述第一换热管串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1)包括两条所述第一换热管,两条所述第一换热管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312)包括至少两条第二换热管,各所述第二换热管串联或并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1)包括一条管路,所述第二换热组件(312)也包括一条管路。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6)包括电磁阀。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6)包括单向阀。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部件(4)包括电子膨胀阀;和/或,所述第一节流部件(5)包括电子膨胀阀。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处于制冷模式下,所述控制阀(6)开启,所述第二节流部件(4)部分开启,所述第一节流部件(5)部分开启,以使得循环介质经由所述压缩机(1)流向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1)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部件(4)流向所述第二换热组件(312)、第一节流部件(5)、第二换热器(2)后返回所述压缩机(1),另一路通过所述控制阀(6)、所述第一节流部件(5)、所述第二换热器(2)后返回所述压缩机(1)。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处于制热模式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张辉余凯刘群波王新亮邹俊超陈淦彬唐策运陈虎张悦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