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装置和包括该电路板装置的致动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7127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4:26
一种电路板装置和包括该电路板装置的致动器,有助于提高引线与电路板的连接效率且有助于避免引线在连接时受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板装置包括在板厚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在第一保持件上配置有第一保持件侧电气元件以及与之电连接的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在第二保持件上配置有第二保持件侧电气元件以及与之电连接的第二保持件侧引线,在所述板厚方向上,在第一保持件的与第二保持件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电路板,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及第二保持件侧引线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装置还包括端子销,该端子销贯穿第一保持件而朝第二保持件突出,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和第二保持件侧引线分别经由端子销而与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装置和包括该电路板装置的致动器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装置和包括该电路板装置的致动器。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给使用者带来多种振动体感,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研制了一种致动器,其包括:支承件;可动件;连接件,该连接件与上述支承件及上述可动件连接,并具有弹性和/或粘性;第一磁力驱动机构,该第一磁力驱动机构具有第一磁体和第一线圈,其中,上述第一磁体保持于上述支承件和上述可动件中的一方,上述第一线圈保持于上述支承件和上述可动件中的另一方,并在第一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磁体相对,上述第一磁力驱动机构产生使上述可动件朝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驱动的驱动力;以及第二磁力驱动机构,该第二磁力驱动机构具有第二磁体和第二线圈,其中,上述第二磁体保持于上述支承件和上述可动件中的一方,上述第二线圈保持于上述支承件和上述可动件中的另一方,并在第一方向上与上述第二磁体相对,上述第二磁力驱动机构产生使上述可动件朝与上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驱动的驱动力(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27789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致动器中,有时线圈(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与磁体(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产生的驱动力不够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可考虑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例如两层线圈(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可沿着与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层叠配置第一保持件110X和第二保持件120X,在第一保持件110X上设置上层线圈(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在第二保持件120X上设置下层线圈(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并将从上层线圈引出的引线112X和从下层线圈引出的引线122X与配置于第一保持件110X的与第二保持件120X相反的一侧的电路板130X电连接。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从下层线圈引出的引线122X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扰,如图6所示,通常需要将从下层线圈引出的引线122X穿过第一保持件110X(或者是第一保持件110X和第二保持件120X)所设有的通孔1101X(或者是通孔1101X和通孔1201X)后与电路板130X锡焊连接,而第一保持件110X和第二保持件120X所设有的通孔1101X和通孔1201X通常又很小,因此,将引线122X穿过通孔而锡焊于电路板130X的作业效率差。并且,如图6所示,在一些部位,需要将两根引线一次性地直接锡焊于电路板的一个焊盘部WPX,因此,作业效率不佳。特别地,如图6所示,在一些部位,需要将多根引线同时穿过第一保持件110X(或者是第一保持件110X和第二保持件120X)的同一个通孔1101X(或者是通孔1101X和通孔1201X),为此,需要先对引线实施拉直等整形,容易对引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引线与电路板的连接效率且有助于避免引线在连接时受损的电路板装置和包括该电路板装置的致动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路板装置包括在预定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在所述第一保持件上配置有第一保持件侧电气元件以及与该第一保持件侧电气元件电连接的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在所述第二保持件上配置有第二保持件侧电气元件以及与该第二保持件侧电气元件电连接的第二保持件侧引线,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在所述第一保持件的与所述第二保持件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及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引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装置还包括端子销,该端子销贯穿所述第一保持件而朝所述第二保持件突出,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和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引线分别经由所述端子销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路板装置,在将配置于第二保持件的引线与配置于第一保持件的位于与第二保持件相反的一侧的电路板电连接时,无需将配置于第二保持件的引线穿过第一保持件或者是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的通孔,只需将配置于第二保持件的引线与贯穿第一保持件而朝第二保持件突出的端子销电连接即可,因此,有助于提高引线与电路板的连接效率,且有助于避免引线因拉直等整形而出现受损、断线,此外,还能避免因振动而发生断线。此外,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路板装置,能根据需要方便地在一个端子销上缠绕多根引线,因此,与将两根引线一次性地直接锡焊于电路板的一个焊盘部相比,能提高作业效率。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电路板装置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路板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端子销呈直线状延伸。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电路板装置,能方便地制造端子销,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电路板装置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路板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端子销贯穿所述第一保持件和所述第二保持件。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电路板装置,还能利用端子销对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进行定位。本技术第四方面的电路板装置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电路板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端子销贯穿所述通孔。根据本技术第四方面的电路板装置,还能利用端子销对第一保持件(或者是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和电路板进行定位。本技术第五方面的电路板装置是在本技术第四方面的电路板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焊盘部,在所述焊盘部上设有所述通孔,所述端子销通过锡焊于所述焊盘部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五方面的电路板装置,能方便地将端子销与电路板电连接,提高制造效率。本技术第六方面的电路板装置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路板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保持件和所述第二保持件分别呈板状,所述预定方向是所述第一保持件和所述第二保持件的板厚方向。根据本技术第六方面的电路板装置,有助于实现小型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七方面的致动器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电路板装置。本技术第八方面的致动器是在本技术第七方面的致动器的基础上,所述致动器包括支承件;以及可动件,该可动件通过连接件支承于所述支承件,所述可动件具有所述电路板装置,该电路板装置包括:第一线圈,该第一线圈构成所述第一保持件侧电气元件;第二线圈,该第二线圈构成所述第二保持件侧电气元件,所述支承件设置有磁体,该磁体用于与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配合而产生使所述可动件沿与所述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驱动的驱动力。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电路板装置和致动器,在将配置于第二保持件的引线与配置于第一保持件的位于与第二保持件相反的一侧的电路板电连接时,无需将配置于第二保持件的引线穿过第一保持件或者是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的通孔,只需将配置于第二保持件的引线与贯穿第一保持件而朝第二保持件突出的端子销电连接即可,因此,有助于提高引线与电路板的连接效率,且有助于避免引线因拉直等整形而出现受损、断线,此外,还能避免因振动而发生断线。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表示本技术的致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表示本技术的致动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表示本技术的致动器包括的电路板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且表示拆下了电路板后的状态。图4是示意表示本技术的致动器包括的电路板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且表示安装了电路板后的状态。图5是示意表示本技术的致动器包括的电路板装置的电路板附近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路板装置和包括该电路板装置的致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装置,包括在预定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在所述第一保持件上配置有第一保持件侧电气元件以及与该第一保持件侧电气元件电连接的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在所述第二保持件上配置有第二保持件侧电气元件以及与该第二保持件侧电气元件电连接的第二保持件侧引线,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在所述第一保持件的与所述第二保持件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及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引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装置还包括端子销,该端子销贯穿所述第一保持件而朝所述第二保持件突出,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和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引线分别经由所述端子销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装置,包括在预定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第一保持件和第二保持件,在所述第一保持件上配置有第一保持件侧电气元件以及与该第一保持件侧电气元件电连接的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在所述第二保持件上配置有第二保持件侧电气元件以及与该第二保持件侧电气元件电连接的第二保持件侧引线,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在所述第一保持件的与所述第二保持件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及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引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装置还包括端子销,该端子销贯穿所述第一保持件而朝所述第二保持件突出,所述第一保持件侧引线和所述第二保持件侧引线分别经由所述端子销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销呈直线状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销贯穿所述第一保持件和所述第二保持件。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喜北原裕士土桥将生佐佐木骏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