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聚合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41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含镁、卤素、钛和至少两个醚键且有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之间的化合物的固体钛催化剂组份[Ia];用该[Ia]制备的催化剂和含预聚合烯烃的催化剂;及用其制备聚烯烃的方法。使用含有镁、卤素、钛、和一种特定电子给体(a-)的固体钛催化剂组份[Ib]及至少有两个醚键并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之间的化合物制备的催化剂和含预聚合烯烃的催化剂及用其制备聚烯烃的方法。借助于上述催化剂使聚合反应活性提高并得到立体定向性高的聚合物。(*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催化剂组份,含预聚合聚烯烃的催化剂,制备乙烯或α-烯烃的均聚物或其共聚物所用的聚合催化剂和方法。含有以卤化镁作载体的活化钛化合物的催化剂,是迄今所知的用于制备乙烯或α-烯烃均聚物或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之类烯烃聚合物的催化剂。人们知道上述烯烃聚合催化剂(以下有时用到这名称时,也包括共聚催化剂)由一种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包括镁、钛、卤素和一个电子给体)和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份构成。上述催化剂对丙烯或丁烯-1之类的α烯烃的聚合或共聚,以及对乙烯的聚合具有高度的活性(以下聚合这术语有时也包括共聚作用)。而且用这类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具有高度立体定向性。上述催化剂中,特别是含有一种固态钛催化剂组份,在其上承载有电子给体(选自羧酸酯,其典型例子是邻苯二甲酸酯)、烷基铝化合物(作为辅催化剂)以及至少有一个Si-OR键的硅化合物(其中R是烃基)的那些催化剂,在用于前面所说的聚合或共聚反应时,显示极好的性能。本专利技术者,为了获得聚合活性和立体定向性远为优秀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在下述专利技术基础上终于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发现使用由一种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它含有镁、卤素、钛以及一种至少具有两个醚键并有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中间的化合物)构成的催化剂,或使用由另一种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它含有镁、钛、卤素、电子给体、有机金属化合物,以及上述至少具有两个醚键的化合物)构成的催化剂,可以最好地达到目的。在这方面,已知用一含有镁、钛、卤素原子和电子给体的固体组份与苯环中有1-6个烷氧基取代的一种含烷氧基芳族化合物接触而获得的固体催化剂组份,与有机铝化合物相配合而构成催化剂体系时,得到的聚合物立体定向性是低的。(参看日本专利公告236203/1989)。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以上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钛催化剂组份,一种含有预聚合聚烯烃的催化剂,一种用特定电子给体制备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它的催化活性高而且能得到立体定向性高的烯烃聚合物(共聚物),以及应用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烯烃聚合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烯烃聚合的第一种固体钛催化剂组份(Ⅰ),其特征在于它是将(A)一种含有钛、镁、卤素和电子给体(a0)的固体钛组份,同(B)一种电子给体(b0)相接触而形成的,其中电子给体(a0)和电子给体(b0)之中有一个是至少具有两个醚键并有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中间的化合物。使用上述具有两个以上醚键的化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中固体钛催化剂组份的电子给体,可以得到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它甚至当聚合时并不再使用电子给体的情况下也有高的活性,并能给出立体定向性高的聚合物。而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固体钛催化剂组份的存在,可以得到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在聚合时使用上述至少具有两个醚键的化合物或是某种特定的电子给体,这种催化剂能够给出立体定向高得多的聚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是该催化剂由以下组份构成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它是将(A)含有钛、镁、卤素和电子给体(a0)和一种固体钛组份,同(B)电子给体(b0)相接触而生成的;电子给体(a0)和电子给体(b0)之中有一个是至少具有两个醚键并有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中间的化合物;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份,它含有选自周期表上Ⅰ-Ⅲ族的一种金属;以及(当必要时)一种电子给体(C),包括上述至少具有两个醚键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烯烃聚合方法,其特征是在上述第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乙烯和/或α-烯烃聚合或共聚。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烯烃聚合方法中,借助于组份和组份构成的第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聚合反应以高催化活性有效地进行,得出立体定向性高的聚合物。在这情况下,当所用催化剂包含上述至少具有两个醚键的化合物和/或某一特定的电子给体(即在组份和之外的组份电子给体C),所得的聚合物具有高得多的立体定向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包含一种含有钛、镁、卤系以及一种至少具有两个醚键并有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之间的化合物的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和一种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组份,它包括一种含卤素的有机铝化合物和一种不含卤素的有机铝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烯烃聚合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乙烯和/或α-烯烃聚合。由于使用由组份和组份构成的第二种烯烃聚合催化剂,聚合反应以高催化活性有效地进行,生成立体定向性高的聚合物。在这情况下,当所用催化剂在组份和之外,还包含上述电子给体(c)时所得到的聚合物具有高得多的立体定向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包含一种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它含有钛、镁、卤素和一种电子给体(a1)(该电子给体a1不包括至少具有两个醚键并有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之间的化合物);一种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组份,它包括一种含卤素的有机铝化合物和一种不含卤素的有机铝化合物;以及一种至少具有两个醚键并有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之间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烯烃聚合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乙烯和/或α-烯烃聚合或共聚。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烯烃聚合方法中,借助于由组份、和构成的第三种烯烃聚合催化剂,聚合反应以高催化活性有效地进行,给出立体定向性高的聚合物。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含有预聚合的聚烯烃的催化剂,是通过将烯烃预聚合在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上而制得的,该烯烃聚合催化剂是由含有钛、镁、卤素以及一种至少具有两个醚键并有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之间的化合物的固体钛催化剂组份,以及含有一种选自周期表上Ⅰ-Ⅲ族的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份构成。由于使用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含有预聚合的聚烯烃的催化剂,有可能得到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它即使在聚合反应时进一步使用电子给体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作说明,该电子给体不包括上述至少具有两个醚键的化合物),其活性也是高的,而且能给出立体定向性高的聚合物。本专利技术中第四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包含第一种含有预聚合聚烯烃的催化剂;一种选自周期表Ⅰ-Ⅲ族的某种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份,以及如需要时,上述电子给体(C)。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烯烃聚合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第四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乙烯和/或α烯烃聚合。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烯烃聚合方法中,借助于由组份和构成的第四种烯烃聚合催化剂,聚合反应以高催化剂活性有效地进行,给出立体定向性高的聚合物。在这情况下,当所用催化剂在上述两种组份之外,还包含上述电子给体(C)时,所得到的聚合物具有更高的立体定向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含有预聚合聚烯烃的催化剂,是将烯烃聚合在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上而制得的,该烯烃聚合催化剂是由一种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它含有钛、镁、卤素和电子给体(a1),一种选自周期表上Ⅰ-Ⅲ族的某种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份,以及上述至少具有两个醚键的化合物所构成。由于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含预聚合聚烯烃的催化剂,可以得到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它即使在聚合反应时进一步使用某种电子给体的情况下,也具有高活性,并能给出立体定向性高的聚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包含第二种含预聚合聚烯烃的催化剂,一种选自周期表Ⅰ-Ⅲ族的某种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组份,以及(如果需要时)上述包括至少具有两个醚键的化合物的电子给体(C)。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烯烃聚合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钛催化剂组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组份是通过使(A)含有钛、镁、卤素和一种电子给体(a↓[0])的固体钛组份与(B)一种电子给体(b↓[0])接触而制得的,其中电子给体(a↓[0])或电子给体(b↓[0])两者中有一个是至少具有两个醚键并且有许多键合原子存在于醚键之间的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罔崎哲德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