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2712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焊接、铺地板和下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制造容易、运输方便、组装便捷,装配效率高,并且采用环形轨道和移动小车来制作全铝车厢底部组件,使用移动小车在全铝厢式车车厢的底部组件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将底部组件进行移动,而是将每个工序加工完后,将移动小车移动至下个工序进行加工,能够极大提高全铝厢式车车厢的底部组件工作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bottom assembly of aluminium carri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producing a kind of aluminum at the bottom of the carriage assembl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ncluding assembly, welding, flooring and shelf,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modular design, easy manufactur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high assembly efficiency, and the use of circular orbit and mobile car making all aluminum at the bottom of the carriage assembl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used in the bottom assembly mobile car aluminum van carriage in the bottom assembly does not need to be moved, but in each process after processing, will move to the next car moving proces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aluminum component at the bottom of the van carriage to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厢
,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城市电动物流厢式车的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和装置。技术背景环境污染,城市雾霾,能源枯竭,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对环境的恶化更是雪上加霜,同时电商、物流的大力发展,也非常需要既轻,又安全的零排放的电动物流厢式车承担城市物流输送。传统的城市物流车,一般为厢式车,不管是电动动力,还是燃油的动力,一般都为钢制车身:如3T的载重量,钢制厢体重一般在700kg左右,同时整车总重一般也会超过4.5T,牌照只能上黄牌,对驾驶的人,也需要持有驾驶证B照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三种技术路线:电气化、智能化和轻量化,而关键技术:电机、电控以及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的突破和成熟,也认为关键技术就是电气化+电池+轻量化。同时轻量化对传统燃油汽车也是一个利好,可以降低燃油消耗。世界节能与环境协会的研究报告指出:汽车自重每减少10%,燃油消耗可降低6%-8%,排放降低5%-6%。对于节能和环保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趋势。目前的物流厢式车车厢为了保持结构的稳固性,都会采用钢铁构造。但是采用钢铁构造的车厢重量较大,所需要消耗的燃料也较多,并不符合当前社会的环保需求。厢式车车厢轻量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采用轻体材料、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铝合金材料对于轻量化物流厢式车来说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材料。现有的全铝厢式车车厢的底部组件生产过程中从一个工序到另外一个工序都需要将组件移动,无论是使用设备移动还是人工移动,都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非常大,并且很难保证底部组件的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和装置,该制作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制造容易、运输方便、组装便捷,装配效率高,并且采用环形轨道和移动小车来制作全铝车厢底部组件,使用移动小车在全铝车厢的底部组件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将底部组件进行移动,而是将每个工序加工完后,将移动小车移动至下个工序进行加工,能够极大提高全铝车厢的底部组件工作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焊接、铺地板和下架,过程如下:(1)组装:将铝合金型材按照车厢尺寸进行车厢底部框架拼接,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的地方采用穿插的方式进行构造连接,并把预埋件放入框架内,再把整个拼接好的框架放到移动小车的支撑杆上面,然后测量组装好框架的对角线,确保外框为矩形;(2)焊接:采用MIG焊接方式对车厢底部框架中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的地方进行焊接,焊接时,先将三角铝合金加强板放入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连接处形成的直角中,然后将三角铝合金加强板与铝合金型材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再测量框架的对角线,确保外框为矩形;(3)铺地板:铝地板铺设从车厢底部框架一侧开始安装,安装时将铝地板与车厢底部框架铆接固定,直到铝地板铺满车厢底部框架;(4)下架:将完成铺地板工序的全铝车厢底部组件从移动小车卸出来,即得全铝车厢底部组件。本专利技术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轨道和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安装在环形轨道上,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架、内轨万向转轮和外轨万向转轮,所述内轨万向转轮设置于车架底部的一侧,所述外轨万向转轮设置于车架底部的另一侧,所述车架顶部的四个周边上设有支撑杆,车架上还设有限位杆,所述车架的四个端脚设有连接杆。进一步优选,所述内轨万向转轮包括内轮底板、内轮支架和内轨道轮,所述内轮底板与车架底部连接,所述内轮支架与内轮底板活动连接,内轨道轮通过内轮安装轴与内轮支架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外轨万向转轮包括外轮底板、外轮支架和外轨道轮,所述外轮底板与车架底部连接,所述外轮支架与外轮底板活动连接,外轨道轮通过外轮安装轴与外轮支架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内轨道轮形状为H型轮,所述外轨道轮形状为T型轮。进一步优选,所述外轨道轮的长度大于内轨道轮的长度。进一步优选,所述外轮支架上设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制造容易、运输方便、组装便捷,装配效率高;框架与铝地板采用铆钉加强连接,整体受力,实现与钢制厢体等刚、等强替换,更安全,更耐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环形轨道和移动小车来制作全铝车厢底部组件,使用方便,使用移动小车在全铝厢式车车厢的底部组件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将底部组件进行移动,而是将每个工序加工完后,将移动小车移动至下个工序进行加工,能够极大提高全铝厢式车车厢的底部组件工作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3、本专利技术在移动小车上通过设置限位杆,方便物料的定位,万向轮一侧的外轨道轮设置为T型轮,使得移动小车能够在环形轨道内方便转弯;在外轮支架上设有限位块,使得外轨万向转轮能够保持在轨道上滑动,防止外轨万向转轮滑出轨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移动小车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移动小车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内轨万向转轮4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外轨万向转轮5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及序号环形轨道1、移动小车2、车架3、内轨万向转轮4、外轨万向转轮5、支撑杆6、限位杆7、连接杆8、内轮底板9、内轮支架10、内轨道轮11、内轮安装轴12、外轮底板13、外轮支架14、外轨道轮15、外轮安装轴16、限位块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和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组装、焊接、铺地板和下架,过程如下:(1)组装:将铝合金型材按照车厢尺寸进行车厢底部框架拼接,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的地方采用穿插的方式进行构造连接,并把预埋件放入框架内,再把整个拼接好的框架放到移动小车的支撑杆上面,然后测量组装好框架的对角线,确保外框为矩形;(2)焊接:采用MIG焊接方式对车厢底部框架中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的地方进行焊接,焊接时,先将三角铝合金加强板放入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连接处形成的直角中,然后将三角铝合金加强板与铝合金型材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再测量框架的对角线,确保外框为矩形;(3)铺地板:铝地板铺设从车厢底部框架一侧开始安装,安装时将铝地板与车厢底部框架铆接固定,直到铝地板铺满车厢底部框架;(4)下架:将完成铺地板工序的全铝车厢底部组件从移动小车卸出来,即得全铝车厢底部组件。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装置,包括环形轨道1和移动小车2,移动小车1安装在环形轨道2上,移动小车1包括车架3、内轨万向转轮4和外轨万向转轮5,内轨万向转轮4设置于车架3底部的一侧,外轨万向转轮5设置于车架3底部的另一侧,车架3顶部的四个周边上设有支撑杆6,车架3上还设有限位杆7,车架3的四个端脚设有连接杆8。如4-5图所示,内轨万向转轮4包括内轮底板9、内轮支架10和内轨道轮11,内轮底板9与车架3底部连接,内轮支架10与内轮底板9活动连接,内轨道轮11通过内轮安装轴12与内轮支架10连接,内轨道轮11形状为H型轮;外轨万向转轮5包括外轮底板13、外轮支架14和外轨道轮15,外轮底板13与车架3底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焊接、铺地板和下架,过程如下:(1)组装:将铝合金型材按照车厢尺寸进行车厢底部框架拼接,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的地方采用穿插的方式进行构造连接,并把预埋件放入框架内,再把整个拼接好的框架放到移动小车的支撑杆上面,然后测量组装好框架的对角线,确保外框为矩形;(2)焊接:采用MIG焊接方式对车厢底部框架中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的地方进行焊接,焊接时,先将三角铝合金加强板放入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连接处形成的直角中,然后将三角铝合金加强板与铝合金型材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再测量框架的对角线,确保外框为矩形;(3)铺地板:铝地板铺设从车厢底部框架一侧开始安装,安装时将铝地板与车厢底部框架铆接固定,直到铝地板铺满车厢底部框架;(4)下架:将完成铺地板工序的全铝车厢底部组件从移动小车卸出来,即得全铝车厢底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焊接、铺地板和下架,过程如下:(1)组装:将铝合金型材按照车厢尺寸进行车厢底部框架拼接,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的地方采用穿插的方式进行构造连接,并把预埋件放入框架内,再把整个拼接好的框架放到移动小车的支撑杆上面,然后测量组装好框架的对角线,确保外框为矩形;(2)焊接:采用MIG焊接方式对车厢底部框架中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的地方进行焊接,焊接时,先将三角铝合金加强板放入铝合金型材与铝合金型材交叉连接处形成的直角中,然后将三角铝合金加强板与铝合金型材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再测量框架的对角线,确保外框为矩形;(3)铺地板:铝地板铺设从车厢底部框架一侧开始安装,安装时将铝地板与车厢底部框架铆接固定,直到铝地板铺满车厢底部框架;(4)下架:将完成铺地板工序的全铝车厢底部组件从移动小车卸出来,即得全铝车厢底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铝车厢底部组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轨道(1)和移动小车(2),所述移动小车(1)安装在环形轨道(2)上,所述移动小车(1)包括车架(3)、内轨万向转轮(4)和外轨万向转轮(5),所述内轨万向转轮(4)设置于车架(3)底部的一侧,所述外轨万向转轮(5)设置于车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霄吕惠康韦杰军黄守治潘思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