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5521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耦合装置,动力耦合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以及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其中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同轴相连;动力源,动力源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联动;第一电动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第一电动发电机与第一太阳轮联动,第二电动发电机与第二太阳轮联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对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驱动系统在取消了传统机械式差速器的前提下实现了差速功能,同时具有丰富的传动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人所了解的一种关于车辆用传动装置的相关技术中,该传动装置设有一对差动机构和一对电机,差动机构具有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内齿圈。发动机通过中间传动结构的变速后输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太阳轮。一对电机将驱动力分别输入给一对差动机构的内齿圈。该传动装置取消了传统机械式差速器元件,利用两组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两个电机和发动机动力的耦合。但是,上述的传动装置适用于作业车辆(如除雪车),其电机输出机构为蜗轮蜗杆机构,通过自锁实现电机动力传动的单向性,仅作用于车辆过弯时的转向差速用,并不能实现纯电动、混动以及驻车发电等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该动力驱动系统在取消了传统机械式差速器的前提下实现了差速功能,同时具有丰富的传动模式。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上述的动力驱动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耦合装置,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以及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其中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二齿圈同轴相连;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联动;第一电动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联动,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联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对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在取消了传统机械式差速器的前提下实现了差速功能,同时具有丰富的传动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动力驱动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主要示意出动力耦合装置部分;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图9-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示意的部分可以作为车辆后驱;图20-图2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000,该动力驱动系统1000适用于车辆10000中,例如混合动力车辆10000,该动力驱动系统1000可作为车辆10000的动力源并提供车辆10000正常行驶所需的动力。下面结合图1-图8的实施例详细描述动力驱动系统1000。参照图1且结合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000可以包括动力耦合装置100、第一电动发电机51、第二电动发电机52、动力源55和第一制动装置41。下面结合附图首先对动力耦合装置100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2所示,动力耦合装置100包括第一太阳轮11、第一行星架14和第一齿圈13、第二太阳轮21、第二行星架24和第二齿圈23。其中,第一太阳轮11、第一行星架14和第一齿圈13可以构成行星齿轮机构1的主体部分,第二太阳轮21、第二行星架24和第二齿圈23可以构成行星齿轮机构2的主体部分。第一行星轮12安装在第一行星架14上且设置在第一太阳轮11与第一齿圈13之间,第一行星轮12分别与第一太阳轮11和第一齿圈13啮合。第一行星轮12可通过行星轮轴安装在第一行星架14上,第一行星轮12可以是多个,且沿第一太阳轮11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例如考虑到动力传递的稳定性以及制造成本,第一行星轮12可以是三个且均布在第一太阳轮11的外侧,相邻的两个第一行星轮12之间间隔大约120°。第一行星轮12与第一太阳轮11的啮合方式为外啮合。第一行星轮12与第一齿圈13的啮合方式为内啮合,也就是说,第一齿圈1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齿,第一行星轮12与第一齿圈13的内周面上的齿啮合配合。第一行星轮12可以绕行星轮轴的轴线自转,也可以围绕第一太阳轮11进行公转。类似地,参照图2所示,第二行星轮22安装在第二行星架24上且设置在第二太阳轮21与第二齿圈23之间,第二行星轮22分别与第二太阳轮21和第二齿圈23啮合。第二行星轮22可通过行星轮轴安装在第二行星架24上,第二行星轮22可以是多个,且沿第二太阳轮21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例如考虑到动力传递的稳定性以及制造成本,第二行星轮22可以是三个且均布在第二太阳轮21的外侧,相邻的两个第二行星轮22之间间隔大约120°。第二行星轮22与第二太阳轮21的啮合方式为外啮合。第二行星轮22与第二齿圈23的啮合方式为内啮合,也就是说,第二齿圈2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齿,第二行星轮22与第二齿圈23的内周面上的齿啮合配合。第二行星轮22可以绕行星轮轴的轴线自转,也可以围绕第二太阳轮21进行公转。其中,第一齿圈13和第二齿圈23同轴相连,从而第一齿圈13和第二齿圈23同步动作,也就是说,第一齿圈13和第二齿圈23的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耦合装置,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以及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其中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二齿圈同轴相连;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联动;第一电动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联动,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联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对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耦合装置,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以及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其中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二齿圈同轴相连;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联动;第一电动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联动,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联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对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发动机和第三电动发电机,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三电动发电机联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之间设置有离合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三电动发电机设置成相对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在所述离合器之前进行动力耦合。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轴,所述离合器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之间,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三电动发电机分别与所述输入轴联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输入轴同轴联动,所述第三电动发电机与所述输入轴通过齿轮机构联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设置有输入轴固定齿轮;所述第三电动发电机与第三电机齿轮联动,所述第三电机齿轮通过中间惰轮与所述输入轴固定齿轮联动或者所述第三电机齿轮直接与所述输入轴固定齿轮联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可彼此接合或断开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接合部联动,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二接合部联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一接合部联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动发电机的转子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同轴固定。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上设置有第一接合部外齿,所述第三电动发电机与第三电机齿轮联动,所述第三电机齿轮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外齿直接啮合联动。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耦合装置还包括:动力传动部,所述动力传动部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同轴联动,所述离合器设置在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动力传动部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动力传动部同轴布置;或者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动力传动部平行布置。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设置成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联动,所述中间轴与所述动力源之间设置有所述离合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之间设置有中间传动装置,所述中间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或CVT传动机构。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且用于制动所述中间轴以间接制动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行星架作为所述动力驱动系统的动力输出端。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上同轴地设置有第一行星架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行星架上同轴地设置有第二行星架输出齿轮。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的齿数相同,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玉波凌和平翟震郑峰徐友彬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