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钼酸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钼酸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钼酸盐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储能、催化、光致发光、光子晶体、闪烁体材料、磁性材料、轻质填料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中,纳米薄片晶体以其独特的结构具有许多奇异的物理、化学和电学等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此,大量的努力一直致力于新型钼酸盐(CoMoO4,FeMoO4,CuMoO4,NiMoO4等)合成。如中国专利CN201410827872.5公开了利用超声波法及超声-熔盐法合成钼酸铜纳米片抗菌粉体(Cu3Mo2O9),其中超声化学沉淀方法主要利用波长短且易于提高聚焦能力的特点,产品厚度约为50nm,长*宽为250*400nm。超声-熔盐法合成可显著降低合成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制备出的产品厚度为约为100nm,长*宽为0.7*2.5μm。上述两种方法均使用了微波反应器,不利于产品的工业化低成本规模生产,且其产品尺寸厚度较大(50-100nm),不利于该类产品小尺寸效应及量子效应等特性的应用,因此该方法在尺寸控制及低成本制备等方面仍有技术提升空间。其中,钼酸镁的合成制备被报道的很少,只有烧结法制备的纳米颗粒、静电植绒法制备的纤维网状的结构、浸凃制备的钼酸镁纳米颗粒薄膜。因此,具有特殊形貌钼酸镁MgMoO4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仍然存在较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钼酸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能够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形貌稳定、纯度高、结晶度高的钼酸镁纳米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钼酸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二水钼酸钠溶于乙二醇中配置浓度为0.2‑0.5摩尔/升的溶液A,将六水氯化镁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浓度为0.2‑0.5摩尔/升溶液B;步骤2:在电磁搅拌下,将溶液A缓慢加入到溶液B中形成均一的混合溶液,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为1:1;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搅拌10‑15分钟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密封,在140‑180℃温度条件下反应5‑10小时,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步骤4:将步骤3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溶液离心洗涤数次,之后60℃干燥过夜,得到奶油色薄片状钼酸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钼酸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二水钼酸钠溶于乙二醇中配置浓度为0.2-0.5摩尔/升的溶液A,将六水氯化镁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浓度为0.2-0.5摩尔/升溶液B;步骤2:在电磁搅拌下,将溶液A缓慢加入到溶液B中形成均一的混合溶液,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为1:1;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搅拌10-15分钟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密封,在140-180℃温度条件下反应5-10小时,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步骤4:将步骤3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溶液离心洗涤数次,之后60℃干燥过夜,得到奶油色薄片状钼酸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钼酸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为体积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钼酸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二水钼酸钠溶于乙二醇中配置浓度为0.5摩尔/升的溶液A15mL,将六水氯化镁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浓度为0.5摩尔/升溶液B25mL,搅拌5分钟;步骤2:在电磁搅拌下,将溶液A缓慢加入到溶液B中形成均一的混合溶液,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为1:1;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搅拌10分钟后,转移至50mL反应釜中,密封,在180℃温度条件下水热5小时,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步骤4:将步骤3所得产物用体积比1:1的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溶液离心洗涤5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锋,贺文杰,刘毅,郑鹏,原晓艳,郭守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