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4497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车,该工程机械车包括转动环(2)以及承载转动环(2)的车盘,上部车体(1)可转动地支承在该转动环上。该车盘由带有上部行驶机构(5)的上底盘(4)和带有下部行驶机构(7)的下底盘(6)构成,上底盘与转动环(2)刚性连接,下底盘相对于上底盘(4)可摆动地支承。此外,设有摆动装置(8,9),以使下底盘(6)相对于上底盘(4)摆动。由此,可使工程机械车能进一步改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机械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车、例如是挖掘车。
技术介绍
已知工程机械车、特别是挖掘车,在这些车中,车身(例如,上部车体)绕竖轴可转动地支承在转动环上。上部车体通常具有用于任意工具(例如铲子、凿子等)的工具操纵装置。竖轴可关于工程机械车的支承面翻倒。为此,转动环可由带有两个链传动装置的行驶机构来保持,并且能相对于链传动装置翻倒。通过在这种工程机械车中使上部车体能相对于底盘进行翻倒调节,可借助这种工程机械车例如也在陡峭的地区中垂直向下进行挖掘,这相对于其它工程机械车来说优势在于,仅须挖出更少量的挖掘物即可,由此能够节约时间和材料。此外,工程机械车在斜坡上的稳定性也提高了。另外,工程机械车驾驶者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位于其习惯的水平坐位中,这也大幅提高了工作安全性。由AT11088U1已知一种带有承载转动盘的行驶机构的这种工程机械车,其中,车身或上部车体可转动地支承在该行驶机构上,且其中为了使车身相对于行驶机构进行翻倒调节,转动盘绕一轴线可摆动调节地支承在行驶机构处。由WO2010/028649A1已知另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不具有任何行驶机构,而是具有能分别运动并且适应于对应地区的各个臂,以使上部车体的竖轴能垂直定向。对于这种工程机械车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它们在陡峭地区中能安全地站立并且特别是将竖轴摆动时的翻倒危险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带有可相对于车身或上部车体翻倒的底盘的工程机械车,该工程机械车能进一步改善稳定性。根据本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的工程机械车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有利的设计方案。工程机械车具有转动环以及承载转动环的车盘,车身或上部车体可转动地支承在该转动环上。车盘一方面具有带有上部行驶机构的且与转动环刚性连接的上底盘并且另一方面具有相对于上底盘可摆动地支承的带有下部行驶机构的下底盘。此外,设有摆动装置,以使下底盘相对于上底板摆动。名称“下底盘”和“上底盘”在此首先是用于区分两个底盘部件。选择这些术语是为了阐明哪个底盘与转动环刚性连接(上底盘)以及哪个底盘相对于其能摆动、特别是能关于水平面向下摆动(下底盘)。同样还可选择另一名称,例如“第一底盘”、“第二底盘”,但这种名称对于阐释本技术来说帮助不大。因此,车盘由分开的车盘框架构成,该车盘框架具有两个底盘。上底盘与转动环刚性连接,并且因此承载该转动环。刚性连接特别是是指转动环不能相对于上底盘摆动或倾翻。转动环限定竖轴,车身或上部车体能绕该竖轴转动。因此,必须通过上底盘的相应定向来实现该竖轴沿垂直方向延伸。由此,刚性特别是指转动环与上底盘之间的相对调节应是不可变化的。行驶机构例如分别是指链式行驶机构或者轮式行驶机构。借助摆动装置能够调节下底盘与上底盘之间的相对的摆动位置。特别是,可以在水平位置与特别是对于山脉来说有意义的任意的倾斜位置之间进行摆动,在该水平位置中,两个行驶机构在共同的水平面内平行于上部车体的转动平面以及由此垂直于转动环的竖轴。摆动角度可例如在0度(水平位置)到60度之间。通过单独摆动下底盘而上底盘与转动环刚性连接,主要可实现在山谷侧的链式引导、即下底盘几乎平行于地面。该下部行驶机构特别受到应力,这会导致在高负荷下链条经常失效。但通过使下部行驶机构平行于地面的定向可减小负荷,由此使得能够提高使用寿命。总地来说,可以通过分成两部分的行驶机构来主要在陡峭的地区中实现改进的稳定性。在上底盘和下底盘之间可构造有至少一个摆动轴线,下底盘相对于上底盘可围绕该摆动轴线进行摆动。在此,摆动装置可具有液压和/或电气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可特别是纵向可调的,并且在一定的位点处改变下底盘和上底盘之间的距离。由此可以绕摆动轴线进行摆动,以使得能实现两个底盘之间的角度调节。如果有意义,则还可设置多个摆动轴线,下底盘可相对于上底盘围绕这些摆动轴线摆动。例如差动缸、液压式活塞-缸-单元、电气或液压驱动的主轴单元或还另一个本身已知的直线调整装置可作为调整装置。在下底盘处可固定有平土机盖板。借助该平土机盖板可以将工程机械车前面的道路清空,这特别是在道路通行性低的地区尤其有利。通过使平土机盖板与下底盘一起摆动,平土机盖板的位置也同样自动地适于地区中的倾斜位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下部行驶机构可相对于摆动轴线直线运动。这意味着,下部行驶机构可远离摆动轴线和朝向摆动轴线移动。由此,除了下部行驶机构(连同下底盘)绕摆动轴线的摆动运动之外,还可相对于摆动轴线进行直线径向运动。因此,可改变下部行驶机构相对于摆动轴线以及由此相对于上底盘的距离,其中上底盘相对于摆动轴线不可运动。通过增大该距离,在两个行驶机构上的工程机械车的支承面可根据应用目的不同而增大或减小。特别是,下底盘可具有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构造成改变下部行驶机构和摆动轴线之间的距离。该伸缩装置由此提供可根据工程机械车的驾驶者的期望来调节距离的手段。但同样还可以使得伸缩装置根据下部行驶机构以及由此下底盘的角度位置或摆动位置来自动地改变该距离。例如,下部行驶机构相对于摆动轴线的距离随着下底盘的摆动不断增加而加大。以此方式,可抵抗有效支承面(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支承面)的缩小,并且更确切地说使该有效支承面保持为恒定或者甚至加大。如果没有这种伸缩装置,即支承面的增大,则有效支承面(经投影的支承面)会随着下底盘的摆动而减小。在上底盘和下底盘之间可设有联接装置,以在下底盘相对于上底盘摆动时自动改变下部行驶机构和摆动轴线之间的距离。该联接装置由此与两个底盘一起起到联接传动器的作用。下底盘相对于上底盘摆动得越多,该距离可调节得更大。在此情况下,伸缩装置不仅具有用于使下底盘相对于摆动轴线对应稳定地直线移动的装置,还具有联接装置。联接装置可具有联接杆,该联接杆以其一端部可摆动地固定在上底盘处并且以其另一端部可摆动地固定在下底盘处。由此,当下底盘相对于上底盘摆动时,联接杆迫使下底盘进行运动。但对此需要以合适的方式来构造下底盘并且特别是其线性长度,即下部行驶机构和摆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可变化。伸缩装置可具有与摆动轴线联接的并且可绕摆动轴线摆动的上部伸缩元件以及与下部行驶机构刚性联接的下部伸缩元件,其中,这两个伸缩元件引导到彼此之内并且相对于彼此可直线运动。在此,上文内容也适用于术语“下部伸缩元件”和“上部伸缩元件”,由此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区分和更好地理解来选择了这些术语。这两个伸缩元件可仿照望远镜那样引导到彼此之内,并且沿纵向直线延伸,其中,直线相对位置可变化。根据构造不同可实现伸缩,即可以改变下部行驶机构相对于摆动轴线的距离以及由此改变下底盘的径向长度,而不必使两个底盘朝向彼此摆动。因此,在下底盘不进行摆动的水平位置中可增加距离,以增大由两个行驶机构的距离限定的支承面。一旦存在上述联接杆,联接杆的一端可摆动地固定到下部伸缩元件,而另一端可摆动地固定到上底盘。由此,在下底盘摆动时可实现下部伸缩元件相对于上部伸缩元件移出并且增大了到摆动轴线的距离。伸缩装置可具有用于改变两个伸缩元件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伸缩调节装置。伸缩调节装置可以(类似于上面提及的摆动装置的电调节装置)是液压活塞-缸-单元或者电气操作的直线驱动器,例如主轴驱动器等。伸缩调节装置可布置在伸缩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伸缩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程机械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机械车,包括:‑转动环(2),上部车体(1)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转动环上;以及包括‑承载所述转动环(2)的车盘;其中所述车盘具有带有上部行驶机构(5)的上底盘(4),所述上底盘与所述转动环(2)刚性连接;所述车盘具有带有下部行驶机构(7)的下底盘(6),所述下底盘相对于所述上底盘(4)可摆动地支承;以及其中设有摆动装置,以使所述下底盘(6)相对于所述上底盘(4)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09 DE 102015109112.71.一种工程机械车,包括:-转动环(2),上部车体(1)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转动环上;以及包括-承载所述转动环(2)的车盘;其中所述车盘具有带有上部行驶机构(5)的上底盘(4),所述上底盘与所述转动环(2)刚性连接;所述车盘具有带有下部行驶机构(7)的下底盘(6),所述下底盘相对于所述上底盘(4)可摆动地支承;以及其中设有摆动装置,以使所述下底盘(6)相对于所述上底盘(4)摆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底盘(6)与所述上底盘(4)之间构造有至少一个摆动轴线(8),以使所述下底盘(6)相对于所述上底盘(4)能摆动;以及其中-所述摆动装置具有液压和/或电气调整装置(9)。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底盘处固定有平土机盖板(15)。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行驶机构(7)能相对于所述摆动轴线(8)直线运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盘(6)具有伸缩装置(11),以及-所述伸缩装置(11)构造成改变所述下部行驶机构(7)和所述摆动轴线(8)之间的距离。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底盘(6)与所述上底盘(4)之间设有联接装置(14),以在所述下底盘(6)相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埃林格
申请(专利权)人:威克诺森林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