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淀粉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73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薯类淀粉加工的机械。该机是在挠磨辊下面设置振动筛,在振动筛上面设喷水管,来实现薯类的破碎和淀粉与渣的分离。它解决了目前薯类淀粉加工机浆渣分离靠人工完成的分序作业的不足,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薯类淀粉加工的机械,尤其适用于配套动力的薯类淀粉加工机。现有的薯类淀粉加工机,薯块破碎是通过挠丝辊来实现的,浆渣分离是靠人工进行的,不能连续作业,生产效率低,用工量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磨碎、浆渣分离于一体的连续作业的薯类淀粉加工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挠丝辊下面设置振动筛,在振动筛上面设置喷水管,通过振动筛进行浆渣分离,然后将浆水进行沉淀出淀粉。本技术可以同时完成薯块的破碎和浆渣分离,它不但提高了薯类的出淀粉率,还省掉了人工进行浆渣分离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以下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1中,在机架12右上端固定有料斗1,压料板2,挠磨辊3,调隙板4,挠磨辊3上固连着塔轮5;机架12右侧固定有电机6,电机6通过塔轮5带动挠磨辊3旋转。把薯块放入料斗1中后在压料板2、调隙板4、挠磨辊3的相互作用下,把薯类挠丝磨碎成粥状落入振动筛10中。机架12的右下端连接有大带轮7,偏心轮9和大带轮7固连在一根轴上,机架12左上方固定有注水管13,中间连有振动筛10,下方固定有接浆盘11;拉杆8左侧与振动筛10绞接,右侧与偏心轮9绞接。塔轮5通过三角带带动大带轮7旋转,与大带轮7同轴上的偏心轮9通过拉杆8带动振动筛10作往复运动,振动筛10上的粥状物料在振动运行过程中通过注水管13的喷水稀释,使浆漏入接浆盘11中接走,渣靠筛面的斜度在振动时自动排到筛的一侧。图1中,挠磨滚3横向水平放置,振动筛10纵向倾斜放置。权利要求1.一种薯类淀粉加工机,在机架12右上端固定有料斗1,压料板2,挠磨辊3,调隙板4,挠磨辊3上固连着塔塔轮5,机架12右侧固定有电机6,机架12的右下端连接有大带轮7,偏心轮9和大带轮7固连在一根轴上,其特征是机架12的左上方固定有注水管13,中间连有振动筛10,下方固定有接浆盘11,拉杆8左侧与振动筛10绞接,右侧与偏心轮9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淀粉加工机,其特征是挠磨辊横向水平放置,振动筛10纵向倾斜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薯类淀粉加工的机械。该机是在挠磨辊下面设置振动筛,在振动筛上面设喷水管,来实现薯类的破碎和淀粉与渣的分离。它解决了目前薯类淀粉加工机浆渣分离靠人工完成的分序作业的不足,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C08B30/00GK2267245SQ96239150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高克勤, 王景贤 申请人:绥中县日用电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薯类淀粉加工机,在机架12右上端固定有料斗1,压料板2,挠磨辊3,调隙板4,挠磨辊3上固定着塔塔轮5,机架12右侧固定有电机6,机架12的右下端连接有大带轮7,偏心轮9和大带轮7固连在一根轴上,其特征是:机架12的左上方固定有注水管13,中间连有振动筛10,下方固定有接浆盘11,拉杆8左侧与振动筛10绞接,右侧与偏心轮9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克勤王景贤
申请(专利权)人:绥中县日用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