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rous carbon nanofiber electrode for liquid flow battery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thickness of the electrode is 20-500 m and consists of a porous carbon nanofiber with a diameter of 50-500nm. The polymer is used as precursor and electrospun to form nanofibers, then carboniz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n 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储能技术中的液流储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
技术介绍
能源和环境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据估计,到2050年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会达到现在的两倍,而到本世纪末则会达到现在的三倍。传统的化石能源一方面储量有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难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发至关重要。然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到昼夜更替、季节更迭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电能输出具有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特点,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冲击。为缓解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需要配备大容量储能装置,才能有效实现调幅调频,平滑输出、计划跟踪发电、提高其可控性,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全钒液流电池因其具有输出功率和容量相互独立,系统设计灵活;能量效率高,寿命长,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自放电低;选址自由度大,无污染、维护简单,运营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其特征在于:其厚度为20‑500μm,由直径为80‑500nm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组成,碳纳米纤维为多孔结构,孔径为1‑50nm,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孔隙率为30‑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其特征在于:其厚度为20-500μm,由直径为80-500nm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组成,碳纳米纤维为多孔结构,孔径为1-50nm,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孔隙率为30-80%。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将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在40-85℃下搅拌5-30h,制得纺丝液;2)将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成聚合物纤维膜;3)将得到的聚合物纤维膜在200-350℃于空气中预氧化1-3h,然后在惰性气氛下于800-2000℃碳化热处理1-3h,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4)将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在惰性气氛下升至700~1500℃,通入活化气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恒温保持2-60min,继而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冷却至室温,制得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极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张华民,李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