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鑫专利>正文

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143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包括双极板、相邻紧贴连接的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的连接处设有U型凹槽,凹槽内部设有增加双极板连接强度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导热作用的顶紧块,夹紧结构和固定齿牙,固定齿牙设在凹槽内部的两内侧壁上,夹紧结构设在凹槽底部,顶紧块固定在凹槽内壁两侧的入口处,提高连接强度,防止连接处在工作时出现松动,提高电池的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对连接点进行散热导热处理,减少连接点产热对电池工作的影响,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liquid stack for battery stack of vanadium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anadium battery cell stack flow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box, including the box, close to the adjacent bipolar plate flow connection cathode liquid flow battery box first and second battery anode fluid flow with U shape groove junction box of the first battery liquid flow frame and second battery anode solution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tructure to increase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of the bipolar plate, connect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conductive force of the pushing block, clamping structure and fixed teeth, teeth fixed in two grooves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the clamping in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the top tight block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entrance, improve the connecting strength, prevent loose connection in the work,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battery work,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heat conductivity, reduce the connection point heat effect on the battery,. Service life of long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方面的领域,包括钒电池以及液流框进行研发与改进,尤其涉及到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风能、太阳能灯可再生能源的规模逐渐增加,但其存在不稳定和不连续的问题,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储能装置,因此钒电池就变的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钒电池堆的液流框使用中,在钒电池堆的连接时钒电池的密封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寿命,双极板与正负极液流框之间进行连接时,会由于连接方式不足,导致连接不够紧固,在长时间的电池工作时出现连接点松动,同时由于连接点的具有较高的连接电阻,导致长时间电流工作时导致连接点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池的工作环境受到变化,严重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减少电池使用寿命。因此,提供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以期能够通过在钒电池组的液流框内设置具有散热功能的连接装置,提高连接强度,防止连接处在工作时出现松动,提高电池的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对连接点进行散热导热处理,减少连接点产热对电池工作的影响,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以期能够通过在钒电池组的液流框内设置具有散热功能的连接装置,提高连接强度,防止连接处在工作时出现松动,提高电池的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对连接点进行散热导热处理,减少连接点产热对电池工作的影响,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包括双极板、相邻紧贴连接的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所述的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的连接处设有U型凹槽,所述的凹槽内部设有增加双极板连接强度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导热作用的顶紧块,夹紧结构和固定齿牙,所述的固定齿牙设在凹槽内部的两内侧壁上,所述的夹紧结构设在凹槽底部,所述的顶紧块固定在凹槽内壁两侧的入口处。优选地,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板和顶紧弹簧,所述的夹紧板一端与凹槽底部连接,且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的夹紧板与凹槽内壁之间设有顶紧弹簧,通过夹紧装置对双极板的顶头进行夹紧固定,能够更好的提高紧固能力,防止在振动中出现晃动和脱落现象,提高电池堆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的固定齿牙设为三角齿牙,且固定齿牙与凹槽内壁呈60度夹角,通过向内的60度夹角,能够对双极板进行反向控制,对双极板反向受制,防止双极板向外脱落,出现接触不良。优选地,所述的固定齿牙上设有圆弧形弧角,既能够防止在固定时对双极板的表面造成损坏,又能增加通过圆弧形弧角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接触强度。优选地,所述的顶紧块设为L型结构,所述的顶紧块上设有散热装置,所述的顶紧块的两端分别与双极板和散热装置连接,能够对顶紧块进行降温处理,降低热量对电池工作稳定性的影响。优选地,所述的顶紧块与双极板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高连接强度,防止连接处在工作时出现松动,提高电池的工作的稳定性。2)、对连接点进行散热导热处理,减少连接点产热对电池工作的影响,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请参考图1,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包括双极板7、相邻紧贴连接的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2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1,所述的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2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1的连接处设有U型凹槽8,所述的凹槽8内部设有增加双极板7连接强度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导热作用的顶紧块5,夹紧结构和固定齿牙3,所述的固定齿牙3设在凹槽8内部的两内侧壁上,所述的夹紧结构设在凹槽8底部,所述的顶紧块5固定在凹槽8内壁两侧的入口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板9和顶紧弹簧10,所述的夹紧板9一端与凹槽8底部连接,且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的夹紧板9与凹槽8内壁之间设有顶紧弹簧10,通过夹紧装置对双极板7的顶头进行夹紧固定,能够更好的提高紧固能力,防止在振动中出现晃动和脱落现象,提高电池堆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齿牙3设为三角齿牙,且固定齿牙3与凹槽8内壁呈60度夹角,通过向内的60度夹角,能够对双极板7进行反向控制,对双极板7反向受制,防止双极板7向外脱落,出现接触不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齿牙3上设有圆弧形弧角,既能够防止在固定时对双极板7的表面造成损坏,又能增加通过圆弧形弧角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接触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紧块5设为L型结构,所述的顶紧块5上设有散热结构4,所述的顶紧块5的两端分别与双极板7和散热装置4连接,能够对顶紧块5进行降温处理,降低热量对电池工作稳定性的影响。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包括双极板、相邻紧贴连接的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的连接处设有U型凹槽,所述的凹槽内部设有增加双极板连接强度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导热作用的顶紧块,夹紧结构和固定齿牙,所述的固定齿牙设在凹槽内部的两内侧壁上,所述的夹紧结构设在凹槽底部,所述的顶紧块固定在凹槽内壁两侧的入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包括双极板、相邻紧贴连接的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池正极液流框和第二电池负极液流框的连接处设有U型凹槽,所述的凹槽内部设有增加双极板连接强度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导热作用的顶紧块,夹紧结构和固定齿牙,所述的固定齿牙设在凹槽内部的两内侧壁上,所述的夹紧结构设在凹槽底部,所述的顶紧块固定在凹槽内壁两侧的入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电池的电池堆液流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板和顶紧弹簧,所述的夹紧板一端与凹槽底部连接,且另一端悬空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余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鑫余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