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拜尔公司专利>正文

用新的金属茂型引发剂体系生产聚异烯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6578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聚异烯烃的生产是通过异烯烃可选地与共轭或非共轭的二烯类和/或可阳离子聚合的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化合物,在溶液、悬浮液或气相中,于-100℃-200℃、0.1-100巴,在含有环戊二烯基铝化合物和硼化合物的引发剂体系存在下进行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聚异烯的方法,即可选地在结合或不结合的二烯类和/或可阳离子聚合的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化合物存在下、在新型引发剂体系存在下,进行异烯烃的溶液、悬浮液或气相聚合。大家早已知道异烯烃特别是异烯烃的阳离子聚合,大量发表的文章也对此进行了描述(参阅例如J.P.Kennedy,E.Marechal,Carbocationic Polymerisation,1982,A.Gandini and H.Cheradame in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volume 34/35(1980))。在先有技术中,将Lewis酸或质子酸用作聚合引发剂。聚合最好在诸如甲基氯、二氯甲烷或四氯化碳之类的卤代烃存在下进行。已知的方法有一些缺点,即通常只获得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并且聚合只可以在低温、在极性溶剂特别是在卤代的溶剂中成功地进行。US5,448,001揭示了一个用于异丁烯聚合的新的金属茂型引发剂体系。该新的引发剂体系特别适用于丁基橡胶的生产。在美国专利描述的该金属茂引发剂体系的缺点是其中描述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能够更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异烯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式CH↓[2]=CR↑[1]R↑[2]的聚异烯(其中R↑[1]指的是甲基,而R↑[2]指的是C↓[1]-C↓[10]烷基或C↓[3]-C↓[10]环烷基)可选地与含有4-20个碳原子的共轭或非共轭二烯类和/或可阳离子聚合的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化合物在溶液、悬浮液或气相中,于-100℃-200℃的温度和0.1-100巴的压力下,在含有下列成分的引发剂体系中进行聚合:A)Cp’↓[2]AlR↑[3]和B)BR↑[4]R↑[5]R↑[6], 其中Cp’是可选地取代的环戊二烯基残基,R↑[3]表示C↓[1]-C↓[10]烷基或C↓[3]-C↓[1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朗斯坦M博赫曼DM道森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