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458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6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包括一上置油箱、进油装置,上置油箱位置高于油路;进油装置包括进油管路、进油箱、进油支管;进油箱上端连接上置油箱;上置油箱内设有浮阀;浮阀调节上置油箱进油量,进油箱一侧连接进油支管;进油支管另一端连接服务器外壳喷淋油路;经进油箱分流至进油支管、服务器外壳,冷却服务器外壳内的服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机柜内服务器因由上而下依次排列带来的高度差,导致重力分油油路的油量分配不一致的问题,采用布液器控制冷却液态油喷淋过程,达到更佳的冷却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方法创新,突破传统的大型服务器冷却方式,同时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供给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
技术介绍
数据中心内使用的各类服务器、刀片机等,受大数据业务及市场的带动,其功率大幅度提升,排布密度越来越高;相应的,高热流密度下的散热问题备受关注,也成为数据中心建设及其运维工作的重点和技术瓶颈;间接或直接液冷散热模式由于其综合换热效率高,被认为是数据中心散热的必然趋势;特别的,鉴于热源直接接触吸热、液冷综合换热系数高、传热热阻非常小的优点,直接液冷散热模式从理论上分析是最有效的散热方式。传统机柜大多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制冷量有限,如果机柜中设备的放置密度增加,设备的内部温度会急剧上升,不能有效的制冷。另外,传统机柜是开放结构,IP等级低,存在局部紊流和散热死角,散热效率低,能耗高。现有技术不成熟,在工程化应用实践中,液冷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供液系统,如何提高供液效率,同时降低供给循环系统的能耗,是解决工程应用的关键。一方面,散热系统要维持正常工作,供液系统需要配备液体泵提供泵功以及备压。散热系统中,泵结构及泵消耗将占据系统一大部分硬件配备和软件控制,如果能减少泵的用量,特别是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包括一上置油箱、进油装置(6),所述的上置油箱位置高于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装置(6)包括进油管路、进油箱(9)、进油支管(11);所述的进油箱(9)上端连接所述的上置油箱;所述的上置油箱内设有浮阀;所述的浮阀调节上置油箱进油量,所述的进油箱(9)一侧连接所述的进油支管(11);所述的进油支管(11)另一端连接服务器外壳(10)喷淋油路;泵将冷却液压油从主油箱(1)中泵入至所述的上置油箱内,经所述的进油箱(9)分流至进油支管(11)、服务器外壳(10),冷却服务器外壳(10)内的服务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包括一上置油箱、进油装置(6),所述的上置油箱位置高于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装置(6)包括进油管路、进油箱(9)、进油支管(11);所述的进油箱(9)上端连接所述的上置油箱;所述的上置油箱内设有浮阀;所述的浮阀调节上置油箱进油量,所述的进油箱(9)一侧连接所述的进油支管(11);所述的进油支管(11)另一端连接服务器外壳(10)喷淋油路;泵将冷却液压油从主油箱(1)中泵入至所述的上置油箱内,经所述的进油箱(9)分流至进油支管(11)、服务器外壳(10),冷却服务器外壳(10)内的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装置(6)下端连接所述的辅助油箱(13);所述的辅助油箱(13)与所述的主油箱(1)通过回油管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箱(9)与所述的进油支管(11)的连接处还设有进油调节阀(12);所述的进油调节阀(12)调节所述的进油支管(11)进油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液器(7);所述的布液器(7)包括一设有淋油孔的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还设有溢流孔(75);所述的溢流孔(75)正对服务器发热区。5.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液器(7);每一所述的服务器外壳(10)上方设有一所述的布液器(7);所述的布液器(7)包括回油腔(71)、喷淋油腔(72)、布液进油口(73)、回油口(74);所述的进油支管(11)与所述布液进油口(73)连接;所述的回油腔(71)位于所述的喷淋油腔(72)上方;所述的布液进油口(73)位于所述的喷淋油腔(72)内;所述的喷淋油腔(72)下底面设有喷淋孔(76);所述的喷淋孔(76)正对所述的服务器;所述的回油腔(71)承接流经所述布液器(7)上方的服务器中的冷却液态油;所述的回油口(74)用于排出所述回油腔(71)中的冷却液态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压油路进油供给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肖玮李景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