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升降鞍管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158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升降鞍管的升降装置,其技术方案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管、内管;升降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复位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上的插孔内壁倾斜抵挡在第一调节件外壁上,所述第二调节件阻止所述内管向下移动;所述第二调节件插孔的内壁离开第一调节件外壁时,所述第二调节件允许所述内管相对所述连接管移动。其效果:具有摩擦力的两个部件是第二调节件和第一调节件,两者间隙配合时,能够相对移动,但是不产生磨损,当第二调节件阻止内管下移时,摩擦力很大,但是相对静止,即第二调节件和第一调节件不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也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操作简单方便。

Lifting device suitable for lifting saddle pipe of bicy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ifting device for lifting bicycle saddle tub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the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inner pipe; the lifting adjusting component that includes a first regulating member, second regulating member and reset; the second regulation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jack in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regulating member inclined to resist on the second regulating member prevents the inner tube moving downwar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regulating member Jack left the first regulating member outer wall, wherein the second regulating member allows the inner tube relative to the connecting pipe mobile. The result: two parts with friction is the second regulating member and the first regulating member, two clearance, can move relatively, but do not wear, when the second regulating member prevents the inner tube down, great friction, but relatively static, namely the second regulating member and the first regulating member does not wear, improve the use of life, also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products,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升降鞍管的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升降鞍管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自行车升降鞍管大体分为三大类:气、油压式和机械式;气、油结构的升降机构原理类似于避震器,与避震器不同的是这种升降鞍管设置了一个能够通过外部开关控制的阀门,通过开关控制阀门来实现鞍管的升降调节;机械式升降鞍管的种类和方向都比较多,但都是大同小异,都安装了弹簧,用来模拟油、气压式,具体来说,是通过内部设置凸起、开槽或者齿条方式等来实现控制弹簧的形变从而控制鞍管的升降,或者是采用类似于膨胀螺丝的结构来实现鞍管的升降;或者简易的通过改变摩擦力来实现控制鞍管升降。无论气、液压式升降鞍管还是机械式升降鞍管,市场反响都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鞍管内部需要存在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或气体,这就要求升降具备很高的密封性,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现有的升降鞍管结构复杂、装配困难、使用寿命短暂、成本高昂、重量和后期维护都很难让人满;现有的机械式升降鞍管大多结构复杂,一般需要在鞍管内壁做限位装置用于管理升降,由于鞍管内部空间狭小,增加了难度,成本也较高,不适宜批量化的生产;或者是增加摩擦系数的方式来管理升降,改变摩擦力来实现控制鞍管升降,频繁操作时,容易磨损,当摩擦系数足够时,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的力量,或者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操作繁琐,当长期调整后,因磨损引起的摩擦系数降低,难以依靠摩擦力对鞍管进行固定,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升降鞍管的升降装置,通过控制调节件与连接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用于调节鞍管高度,对于整个升降装置来说,因调节鞍管高度而产生磨损的部件来说,主要为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通过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配合关系实现对鞍管的升降进行控制,具体而言通过控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的摩擦力,当摩擦力变小推拉鞍管即可使杆件上下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为间隙配合,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即无磨损或者磨损非常小,提高了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使用寿命,也就提高了升降装置的使用寿命,当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过盈配合时,鞍管不会发生降低高度的问题,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操作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升降鞍管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车架中管上,用于调节鞍管的长度,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管:布置于所述车架中管上,并固定在所述车架中管上;内管:套置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的鞍管包括所述连接管和内管;升降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复位件;第一调节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第二调节件:与第一调节件配合,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所述内管对第二调节件提供一向下力;复位件:作用于第二调节件,使所述第二调节件向上倾斜;所述第二调节件上的插孔内壁倾斜抵挡在第一调节件外壁上,所述第二调节件阻止所述内管向下移动;所述第二调节件插孔的内壁离开第一调节件外壁时,所述第二调节件允许所述内管相对所述连接管移动。通过控制第二调节件与杆件之间的摩擦力,用于调节鞍管高度,对于整个鞍管升降机构来说,因调解鞍管高度而产生磨损的部件来说,主要为第二调节件和杆件;当鞍管调高时,无需操作鞍管升降机构,直接拉高鞍管,即可实现调整鞍管高度,在拉高鞍管的过程中,杆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二调节件随杆件的移动而摆动,进而使杆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摩擦力小,第二调节件和杆件之间产生的磨损小,而且操作简单;当通过鞍管升降机构对鞍管高度调低时,外力作用于调解件,使第二调节件大幅摆动,第二调节件和杆件之间产生间隙,第二调节件与杆件之间产生间隙,推拉鞍管即可使杆件上下移动,在此过程中,杆件与第二调节件之间无接触,不产生磨损,即提高了使用寿命,也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操作简单方便。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第一调节件为杆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上设置插孔,所述杆件穿过所述插孔。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孔壁与杆件之间形成过盈配合时(即孔壁与杆件之间产生摩擦力,用于防止杆件下移而使鞍管高度降低,但是鞍管能够调高),所述内管不能向下移动;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之间形成间隙合时,所述内管能够相对所述连接管移动。换句话来说:第二调节件的孔壁与所述杆件形成过盈配合时,孔壁与杆件之间产生摩擦力,用于防止杆件下移,当鞍管被拉高时,杆件跟随鞍管一起上移,第二调节件在摩擦力作用下,产生摆动,第二调节件与杆件之间的摩擦力变小,甚至失去摩擦力,因此,拉高鞍管需要的力很小,当鞍管上的拉高力失去,第二调节件与杆件之间的摩擦力又能够对杆件产生制动作用,防止杆件与鞍管的重力作用而下移。当外力作用于第二调节件,使第二调节件摆动时,孔壁与杆件之间产生间隙,孔壁与杆件之间不存在摩擦力,鞍管能够上下调整。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外壁上具有一装配部,所述内管的内壁上设置一配合部,所述装配部设置在远离所述插孔的部位,所述配合部与装配部形成配合关系,使所述内管能对第二调节件提供一向下的力,并限制所述第二调节件的装配部随所述内管上下移动。第二调节件阻止所述第一调节件向下移动时,第二调节件的装配部能够稳定的限位在配合部中,当鞍管被拉高时,摩擦力的作用,第二调节件做适当的摆动,第二调节件允许所述内管向上移动,当鞍管上撤离向上拉的力时,第二调节件复位,又阻止所述内管向下移动。通常来说,关于第二调节件与内管的装配关系为:所述内管的管壁具有一个可以容纳第二调节件远离插孔的另一端的特征,至少有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所述装配部为一装配凸起,所述配合部为配合孔(即上述的特征),所述装配凸起与所述配合孔插接;第二种:所述装配部为一装配凹槽,所述配合部为配合凸起,所述装配凹槽与所述配合凸起插接。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所述第二部件呈倾斜状态,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复位件配合的一端为高位端,所述第二调节件的配合与所述内管配合的一端为低位端。通常状态下,复位件向上推着第二调节件的高位端,防止第二调节件向下方方向摆动(即如图1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摆动),使第二调节件和杆件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用于对杆件产生制动,用于阻止内管下移。当外力大于复位件上的推力时,第二调节件向下方方向摆动,使孔壁与杆件之间产生间隙,第二调节件允许所述内管相对所述连接管移动,用于调整鞍管高度。当第二调节件不受外力时,当向上拉动鞍管时,第二调节件上受到杆件的摩擦力向下,使复位件作用于第二调节件的力失去平衡,第二调节件摆动,第二调节件与杆件之间的摩擦力变小,鞍管上拉,但是鞍管上的拉力撤离时,第二调节件又能及时阻止所述内管向下移动。为了方便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置外翻边或外翻凸块,所述外翻边或外翻凸块与所述车架管口的端面形成抵触配合。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第二调节件与第一调节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即两者的摩擦力),实现对内管伸出于外管长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鞍管长度(或坐垫高度)的调节。对于整个鞍管升降装置来说,具有摩擦力的两个部件是第二调节件和第一调节件,两者间隙配合时,能够相对移动,但是不产生磨损,当第二调节件阻止内管下移时,摩擦力很大,但是相对静止,即第二调节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升降鞍管的升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升降鞍管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车架中管上,用于调节鞍管的长度,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管:布置于所述车架中管上,并固定在所述车架中管上;内管:套置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的鞍管包括所述连接管和内管;升降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复位件;第一调节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第二调节件:与第一调节件配合,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所述内管对第二调节件提供一向下力;复位件:作用于第二调节件,使所述第二调节件向上倾斜;所述第二调节件上的插孔内壁倾斜抵挡在第一调节件外壁上,所述第二调节件阻止所述内管向下移动;所述第二调节件插孔的内壁离开第一调节件外壁时,所述第二调节件允许所述内管相对所述连接管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升降鞍管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车架中管上,用于调节鞍管的长度,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管:布置于所述车架中管上,并固定在所述车架中管上;内管:套置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的鞍管包括所述连接管和内管;升降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复位件;第一调节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第二调节件:与第一调节件配合,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所述内管对第二调节件提供一向下力;复位件:作用于第二调节件,使所述第二调节件向上倾斜;所述第二调节件上的插孔内壁倾斜抵挡在第一调节件外壁上,所述第二调节件阻止所述内管向下移动;所述第二调节件插孔的内壁离开第一调节件外壁时,所述第二调节件允许所述内管相对所述连接管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杰袁明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轮峰车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