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2220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棉花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以待测试的棉花黄萎病菌和对照菌株分别接种鉴别寄主:进行病情调查;以对照菌株在校正鉴别寄主上的病情指数达到45.0‑55.0时的调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掌握,鉴别周期短,科学、准确、规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棉花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棉花黄萎病扩展蔓延迅猛,经济损失严重,成为我国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棉花黄萎病菌在与寄主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常出现新的致病类型,使抗病品种丧失抗性,导致黄萎病大面积流行,因此不断研究其致病力分化对于抗黄萎病品种选育及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棉花黄萎病菌划分为3个生理型:致病力最强的生理型1号,以泾阳菌系为代表,致病力最弱的生理型2号,以新疆和田及车排子菌系为代表,生理型3号致病力中等,分布最广。目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多样,没有统一的致病力测定和评价方法,各个研究者所采用的鉴别寄主,病情调查方法、致病力评价方法等各不相同,不同的结果并没有可比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估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演变及进化趋势,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致病力测定和评价方法,为棉花黄萎病抗病育种和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和评价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包括步骤:以待测试的棉花黄萎病菌和对照菌株分别接种鉴别寄主:进行病情调查;以对照菌株在校正鉴别寄主上的病情指数达到45.0-55.0时的调查结果为依据,获得校正病指;判断致病力类型,其中,以中棉所41、豫棉21、鲁棉研28、中棉所35、中棉所8号、冀棉11为鉴别寄主,以中等致病力的菌株为对照菌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其中,在鉴别寄主被接种后15天进行第一次调查,之后每5天左右调查一次,至少调查3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其中,所述病情调查的分级标准为:0级,健苗,无病状;1级,1~2片子叶表现病状,子叶变黄,真叶不显病状;2级,子叶和1片真叶表现病状;3级,2片真叶表现病状;4级,全部叶片表现病状,严重时叶片脱落,顶心枯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其中,所述对照菌株为Vd07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其中,所述校正病指的计算方法如下: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应病级)/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4)]×100校正系数K=50/本次试验对照菌株在校正鉴别寄主上的实际病情指数校正病指=某一菌株的实际病指×K。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其中,待测菌株的致病力类型分为强、中、弱,当平均校正病指小于等于20.0时,为弱致病力类型;当平均校正病指为20.1~40.0时,为中等致病力类型;当平均校正病指大于等于40.1时,为强致病力类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简单易掌握。供试菌株不需要进行单孢纯化,初步纯化后即可应用,避免了单孢纯化费时费力,技术不易掌握的缺点;致病力划分依据待测菌株在6个鉴别寄主上的平均校正病指进行,无需进行其他数理统计分析,容易掌握。(2)鉴别周期短,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的方法,检测病原菌的致病力,寄主接种后7天左右开始发病,对照菌株在校正鉴别寄主冀棉11上的病情指数在45.0-5.0时进行统计分析,25天左右就达到鉴定要求,鉴定周期为45天左右。(3)科学、准确、规范。设置校正鉴别寄主和对照菌株,减少试验误差,使不同批次和不同地点之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试验过程规范,技术环节可控,试验结果科学、准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1、待测菌株的准备1.1待测菌株的分离和形态鉴定8月中旬前,采集棉花黄萎病病株主茎中下部,剪成4cm左右的小段,去掉表皮,用75%的酒精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去皮的茎杆置于0.1%升汞中浸泡30-60min左右,依据茎干的粗细适当调整消毒时间,用灭菌的蒸馏水清洗3次,剪成2-3mm的薄片。将薄片置于PDA培养皿中央,于25℃条件下暗培养,在培养的第3天在棉茎组织切断两端长出灰白色菌丝,形成灰白色菌落,称为野生菌落,挑取少量菌丝显微镜下观察,有典型的轮枝状的分生孢子梗、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和不规则的黑色微菌核,则可确定为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1.2待测菌株的纯化从棉花病株上分离到的菌落为野生菌株,挑取野生菌株菌落边缘的稍许菌丝,置PDA平板中央进行初步纯化,25℃下培养10d。1.3接种体的培养将经纯化后的菌株移入Czapek液体培养基中,置25℃黑暗条件下,震荡培养7-10d,用4层纱布过滤掉菌丝,获得孢子悬浮液,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孢子数,将孢子悬浮液稀释至1×107个孢子/ml,现用现配。2、对照菌株以中等致病力类型的菌株为对照菌株,优选使用Vd076作为对照菌株,接种提的培养同1.33、鉴别寄主以陆地棉中棉所41、豫棉21、鲁棉研28、中棉所35、中棉所8号、冀棉11为鉴别寄主,其中,冀棉11为校正鉴别寄主。所用的棉花种子均经硫酸脱绒,并经表面消毒,再用55~60℃温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入凉水,浸泡12h后,淋干备播。4、棉苗培养将蛭石和晒干的河沙按6:4混合均匀,用报纸制作6cm×10cm的纸筒,将纸筒放入长×宽×高为75cm×35cm×15cm的塑料盘内,每行7个钵,共4行。将蛭石和沙子的混合物装入纸筒中,离上沿2cm,即制成了蛭石沙土营养钵。从盘子中间空隙处灌水,使营养钵内的蛭石沙土充分吸水,以纸钵内最上面的蛭石沙土湿润而盘子内没有积水为宜。将上述种子均匀分散在营养钵内,每钵4-5粒,轻轻按压,覆盖同样的蛭石沙土1.5cm厚,用手适当抚平并镇压。5、人工接种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的方法。使用直径6.5cm的纸碟供接种使用,待棉苗一片真叶平展时接种。接菌前,拔掉小苗弱苗,留整齐一致的棉苗,接菌前一天不浇水或少量浇水。将营养钵从塑料盘内小心取出,放置在干净的塑料布上,将6.5cm的纸碟摆放在塑料盘内,一钵一碟,摆放整齐,在纸碟中加入10ml孢子悬浮液,将营养钵放入纸碟,注意将毛细根全部浸入菌液,使根系吸干菌液后,适量喷水。6、病情调查棉苗接种以后,一般7天左右开始发病,15天左右普遍发病,25天左右达到发病高峰;在接种后15天左右棉苗普遍发病时进行第一次调查,之后每5天左右调查一次,至少调查3次,以对照菌株在校正鉴别寄主上的病情指数达到45.0~55.0、例如50左右时的调查结果为依据进行致病力评价。病情调查分级标准为:0级,健苗,无病状;1级,1~2片子叶表现病状,子叶变黄,真叶不显病状;2级,子叶和1片真叶表现病状;3级,2片真叶表现病状;4级,全部叶片表现病状,严重时叶片脱落,顶心枯死。7、统计分析7.1校正病指如前所述,对于多批次试验而言,为便于统一分析,建议设置对照菌株和校正鉴别寄主,以对照菌株在校正鉴别寄主上的病情指数达到45.0-55.0、如50左右时的调查结果为依据,获得校正病指。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应病级)/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4)]×100校正系数K=50/本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以待测试的棉花黄萎病菌和对照菌株分别接种鉴别寄主:进行病情调查;以对照菌株在校正鉴别寄主上的病情指数达到45.0‑55.0时的调查结果为依据,获得校正病指;判断致病力类型,其中,以中棉所41、豫棉21、鲁棉研28、中棉所35、中棉所8号、冀棉11为鉴别寄主,以中等致病力的菌株为对照菌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以待测试的棉花黄萎病菌和对照菌株分别接种鉴别寄主:进行病情调查;以对照菌株在校正鉴别寄主上的病情指数达到45.0-55.0时的调查结果为依据,获得校正病指;判断致病力类型,其中,以中棉所41、豫棉21、鲁棉研28、中棉所35、中棉所8号、冀棉11为鉴别寄主,以中等致病力的菌株为对照菌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鉴别寄主被接种后15天进行第一次调查,之后每5天左右调查一次,至少调查3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情调查的分级标准为:0级,健苗,无病状;1级,1~2片子叶表现病状,子叶变黄,真叶不显病状;2级,子叶和1片真叶表现病状;3级,2片真叶表现病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媛朱荷琴冯自力冯鸿杰李志芳师勇强赵丽红魏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