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406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使三(氟代芳基)硼与水、乙醇、氨等化合物在1∶0.9~1∶1.1范围内的摩尔比,在烃类溶剂中反应,制备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上述反应更优选在馏去上述烃类溶剂的同时进行,更优选上述烃类溶剂是实质的脂肪族烃类溶剂。通过这样,可提供可简单且廉价地制造、分离高纯度的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的方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例如,医药、农药中间体和聚合催化剂、聚合助催化剂、硅氧烷光聚合用催化剂及其中间体有用的,双(五氟苯基)硼酸等。例如,在J.Chem.Soc(1965)3933-3939中,作为双(五氟苯基)硼酸的制造方法,公开了将氯化双(五氟苯基)硼放在丙酮中,在-20℃下加水,将该丙酮溶液浓缩后,通过升化纯化分离双(五氟苯基)硼酸的方法。另外,作为双(五氟苯基)硼酸前体的氯化双(五氟苯基)硼,可通过双(五氟苯基)二甲基锡和三氯化硼反应合成。但是,氯化双(五氟苯基)硼通过蒸馏分离时,由于作为上述反应副产物的二氯化二甲基锡升化,因此,氯化双(五氟苯基)硼的纯化是困难的。另外,在J.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 144(1999)137-150和WO 00/37476(2000)中,公开了通过三(五氟苯基)硼的水配合物加热,生成双(五氟苯基)硼酸的方法。但是,为了将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作为催化剂等在工业中使用,需要简单地分离、纯化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但是在上述J.MolecularCatalysis AChemical144(1999)137-150中公开的方法中,只公开了双(五氟苯基)硼酸的制备方法,对于从反应液中分离双(五氟苯基)硼酸的方法没有任何记载。在上述J.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 144(1999)137-150中,只记载了通过在三(五氟苯基)硼的甲苯-d8溶液中加入水,使之生成三(五氟苯基)硼的水配合物后,通过加热含有该三(五氟苯基)硼水配合物的溶液生成双(五氟苯基)硼酸,将其通过19F-NMR确认。另外,在WO 00/37476(2000)中,公开了通过加热三(五氟苯基)硼水配合物生成双(五氟苯基)硼酸,并进一步公开了双(五氟苯基)硼酸的分离方法。具体地说,通过将三(五氟苯基)硼的甲苯溶液加热至100℃,向该溶液中滴加入含5当量水的甲苯溶液,在100℃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真空中干燥溶剂,分离双(五氟苯基)硼酸。但是,在用该方法得到双(五氟苯基)硼酸中,作为杂质含有5%烷基硼氧烷。即,该方法存在分离的双(五氟苯基)硼酸纯度低的问题。另外,在同一专利中,还公开了代替水使用硫酸铝18水合物的方法。具体地说,向三(五氟苯基)硼的甲苯溶液中,加入相对于三(五氟苯基)硼含有1.77当量水的硫酸铝18水合物,将该溶液回流后,从反应液中分离不溶的硫酸铝,真空除去滤液的溶剂,向所得残渣中加入甲苯,搅拌后通过G4多孔玻璃分离不溶物。再次在真空中除去滤液的溶剂。最后,向残渣中记载如庚烷搅拌后,过滤得到的滤饼用庚烷洗净后,通过真空干燥,分离双(五氟苯基)硼酸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必须除去伴随生成的硫酸铝,存在工序复杂的问题。因此,急切需要为将双(五氟苯基)硼酸等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作为催化剂等在工业中应用所必须的,从反应液中简单分离、纯化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的方法。即,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简单且廉价地制造、分离、纯化高纯度的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从以下所示的记载中充分理解。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利益,通过如下说明可明白。即,本专利技术的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的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课题的,其特征在于使通式(1)所示的三(氟代芳基)硼, (式中,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烃基或烷氧基,且该R1~R5中至少一个表示氟原子)与通式(2)所示化合物R0-MR6(R7)n……(2)(式中,R0、R6、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烃基,M表示属于5B族或6B族的原子,n表示0或1)的摩尔比在1∶0.9~1∶1.1的范围内,在烃类溶剂中反应,制备通式(3) (式中,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烃基或烷氧基,且该R1~R5中至少一个表示氟原子,R6、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烃基,M表示属于5B族或6B族的原子,n表示0或1)所示的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的制造方法是,为解决上述课题的,其特征在于使通式(1)所示的三(氟代芳基)硼, (式中,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烃基或烷氧基,且该R1~R5中至少一个表示氟原子)与通式(2)所示化合物R0-MR6(R7)n……(2)(式中,R0、R6、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烃基,M表示属于5B族或6B族的原子,n表示0或1)的摩尔比在1∶0.9~1∶1.1的范围内,在烃类溶剂中混合后,馏去该烃类溶剂的同时使之反应的,制备通式(3) (式中,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烃基或烷氧基,且该R1~R5中至少一个表示氟原子,R6、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烃基,M表示属于5B族或6B族的原子,n表示0或1)所示的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是使三(氟代芳基)硼和前述通式(2)所示化合物(以下用“化合物2”表示)在烃类溶剂中反应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起始原料使用的三(氟代芳基)硼是,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烃基或烷氧基,且该R1~R5中至少一个表示氟原子)。式中,R1~R5所示的取代基中的烃基是指,具体地说,苯基等芳基,碳原子数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碳原子数3~12的环烷基,和碳原子数2~12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碳原子数3~12的环状烯基。作为上述烷基,具体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叔戊基、己基、辛基、环戊基、环己基。作为上述链烯基,具体可列举,烯丙基。另外,上述烃基可以进一步具有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反应和处理(纯化)惰性的原子,例如,含有氟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等的基团,即,即,惰性官能基。作为该官能基,可列举例如,甲氧基、甲硫基、N,N-二甲基氨基、邻-茴香基、对-茴香基、三甲基甲硅烷氧基、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氧基、三氟甲基。式中,R1~R5所示的取代基中的烷氧基是指,通式(A)所示基团,-ORa……(A)(式中,Ra表示烃基),式中Ra所示的烃基具体表示,芳基、碳原子数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碳原子数3~12的环烷基、和碳原子数2~12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碳原子数3~12的环状烯基。作为通式(A)所示的烷氧基,具体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环己氧基、烯丙氧基、苯氧基。另外,前述通式(1)所示的三(氟代芳基)硼,例如,可通过氟代芳基镁卤化物与硼化合物反应的方法得到。作为上述烃类溶剂,可列举饱和烃类溶剂、不饱和烃类溶剂、、脂环式烃类溶剂等脂肪族烃类溶剂,以及芳香族烃类溶剂。作为上述烃类溶剂,更优选脂肪族烃类溶剂,具体可列举,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2,2,3-三甲基丁烷、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3,3-二甲基戊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2,4-三甲基戊烷、2,3,4-三甲基戊烷、己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2-二甲基己烷、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式(3)所示的双(氟代芳基)硼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 …(3) (式中,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烃基或烷氧基,且该R↑[1]~R↑[5]中至少一个表示氟原子,R↑[6]、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烃基,M表示属于5B族或6B族的原子,n表示0或1),该方法是使通式(1)所示的三(氟代芳基)硼, *** …(1) (式中,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烃基或烷氧基,且该R↑[1]~R↑[5]中至少一个表示氟原子)与通式(2)所示化合物 R↑[0]-MR↑[6](R↑[7])↓[n] ……(2) (式中,R↑[0]、R↑[6]、R↑[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烃基,M表示属于5B族或6B族的原子,n表示0或1)的摩尔比在1∶0.9~1∶1.1的范围内,在烃类溶剂中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野育代三井均饭田俊哉森口敏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