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9349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及汽车,其中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包括:锁栓盒,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锁栓盒上设置有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锁柱,与锁栓盒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分别与锁栓盒相连接,且位于容置空间中,其中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围分别套设有弹性材料层;与汽车车门锁栓结构相配合锁体的支撑板穿设开口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位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且两端分别抵接第一转动轴的弹性材料层和第二转动轴的弹性材料层,与支撑板相连接的锁体卡板与锁柱配合卡接,增加了车辆使用的可靠性,减少门锁失效的风险,降低噪声。

Automobile door lock bolt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door lock bolt structure and vehicle, the vehicle door lock bolt structure comprises a bolt box, an accommodating space is formed, and the lock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taining space; the lock colum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ck bolt box; arranged opposite to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second rotating shaf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ock box, and is positioned in the containing space, wherein the periphery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are respectively sheathed with an elastic material layer; and the lock bolt structure of vehicle is matched with the supporting plate of the lock body penetrating opening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space, located in the first rotation the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both en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elastic material layer and a second layer of elastic material rotating shaf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plate lock clamp and the lock cylinder with clamping, increased use of reliable vehicles Reduce the risk of door lock failure and reduce no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通常汽车车门为了保证车门行驶过程中车门不会打开,采用车门锁体卡板扣在锁扣的连接结构使车门锁止,但此种车门锁止结构对车门刚度要求较高,由于车门重量及结构上的要求等原因,使得车门在关闭时需使用较大力度,不能容易关闭,且在车门刚度很难提高时,当车辆通过较颠簸路面,车门锁及锁扣会产生很大的Z向冲击载荷,容易造成门锁卡板损坏、门锁异响、车门无法打开等故障,尤其在发生事故时,门锁卡板受力导致门锁功能失效,车门无法打开影响客户的逃生从而危及客户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及汽车,以解决车门在关闭时需使用较大力度,且在不好的路况下行驶时,容易造成门锁卡板损坏、门锁异响、车门无法打开等故障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包括:锁栓盒,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所述锁栓盒上设置有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锁柱,与所述锁栓盒固定连接,且其中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分别与所述锁栓盒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其中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围分别套设有弹性材料层;其中,与所述汽车车门锁栓结构相配合锁体的支撑板穿设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且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弹性材料层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弹性材料层,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的锁体卡板与所述锁柱配合卡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锁栓盒之间分别为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及所述第二转动轴外围套设的弹性材料层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及第二转动轴间为相对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锁栓盒之间分别为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及所述第二转动轴外围套设的弹性材料层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及第二转动轴间为相对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锁栓盒包括用于与车身固定安装的螺母板,及在所述螺母板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结构,每一所述支撑结构上连接有与所述螺母板相对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具有间隔,形成为所述开口;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螺母板相连接。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垂直于所述螺母板设置,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数量相等。可选地,所述锁柱固定设置于所述螺母板上,且位于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可选地,所述螺母板、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安装板为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弹性材料层为橡胶件。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可选地,所述汽车还包括:与所述锁栓盒相匹配的锁体,所述锁体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卡板座,所述卡板座上设置有锁体卡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避免车门刚度及车身刚度不足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门与车身位移较大,造成门锁及周边零件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周边零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车辆使用的可靠性,减少门锁失效的风险,降低噪声,提高用户的安全性。该车门锁栓结构中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避免了为了提高车门及车身刚度而进行大量的钣金件的更改,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汽车车门锁栓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汽车车门锁栓结构与车门锁体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其中图中:1-锁栓盒,2-锁柱,3-第一转动轴,4-第二转动轴,5-弹性材料层;6-支撑板,7-锁体卡板,8-锁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包括:锁栓盒1,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所述锁栓盒1上设置有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锁柱2,与所述锁栓盒1固定连接,且其中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4,分别与所述锁栓盒1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其中第一转动轴3和所述第二转动轴4的外围分别套设有弹性材料层5。其中,与所述汽车车门锁栓结构相配合锁体8的支撑板6穿设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和所述第二转动轴4之间,且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弹性材料层5和所述第二转动轴4的弹性材料层5,与所述支撑板6相连接的锁体卡板7与所述锁柱2配合卡接。该车门锁栓结构安装于车身钣金上,与汽车车门锁栓结构相配合锁体设置于车门上,其中,锁栓盒1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容纳有第一转动轴3、第二转动轴4及锁柱2的一部分,该锁栓盒1上设置有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该开口为相连通的开口,使该容置空间成为一个开放空间,相配合锁体8的支撑板6在该开放空间中穿入设置,使得锁体卡板7与锁柱2配合卡接,以实现该车门锁栓结构与锁体8进行锁接配合的功能。其中,第一转动轴3与第二转动轴4相对设置,并在外围套设有弹性材料层5,支撑板6从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穿进后,支撑板6穿进部分的两端位于该第一转动轴3及第二转动轴4之间,在支撑板6全部穿设进容置空间后,锁体卡板7与所述锁柱2卡接完成,实现锁接过程的滑动连接,锁体8的支撑板6通过转动轴及弹性材料层5实现缓冲结合。该车门锁栓结构的性能主要是通过与相配合锁体8间的配合体现的,结合图2所示,在锁栓盒1上设置相对的转动轴,将弹性材料层5套在转动轴上,当车门关闭时,锁体8中的支撑板6会与车门锁栓结构中的弹性材料层5接触,此时弹性材料层5受到切向力,弹性材料层5在锁体8的支撑板6上滚动,减小了车门关闭时的阻力,当锁体卡板7与锁柱2配合到位时,车门关闭上锁完成。车门关闭完成后,支撑板6两端分别抵接第一转动轴3的弹性材料层5和第二转动轴4的弹性材料层5,当汽车行驶在路况较差的颠簸路面时,车门相对于车身产生较大的移动,车门锁体会与固定在车身侧围钣金上的车门锁栓结构按图2中装配方式发生上下位移,此时弹性材料层5受到支撑板6碰撞产生压缩,弹性材料层5进行变形,对车门起到缓冲的作用,吸收车门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起到吸能和缓冲的作用,保证车辆车门在行车过程不会产生异响,当弹性材料层5受到很大的力时,由于弹性材料层5是套在转动轴上,此时弹性材料层5会将力传递到转动轴上,由于转动轴能够承受很大的力,此时车门锁栓结构便起到了支撑、固定和限位车门锁体的作用;而当汽车进行转弯时,车门锁体则会与固定在车身侧围钣金上的车门锁栓结构按图2中装配方式发生上下与左右的复合位移,此时由于锁体8中的支撑板6与弹性材料层5为软接触,保护锁体卡板7不承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栓盒,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所述锁栓盒上设置有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锁柱,与所述锁栓盒固定连接,且其中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分别与所述锁栓盒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其中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围分别套设有弹性材料层;其中,与所述汽车车门锁栓结构相配合锁体的支撑板穿设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且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弹性材料层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弹性材料层,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的锁体卡板与所述锁柱配合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栓盒,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所述锁栓盒上设置有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锁柱,与所述锁栓盒固定连接,且其中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分别与所述锁栓盒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其中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围分别套设有弹性材料层;其中,与所述汽车车门锁栓结构相配合锁体的支撑板穿设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且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弹性材料层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弹性材料层,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的锁体卡板与所述锁柱配合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锁栓盒之间分别为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及所述第二转动轴外围套设的弹性材料层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及第二转动轴间为相对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锁栓盒之间分别为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及所述第二转动轴外围套设的弹性材料层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及第二转动轴间为相对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锁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盒包括用于与车身固定安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龙张晓生孙源森车业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