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566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为对环境负担少的水性,并且具有优异的密合性、螺合缔结特性、和储存稳定性,用于对螺丝等螺合构件(螺丝式紧固固定工具)进行粘合、锁止时,发挥出显著良好的效果。可以通过下述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来实现,其分别以适当的比率包含(A)聚酰胺粉末、(B)水分散性环氧树脂、和(C)分散前述(A)和(B)的分散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膜形成相关的树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用于对螺丝等螺合构件(螺丝式紧固固定工具)进行粘合、锁止等的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应用于螺丝、螺栓、螺母、螺钉(vis)等螺合构件的螺合面、用于对该螺合构件进行锁止、封堵被封入物的泄露的材料,广泛公知的是含有微胶囊的涂膜形成组合物。作为这样的组合物,已知的有:包含壁材由醛系树脂或脲系树脂形成的封入有环氧树脂的微胶囊(A)、由水溶性聚缩醛树脂形成的粘接剂(B)、非挥发性且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胺系固化剂(C)等形成的用于锁止螺合构件的螺合面的微胶囊型粘接剂(专利文献1);包含壁材由醛系树脂或脲系树脂等形成且封入有环氧树脂的微胶囊(A)、处于特定pH范围的乳液粘接剂(B)、胺系的固化剂(C)、由烷基乙烯基醚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等形成的水解中和物(D)、且应用于螺合构件的螺合部的用于锁止的覆膜形成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2);包含在由甲醛-脲系树脂等形成的壁材中封入有环氧树脂等的微胶囊、该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以及起到粘接剂作用的聚酰胺系的乳液等而成、且应用于螺丝、螺母等螺合构件的锁止剂组合物(专利文献3)等。它们均在微胶囊内封入环氧树脂等粘接性树脂从而阻止与固化剂的接触,从而得到高储存稳定性。由此,尽管得到了优异的储存稳定性且得到了高粘合力,但一旦进行螺合则难以拆卸该构件,并且即使将拆卸的构件再次螺合也难以表现出最初的粘合力,不适合于重复使用。另一方面,作为具备能够重复使用的特性的锁止用涂膜形成用组合物,已提出并获得的是包含(a)非水溶性聚酰胺粉末、(b)异氰酸酯化合物、(c)表面活性剂、(d)水溶性聚酰胺的水分散液的自锁止剂组合物(专利文献4);以及,将(a)聚酰胺或共聚酰胺粉末、(b)异氰酸酯化合物、(c)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分散并弥散化而成的水性自锁止剂组合物(专利文献5)等。然而,该组合物中,重复使用时的耐久性依然不充分,此外,对金属制的螺丝等被粘物的粘接性也并非充分地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40514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5/054393号单行本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94032号公报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3/036105号单行本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2882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在涂膜形成前的状态为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少的水系组合物,且形成具有对基材的优异的粘接特性的涂膜,并且储存稳定性也优异。尤其是,提供下述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在用于对螺丝等螺合构件进行锁止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特性,例如重复螺合缔结特性,并且在螺合时能够表现出因构件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磨削粉末量少这一低磨削粉末特性。在此,水系是指分散介质的大约一半以上为水的体系。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发现,通过使用以下构成的组合物,能够解决该课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为: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包含:(A)聚酰胺粉末,以及相对于(A)聚酰胺粉末100质量份为(B)水分散性环氧树脂1~25质量份,(C)分散前述(A)和(B)的分散介质50~250质量份。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为:前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前述(B)的水分散性环氧树脂包含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为:前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前述(A)的平均粒径处于1~500μm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为:前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前述(A)包含选自11-尼龙和12-尼龙中的一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为:前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前述(C)包含水。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为:螺合构件,其在表面具备由前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所述的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涂膜。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方式为:螺合构件的锁止方法,其通过对前述第六实施方式所述的螺合构件进行螺合缔结而实施。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通过以适当的比率在分散介质中包含(A)聚酰胺粉末和(B)水分散性环氧树脂,在作为水系组合物的同时可以形成具有优异的密合特性的涂膜,此外还兼具储存稳定性、重复螺合缔结特性和低磨削粉末特性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A)聚酰胺粉末为由均聚酰胺或者共聚酰胺构成的粉末,是本专利技术的涂膜形成用组合物中用于固定被粘物的主要成分。可以举出例如选自6-尼龙、6,6-尼龙、6,10-尼龙、7-尼龙、8-尼龙、9-尼龙、11-尼龙、12-尼龙、六亚甲基二胺·己二酸与己内酰胺的共聚物、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的共聚物等聚酰胺和它们的共聚物中的聚酰胺。作为选定该成分时应当考虑的事项,有:熔点低于热分解温度从而不需要复杂的热控制,由此容易加工;具有在熔融时不会使涂布部分的形状大幅改变的程度的粘度;在被粘物螺丝面上具有适度的铺展度从而进行密合;吸水率小从而对撕裂的耐性高;耐冲击性优异;硬度和强度高且牢固而具有弹性;耐化学试剂性、耐磨耗性优异且摩擦系数小等。作为适当地具备这些要素的材料,可以特别适合地选择选自11-尼龙、12-尼龙和它们的共聚物中的一种以上。作为前述(A)聚酰胺粉末的平均粒径,优选处于1~500μm的范围,更适合为5~300μm。如果粒径小于1μm,则进行加热融合时,产生因润湿不良而导致的涂布不均,从而难以形成均匀的涂膜,另一方面,如果大于500μm,则在小直径的螺合构件上涂布时,难以追随螺合构件表面的凹凸,仍然难以形成均匀的涂膜,任一情况中均存在发生螺合缔结特性不稳定等问题的风险。作为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可以选择任意的方法。适合的是通过SEM进行的测定(n≥10时的平均粒径)、或者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计进行的测定(50%平均粒径)。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混合使用平均粒径不同的多种聚酰胺粉末,此外,可以组合使用如11-尼龙和12-尼龙那样的种类不同的聚酰胺粉末。作为前述(A)的市售品,可以举出例如リルサンパウダーD-40(11-尼龙,アルケマ公司制品,平均粒径为约40μm)、SP-500(12-尼龙,东丽公司制品,平均粒径为5μm)、SP-10(12-尼龙,东丽公司制品,平均粒径为10μm)、ベスタミド(12-尼龙,ダイセル·エボニック公司制品)、VESTSINT2159(12-尼龙,ダイセル·エボニック公司制品,平均粒径为10μm)、VESTSINT2158(12-尼龙,ダイセル·エボニック公司制品,平均粒径为20μm)等,但不限定于这些。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B)水分散性环氧树脂是用于在涂布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时将固体成分保持均匀、起用于对基材赋予密合性的粘接剂作用的成分。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作为该粘接剂的树脂成分而使用环氧树脂,可以提高对金属制的被粘物的密合性,此外,还可以同时提高重复螺合时的密合特性。作为本专利技术中能够使用的前述水分散性环氧树脂,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一个以上的环氧基团的环氧树脂,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卤化双酚A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包含(A)聚酰胺粉末,以及相对于(A)聚酰胺粉末100质量份为(B)水分散性环氧树脂1~25质量份,(C)分散前述(A)和(B)的分散介质50~250质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6 JP 2015-2452231.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包含(A)聚酰胺粉末,以及相对于(A)聚酰胺粉末100质量份为(B)水分散性环氧树脂1~25质量份,(C)分散前述(A)和(B)的分散介质50~250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涂膜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的水分散性环氧树脂包含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成涂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鎌田邦彦楢岛诚田端真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