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的提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5448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的提纯方法。将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碘、碘化亚铜、二碘甲烷溶于四氢呋喃中,与亚硝酸异戊酯进行回流反应,活性炭脱色,用双组分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纯化的目标产物,纯度达到98%以上,产率为88-9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纯化方法,操作可控性强,产品质量稳定,周期短,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的提纯方法。
技术介绍
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核苷类似物的重要中间体,其衍生物有较强的抗肿瘤的活性,在核苷类药物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结构式如下 J.Med.Chem,1992,Vol.35,No.2,242-252报道了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和碘、碘化亚铜、二碘甲烷溶于四氢呋喃,与亚硝酸异戊酯进行回流反应,蒸除溶剂,移入硅胶层析柱,用三氯甲烷淋洗至无碘颜色,用1%乙醇-三氯甲烷溶液淋洗,收集的淋洗液蒸除溶剂,用乙醇重结晶提纯,得到的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收率85%。在上述制备方法中,采取硅胶柱层析的提纯方法,需经两次柱层析才能得到产品,操作难度大,溶剂使用量大,周期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的提纯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采取硅胶柱层析操作困难,周期长,成本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实现的反应式如下 将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碘、碘化亚铜、二碘甲烷溶于四氢呋喃(THF)中,与亚硝酸异戊酯进行回流,反应30-60分钟。加入活性炭脱色,维持温度55-75℃,时间10-60分钟,过滤,将滤液蒸干,用有机溶剂溶解,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洗涤,收集目标产物的粗品,用双组分溶剂重结晶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标产物。按照本专利技术,使用细度为200-400目的活性炭,其加入量与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的质量比为1∶3-1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有机溶剂是乙酸乙酯、乙醇、丙酮、苯、甲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乙酸乙酯。采用5-30%(重量百分比)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洗涤。所说的双组分溶剂A组为乙酸乙酯、乙醇、丙酮、苯、甲苯中的一种和B组为正己烷、石油醚、乙醚中的一种组合使用,优选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组合使用,A组∶B组的配料比为1∶1.0~2.5,体积比。收集目标产物的粗品包括如下步骤分离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蒸干溶剂,得到粗品。用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纯度达到98%以上,产率为88-92%,核磁共振鉴定产品的结构,其结果为(CDCL3)δ2.09(3H,s,Ac),2.13(3H,s,Ac),2.16(3H,s,Ac),4.44(3H,br s,4’,5’-H),5.64(1H,dd,3’-H),5.95(1H,t,2’-H),6.24(1H,d,1’-H,J1’,2’=4.9Hz),8.30,8.78(each 1H,s,2-or8-H)。本专利技术的纯化方法,操作可控性强,产品质量稳定,周期短,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法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在带有加热,搅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分别加入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24mmol(10.24g),碘12mmol(6.08g),碘化亚铜12.6mmol(4.8g),二碘甲烷20ml,四氢呋喃120ml,室温搅拌,再加入亚硝酸异戊酯10ml进行回流,反应45分钟,保持70℃,加入活性炭3g(细度200-400目),搅拌15分钟,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蒸除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500ml溶解,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100ml洗涤,分离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30分钟,过滤后的滤液蒸干溶剂,得到粗品14.2g。将粗品14.2g加入乙酸乙酯60ml,加热至60℃,粗品全部溶解后,加入正己烷60ml(溶剂乙酸乙酯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1),重结晶后,过滤,干燥。得到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产品11.4g,产品的产率89%,纯度98.1%(HPLC),熔点181.1-182.3℃。实施例2在带有加热,搅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分别加入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30.6g(72mmol),碘18.3g(36mmol),碘化亚铜14.4g(37.8mmol),二碘甲烷60ml,四氢呋喃360ml,室温搅拌,再加入亚硝酸异戊酯30ml进行回流,反应45分钟,保持70℃,加入活性炭6g(细度200-400目),搅拌45分钟,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蒸除溶剂后加入乙酸乙酯1000ml溶解,用15%硫代硫酸钠溶液250ml洗涤,分离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30分钟,过滤后的滤液蒸干溶剂,得到粗品40.1g。将粗品40.1g加入乙酸乙酯150ml,加热至60℃,粗品全部溶解后,加入正己烷225ml(溶剂乙酸乙酯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1.5),重结晶后,过滤,干燥。得到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产品35.4g,产品的产率91.4%,纯度98.3%(HPLC),熔点181.3-182.3℃。权利要求1.一种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碘、碘化亚铜、二碘甲烷溶于四氢呋喃中,与亚硝酸异戊酯进行回流,反应30-60分钟,加入活性炭脱色,维持温度55-75℃,时间10-60分钟,过滤,将滤液蒸干,用有机溶剂溶解,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洗涤,收集目标产物的粗品,用双组分溶剂重结晶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标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性炭细度为200-40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醇、丙酮、苯、甲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炭的加入量与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的质量比为1∶3-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结晶的双组分溶剂为A组乙酸乙酯、乙醇、丙酮、苯、甲苯中的一种和B组正己烷、石油醚、乙醚中的一种组合使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双组分溶剂为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组合使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组∶B组的配料比为1∶1.0~2.5,体积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目标产物的粗品包括如下步骤分离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蒸干溶剂,得到粗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碘、碘化亚铜、二碘甲烷溶于四氢呋喃中,与亚硝酸异戊酯进行回流反应,活性炭脱色,用双组分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纯化的目标产物,纯度达到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2-碘-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2-氨基-6-氯-9-β-(2’,3’,5’-三氧乙酰基-D-呋喃核糖)嘌呤、碘、碘化亚铜、二碘甲烷溶于四氢呋喃中,与亚硝酸异戊酯进行回流,反应30-60分钟,加入活性炭脱色,维持温度55-75℃,时间10-60分钟,过滤,将滤液蒸干,用有机溶剂溶解,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洗涤,收集目标产物的粗品,用双组分溶剂重结晶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标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本仁袁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