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9668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1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包括上行梁和上连接杆,所述上行梁下端中间位置垂直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下端设有上磁力柱,上磁力柱下端面设有上支撑块,上支撑块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导向套,导向套内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滑动配合有导向柱,导向柱下端连接下支撑块,导向柱底部所在的下支撑块上设有缓冲垫,导向套和导向柱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下支撑块下端设有下磁力柱,下磁力柱和上磁力柱外侧绕设有导线,且两个磁力柱上导向反向绕设,下磁力柱下端通过下连接柱连接下行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消除了传统车缓冲构件单一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车梁的缓冲性能。

A new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beam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structure of a vehicle beam, including uplink beam and the connecting rod, the lower end of the middle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beam upward vertical column,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on column on the magnetic column on the magnetic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end face of the supporting block, the support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middle position of a guide sleeve, a guide sleeve arranged in the guide hole, the guide hole in sliding fit with the guide post guide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pporting block, a guide column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cushion, a guide sleeve and a guide column is sheathed outside the buffer spring, a lower support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magnetic pole, the magnetic and magnetic columns around the lateral column a conductor, and two magnetic column oriented reverse winding, magnetic pole is connected downstream beam through the connecting column,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eliminates the traditional car buffer component single issue, Greatly improved the cushioning performance of th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车架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架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纵梁除了作为汽车车身的承载部件外,也是传递吸收碰撞冲击力的关键配件。在汽车受到撞击时,纵梁发生形变,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分担部分冲击力,可降低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但是,现有的纵梁结构由于强度或形变量或撞击力传递等局限性,所能吸收的撞击能量少,在汽车受到撞击时对人体的保护性能低。现有的重型车车梁缓冲性能较差,而且只依靠单一的弹性件进行缓冲,缓冲方式单一,不能满足重型车车梁的缓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包括上行梁和上连接杆,所述上行梁下端中间位置垂直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下端设有上磁力柱,上磁力柱下端面设有上支撑块,上支撑块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导向套,导向套内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滑动配合有导向柱,导向柱下端连接下支撑块,导向柱底部所在的下支撑块上设有缓冲垫,导向套和导向柱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下支撑块下端设有下磁力柱,下磁力柱和上磁力柱外侧绕设有导线,且两个磁力柱上导向反向绕设,下磁力柱下端通过下连接柱连接下行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套下端设有支撑盘。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支撑块下端面和下支撑块上端面设有固定缓冲弹簧的固定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行梁和上行梁上都设有安装螺纹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之间为间隙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下磁力柱和上磁力柱外侧绕设有导线,且两个磁力柱上导向反向绕设,这样就使得上磁力柱和下磁力柱的相对面的磁性相同,进而形成斥力,这种无接触斥力的方式有助于缓解缓冲弹簧的缓冲压力,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缓冲效果,这种磁力缓冲和物理缓冲相结合极大的提高车梁的缓冲性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行梁1、上连接杆2、上磁力柱3、缓冲弹簧4、导向柱5、缓冲垫6、下行梁7、下连接杆8、下磁力柱9、下支撑块10、导向孔11、导向套12、上支撑块13、支撑盘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包括上行梁1和上连接杆2,所述上行梁1下端中间位置垂直设有连接柱2,连接柱2下端设有上磁力柱3,上磁力柱3下端面设有上支撑块13,上支撑块13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导向套12,导向套12内设有导向孔11,导向孔11中滑动配合有导向柱5,导向柱5与导向孔11之间为间隙配合,导向柱5下端连接下支撑块10,导向柱5底部所在的下支撑块10上设有缓冲垫6,缓冲垫6为橡胶垫,为了增大导向套12与上支撑块13的接触面积,导向套12下端设有支撑盘14,导向套12和导向柱5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4,为了方便缓冲弹簧4的固定,上支撑块13下端面和下支撑块10上端面设有固定缓冲弹簧4的固定凹槽,下支撑块10下端设有下磁力柱9,下磁力柱9和上磁力柱3外侧绕设有导线,且两个磁力柱上导向反向绕设,这样就使得上磁力柱3和下磁力柱9的相对面的磁性相同,进而形成斥力,这种无接触斥力的方式有助于缓解缓冲弹簧4的缓冲压力,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缓冲效果,这种磁力缓冲可以在车梁负重时工作,进而提高车梁的缓冲性能,下磁力柱9下端通过下连接柱8连接下行梁7,下行梁7和上行梁1上都设有安装螺纹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包括上行梁(1)和上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梁(1)下端中间位置垂直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下端设有上磁力柱(3),上磁力柱(3)下端面设有上支撑块(13),上支撑块(13)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导向套(12),导向套(12)内设有导向孔(11),导向孔(11)中滑动配合有导向柱(5),导向柱(5)下端连接下支撑块(10),导向柱(5)底部所在的下支撑块(10)上设有缓冲垫,导向套(12)和导向柱(5)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4),下支撑块(10)下端设有下磁力柱(9),下磁力柱(9)和上磁力柱(3)外侧绕设有导线,且两个磁力柱上导向反向绕设,下磁力柱(9)下端通过下连接柱连接下行梁(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梁的新型结构,包括上行梁(1)和上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梁(1)下端中间位置垂直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下端设有上磁力柱(3),上磁力柱(3)下端面设有上支撑块(13),上支撑块(13)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导向套(12),导向套(12)内设有导向孔(11),导向孔(11)中滑动配合有导向柱(5),导向柱(5)下端连接下支撑块(10),导向柱(5)底部所在的下支撑块(10)上设有缓冲垫,导向套(12)和导向柱(5)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4),下支撑块(10)下端设有下磁力柱(9),下磁力柱(9)和上磁力柱(3)外侧绕设有导线,且两个磁力柱上导向反向绕设,下磁力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