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改性聚乙烯树脂的方法,其包括熔融捏合至少:(A)100重量份聚乙烯树脂;(B)0.1~20重量份至少一种选自下列的化合物:(B1)一种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i)至少一个碳碳双键或叁键和(ii)至少一个极性基团,和(B2)一种化合物,其分子中具有(iii)一个OR基团和(iv)至少两个特别的官能团,以及(C)0.01到20重量份的有机过氧化物,其分解温度从50到115℃,在所述温度下的其半衰期为1分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由于聚乙烯树脂不具有极性基团,因此所述树脂存在下列问题(1)所述树脂与无机材料或金属的粘合性、及涂覆性和印刷性不令人满意,和(2)由掺混所述树脂和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特别是所谓工程塑料,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硫醚树脂和聚苯醚树脂)获得的聚合物合金的力学强度不令人满意,如抗冲击性不够好,其结果是,含有该聚合物合金的模塑制品表面易剥落。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公知的方法有接枝改性聚乙烯树脂,即将聚乙烯树脂、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和一种自由基生成化合物,如有机过氧化物,在捏合挤出机中熔融捏合,以使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接枝到聚乙烯树脂上(JP3-41105B和JP3-76327B)。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所述方法在提高接枝量方面有局限性,因为为了提高接枝量而加入大量自由基生成化合物会使因聚乙烯树脂的交联而导致熔融捏合产品的熔体指数显著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如上所述的熔体指数降低效应程度极小,并且生产效率较高。本专利技术人经广泛的研究实现上述目的,结果发现使用特定的有机过氧化物就可以实现上述目的,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其中包括熔融捏合至少下列组分的步骤(A)100重量份聚乙烯树脂,(B)0.1~20重量份的至少一种选自下列的化合物(B1)一种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i)至少一个碳碳双键或叁键和 (ii)至少一个极性基团,和(B2)一种化合物,其分子中具有(iii)OR基团和(iv)至少两个官能团,其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选自羧酸基团、酰卤基团、酸酐基团、酰卤酸酐基团、酸酯基团、酰胺基团、酰亚胺基团、亚氨基团、氨基和氨基盐基团,其中R是氢、烷基、芳基、酰基或碳酰二氧基,以及(C)0.01~20重量份的有机过氧化物,其分解温度为50~115℃,在该温度下的半衰期为1分钟。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聚乙烯树脂(A)指(1)乙烯均聚物树脂,(2)乙烯/α-烯烃共聚物树脂,其含有60-99.99%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和40-0.01%重量的α-烯烃单体单元,(3)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其含有60-99.99%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和40-0.01%重量的丙烯酸酯单体单元,(4)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其含有60-99.99%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和40-0.01%重量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元,或(5)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其含有60-99.99%重量的乙烯单体单元和40-0.01%重量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单元,其中两种单体单元总量按100%(重量)计。这里的术语“单体单元”指乙烯/α-烯烃共聚物树脂中的聚合单体单元。α-烯烃的例子有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和1-二十碳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树脂的实例有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乙烯-1-丁烯共聚物树脂、乙烯-1-戊烯共聚物树脂、乙烯-1-己烯共聚物树脂、乙烯1-辛烯共聚物树脂、乙烯-1-癸烯共聚物树脂、乙烯-1-十二碳烯共聚物树脂和乙烯-1-二十碳烯共聚物树脂。其中优选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乙烯-1-丁烯共聚物树脂、乙烯-1-己烯共聚物树脂或乙烯-1-辛烯共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的实例有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己酯共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树脂和乙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共聚物树脂。其中优选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或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的实例有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己酯共聚物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聚物树脂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共聚物树脂。其中优选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或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化合物(B1)中的极性基团的实例是具有与聚酰胺树脂中的内酰胺键、羧基端基或氨基端基具有亲和性或化学反应性的官能团。所述官能团的实例有羧酸基团、羧酸酯基团、羧酸酰胺基团、羧酸酐基团、羧酸酰亚胺基团、羧酸叠氮化物基团、羧酸卤化物基团、噁唑啉基团、腈基团、环氧基团、氨基、羟基和异氰酸酯基团。化合物(B1)的实例有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不饱和环氧化物、不饱和醇、不饱和胺和不饱和异氰酸酯。化合物(B1)的特定实例是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马来酰亚胺、马来酰肼、马来酸酐和二胺的反应产物,该产品可由下式表示,其中R是脂肪族基团或芳族基团、 甲基降冰片烯二酸酐、二氯化马来酸酐、马来酰胺、衣康酸、衣康酸酐、天然油和脂肪(例如,大豆油、桐油、蓖麻油、亚麻油、falx油、棉花油、芝麻油、油菜籽油、花生油、山茶油、橄榄油、椰子油和沙丁鱼油)、环氧化天然油和脂肪、不饱和羧酸(例如,丙烯酸、丁烯酸、巴豆酸、乙烯基乙酸、甲基丙烯酸、戊烯酸、当归酸、α-甲基巴豆酸、2-戊烯酸、3-戊烯酸、α-乙基丙烯酸、β-甲基巴豆酸、4-戊烯酸、2-己烯,2-甲基-2-戊烯酸、3-甲基-2-戊烯酸、α-乙基巴豆酸、2,2-二甲基-3-丁烯酸、2-庚烯酸、2-辛烯酸、4-壬烯酸、9-十一碳烯酸、10-十一碳烯酸、4-十二碳烯酸、5-十二碳烯酸、4-十四碳烯酸、9-十四碳烯酸、9-十六碳烯酸、2-十八碳烯酸、9-十八碳烯酸、二十碳烯酸、二十二碳烯酸、芥酸、二十四碳烯酸、霉脂酸、2,4-己二烯酸、二烯丙基(dially)乙酸酯、香叶酸、2,4-癸二烯酸、2,4-十二碳二烯酸、9,12-十六碳二烯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十六碳三烯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碳四烯酸、蓖麻油酸、9,11,13-十八碳三烯酸、油酸、二十碳五烯酸、芥酸、二十二碳二烯酸、二十二碳三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四碳烯酸、二十六碳烯酸、二十六碳二烯酸和二十八碳烯酸)、不饱和羧酸酯、不饱和羧酸酰胺、不饱和羧酸酐、不饱和醇(例如,烯丙醇、巴豆醇、甲基乙烯基甲醇、烯丙基(ally)甲醇、甲基丙烯基甲醇、4-戊烯-1-醇、10-十一碳烯-1-醇、炔丙醇、1,4-戊二烯(pentadien)-3-醇、1,4-己二烯-3-醇、3,5-己二烯-2-醇、2,4-己二烯-1-醇、用式CnH2n-5OH、CnH2n-7OH、CnH2n-9OH(n是正整数)表示的醇、3-丁烯-1,2-二醇、2,5-二甲基-3-己烯-2,5-二醇、1,5-己二烯-3,4-二醇和2,6-辛二烯-4,5-二醇)、用-NH2基团替代不饱和醇中的OH基团获得的不饱和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产品(1)将马来酸酐或酚类加入到丁二烯或异戊二烯的低分子量聚合物(例如平均分子量从500到10000的聚合物)中或其高分子量聚合物(例如平均分子量不低于10000的聚合物)中,或者(2)引入氨基、羧基、羟基或环氧基团,与异氰酸烯丙酯结合。其中优选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酐、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上述化合物可以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化合物(B2)中的OR基团优选包含1-20个碳原子。化合物(B2)中R为烷基的实例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改性聚乙烯树脂的方法,其包括熔融捏合至少下列组分的步骤:(A)100重量份聚乙烯树脂,(B)0.1~20重量份至少一种选自下列的化合物:(B1)一种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i)至少一个碳碳双键或叁键和(ii)至 少一个极性基团,和(B2)一种化合物,其分子中具有(iii)OR基团和(iv)至少两个官能团,其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羧酸基团、酰卤基团、酸酐基团、酰卤酸酐基团、酸酯基团、酰胺基团、酰亚胺基团、亚氨基团、氨基和氨基盐基团,其中R是氢、 烷基、芳基、酰基或碳酰二氧基,以及(C)0.01~20重量份有机过氧化物,其分解温度为50~115℃,在该温度下的半衰期为1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慎一,真田隆,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