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金属簧片的油动多旋翼柔性旋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49204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簧片的油动多旋翼柔性旋翼系统,它包括转动轴、金属簧片组、安装轴A、安装轴B、挥舞橡胶、滑动轴承、变距壳体和桨叶,挥舞橡胶、滑动轴承安装于变距壳体内侧,桨叶安装于变距壳体外侧,金属簧片组通过安装轴A、安装轴B将转动轴和变距壳体连接起来。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油动多旋翼系统结构复杂、零件多、质量大、安装及维护性差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金属簧片组易于扭转但抗拉能力强的特点,这种柔性结构使其取代传统油动多旋翼系统中变距轴的作用,有效减轻了重量;采用滑动轴承代替传统轴承,其性能和寿命要优于普通轴承且重量较小;采用挥舞橡胶,为桨叶提供挥舞铰,有利于旋翼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金属簧片的油动多旋翼柔性旋翼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簧片的油动多旋翼柔性旋翼系统。技术背景油动多旋翼直升机与传统电动多旋翼直升机相比,具有续航时间长、载荷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油动多旋翼直升机与电动多旋翼直升机的区别之一在于二者控制螺旋桨拉力的方式不同。电动多旋翼直升机(如图1所示)改变螺旋桨拉力是通过电子调速器调节电机转速实现的,而油动多旋翼直升机(如图2所示)则是通过变距舵机带动变距拉杆,从而改变螺旋桨总距,间接改变旋翼拉力。油动多旋翼直升机旋翼系统围绕转动轴安装,其典型内部构造如图3所示,桨叶安装在变距壳体上,为了能使桨叶可以绕变距轴自由旋转,旋翼系统内部采用变距轴克服桨叶离心力,采用轴承支撑起变距壳体。装备这种形式的旋翼系统,结构复杂、零件多、质量大、维护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簧片的油动多旋翼柔性旋翼系统,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易于安装及维护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金属簧片的油动多旋翼柔性旋翼系统,主要包括转动轴、金属簧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金属簧片的油动多旋翼柔性旋翼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金属簧片的油动多旋翼柔性旋翼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动轴、金属簧片、安装轴A、安装轴B、挥舞橡胶、滑动轴承、变距壳体和桨叶。金属簧片组置于转动轴上部内侧,通过安装轴A与转动轴铰接,防止金属簧片组在转动轴内窜动;挥舞橡胶内侧与转动轴上部套合,滑动轴承内侧与挥舞橡胶外侧套合,滑动轴承主要起支撑作用并允许变距壳体做周向转动,挥舞橡胶作用是依靠橡胶变形能力允许桨叶做挥舞运动;变距壳体内侧与滑动轴承外侧套合,并通过安装轴B与金属簧片组铰接,使得变距壳体所受离心力可以通过安装轴B传递到金属簧片组上;桨叶通过螺栓与变距壳体连接。金属簧片组是由多片较薄的金属簧片组成,其作用为提供较小扭转刚度的同时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金属簧片的油动多旋翼柔性旋翼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动轴、金属簧片、安装轴A、安装轴B、挥舞橡胶、滑动轴承、变距壳体和桨叶。金属簧片组置于转动轴上部内侧,通过安装轴A与转动轴铰接,防止金属簧片组在转动轴内窜动;挥舞橡胶内侧与转动轴上部套合,滑动轴承内侧与挥舞橡胶外侧套合,滑动轴承主要起支撑作用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奉言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维拓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