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木霉菌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057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霉菌,该木霉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9727。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成分包含如上所述的木霉菌、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摩加夫芽胞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木霉菌或如上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木霉菌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木霉菌(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含有该木霉菌的微生物菌剂以及它们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黄萎病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0%~30%,发生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棉花黄萎病能在棉花整个生长期间侵染为害。黄萎病一般在播种1个月以后出现病株,由于受棉花品种抗病性、病原菌致病力及环境条件的影响,黄萎病呈现不同症状类型。棉花黄萎病的病原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该菌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上致病力有差异。我国分为3个生理型,生理型1号致病力最强,以陕西泾阳菌系为代表;生理型2号致病力弱,以新疆和田菌系为代表;生理型3号在江苏发现,引起的症状是顶叶向下卷曲褪绿,迅速脱落,后顶端枯死。棉花病株各部位的组织均可带菌,病叶作为病残体存在于土壤中是该病传播重要菌源。棉籽带菌率很低,却是远距离传播重要途径。病菌在土壤中直接侵染根系,病菌穿过皮层细胞进入导管并在其中繁殖,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堵塞导管,此外病菌产生的轮枝毒素也是致病重要因子,毒素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具有很强的致萎作用。在温度适宜范围内,湿度、雨日、雨量是决定该病消长的重要因素。地温高、日照时数多、雨日天数少发病轻,反之则发病重。在田间温度适宜,雨水多且均匀,月降雨量大于100mm,雨日12天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发病重。一般蕾期零星发生,花期进入发病高峰期。连作棉田、施用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及缺少磷、钾肥的棉田易发病,大水漫灌常造成病区扩大。目前,棉花黄萎病的主要防治手段包括选用抗病棉花品种、轮作倒茬和加强棉田管理;加强棉田管理包括清洁棉田,减少土壤菌源,及时清沟排水,降低棉田湿度,使其不利于病菌滋生和侵染,平衡施肥,氮、磷、钾合理配比使用,切忌过量使用氮肥,重施有机肥,侧重施磷、钾肥,以利棉株健壮生长,增强自身的抗逆能力,整个生长期喷施黄腐酸钾3-4次可减少黄萎病的发病几率。棉花黄萎病的主要防治手段还包括药剂处理,例如在棉花种植前用五氯硝基苯、清壤或立本净等土壤消毒剂同肥料一同撒施深翻施入土壤进行土壤消毒;棉花苗期喷施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乙蒜素1000倍液或菌毒克1000倍液,棉花花铃期在病害发生轻的棉田,对病株及病株周边的健康棉株用乙蒜素1000倍液或五氯硝基苯1000倍液均匀喷施,同时每株用配好的药液0.25-0.5公斤药液灌根;对较重病株,重复喷灌2-3次。防效与其它防治方法相比,药剂处理具有操作简单、规模大、起效快、效果明显等特点,但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也存在污染环境、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生物防治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一条极具潜力的防治途径。生物防治具有无污染、无残留、难以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对于棉花病害的防治具有极大的潜力。利用对棉花黄萎病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筛选生防微生物,是棉花黄萎病防治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分离了一株木霉菌,发现其能够显著的抑制棉花黄萎病菌的生长,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由此得到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霉菌,该木霉菌(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97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活性成分包含如上所述的木霉菌、商品号为ACCC11109的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和商品号为ACCC01174的摩加夫芽胞杆菌(Bacillusmojavensis)。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木霉菌或如上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用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木霉菌或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于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的防效,并且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生物材料保藏本专利技术的木霉菌(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从新疆棉田采集获得,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9727,保藏日期为2014年9月25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霉菌,该木霉菌(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97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活性成分包含如上所述的木霉菌、商品号为ACCC11109的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和商品号为ACCC01174的摩加夫芽胞杆菌(Bacillusmojavensis)。其中,相对于1g的微生物菌剂,所述木霉菌的含量可以为105-109CFU,优选为106-108CFU。其中,所述木霉菌、所述蜡状芽胞杆菌和所述摩加夫芽胞杆菌的CFU比优选为1:(10-20):(10-20)。其中,该微生物菌剂可以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1)将如上所述的木霉菌、商品号为ACCC11109的蜡状芽胞杆菌和商品号为ACCC01174的摩加夫芽胞杆菌菌种分别在活化培养基中接种并培养得到各自的活化菌种;(2)将木霉菌的活化菌种在木霉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将蜡状芽胞杆菌和摩加夫芽胞杆菌各自的活化菌种分别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进行发酵,得到各自的发酵后的菌液;(3)将步骤(2)得到的三种菌液分别经惰性载体吸附、烘干和粉碎,得到各个菌种的菌粉;(4)将木霉菌、蜡状芽胞杆菌和摩加夫芽胞杆菌的菌粉混合,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其中,步骤(1)中,菌种的活化培养条件及培养后菌种状态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为木霉菌、蜡状芽胞杆菌、摩加夫芽胞杆菌培养过程中常用条件,例如培养温度可以为28-37℃,培养时间可以为1-5天。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常规的方法,例如显微镜观察确定活化菌种的状态。其中,步骤(2)中,发酵的条件和发酵后的物料中的活菌浓度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为木霉菌、蜡状芽胞杆菌、摩加夫芽胞杆菌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条件和浓度,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2)中,发酵的条件使得发酵后的物料中的活菌浓度为(5-500)×108CFU/mL,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活菌浓度下,获得的发酵后的菌液作为微生物菌剂制备的原料使用。例如发酵的时间可以为30-200小时,温度可以为28-36℃。其中,所述活化培养基可以为常规的各种能够培养木霉菌、蜡状芽胞杆菌、摩加夫芽胞杆菌的培养基,例如包括但不限于PD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木霉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可以为常规的各种能够发酵扩大木霉菌数目的液体培养基,例如所述液体培养基可以含有淀粉,酵母粉,玉米浆的至少一种;且所述液体培养基还可以含有0.01-0.02重量%的ZnSO4和0.01-0.03重量%的MgSO4,以补充木霉菌快速生长时所需的无机盐。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霉菌,其特征在于:该木霉菌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97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霉菌,其特征在于:该木霉菌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9727。2.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霉菌、商品号为ACCC11109的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和商品号为ACCC01174的摩加夫芽胞杆菌(Bacillusmojavensis);相对于1g的微生物菌剂,所述木霉菌的含量为105-109CFU;所述木霉菌、所述蜡状芽胞杆菌和所述摩加夫芽胞杆菌的CFU比为1:(10-20):(10-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g的微生物菌剂,所述木霉菌的含量为106-108CFU。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菌剂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霉菌、商品号为ACCC11109的蜡状芽胞杆菌和商品号为ACCC01174的摩加夫芽胞杆菌菌种分别在活化培养基中接种并培养得到各自的活化菌种;(2)将木霉菌的活化菌种在木霉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将蜡状芽胞杆菌和摩加夫芽胞杆菌各自的活化菌种分别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进行发酵,得到各自的发酵后的菌液;(3)将步骤(2)得到的三种菌液分别经惰性载体吸附、烘干和粉碎,得到各个菌种的菌粉;(4)将木霉菌、蜡状芽胞杆菌和摩加夫芽胞杆菌的菌粉混合,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蒋细良刘政孙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