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环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征是在液相中,在选自菲醌化合物和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的醌型化合物或其二氢体的存在下,使烯烃、氧和氢与贵金属和具有MFI结构的结晶性钛硅酸盐接触。(式(1)中,R↓[1]、R↓[2]、R↓[3]和R↓[4]表示氢原子,或彼此相邻的R↓[1]和R↓[2]、或R↓[3]和R↓[4]分别独立地进行末端键合,与各自键合的醌的碳原子一起表示可以被烷基或羟基取代的苯环或可以被烷基或羟基取代的萘环,X和Y相同或不同,表示氧原子或NH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烯烃、氧和氢制备环氧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由烯烃、氧和氢制备环氧化合物的方法,例如已知使用贵金属化合物 和牵太硅酸盐(^夕/、乂"^一卜)的方法。作为用含有TS-1和Pd的催化齐糊备氧化丙烯的方法,报道了在TS-1上 担载Pd和Au的催化剂存在下,由氢、氧和丙烯制备氧化丙烯的反应中,将7k 用作線U,添加氢醌的方法(##平成13年度次世代化学7。口iT7技术开发乂 》、口^V化学y口iT7技术开发成果报告书,249-258, (2002))。另夕卜报导了 在用钯和TS—1作催化剂,由氢、氧和丙烯制备氧化丙烯的反应中,如果{顿 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剂,添加氢氧化铵,则氧化丙烯生成量增加,丙烷副生量减 小(例如参看日本特表2002—511455)。然而,这些方法就反应效率而言,未必 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由烯烃、氧和氢制备环氧化,的方法。艮P,本专利技术涉及,其特征是在液相中,雄自菲醌化合物和式(1)的化合物中的醌型化合物或其二氢体的存在下,使烯烃、氧和氢与贵金属和具有MFI结构的结晶性钛硅 接触,(式中,R!、 R2、 R3和R4表琉原子,或者彼此相邻的&和R2、或者R3和R4 分别独立;1: 行末 合,与各自键合的醌的碳原子一起,可以被烷基或羟 (代的苯环或可以被烷基^15 (代的萘环,X和Y相同或不同,te^原 子或NH基)。根据本专利技术,fflil^ffi醌型化合物和特定的钛硅Kk,可提高环氧化合物 的选择性,抑制因烯烃还原生成的饱和烃的生成量,可以更有效i也由烯烃、氧 和氢制备环氧化合物。具体实施例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贵金属,可列举钯、鉑、钌、铑、銥、锇、金、或它 们的合金或混合物。作为雌的贵金属,可列举钯、钼、金。更雌的贵金属 是钯。可在钯中添加鉑、金、铑、铱、,金属混合{糊,作为雌的添加金属、 可列举钼。这些贵金属可以是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化合物的>^态。也育,以贵^属化 合物的形态填充到反应器中,在反应^#下,ffiM反应原料中的氢将其进行部 分或全部还原。通常将贵金属担载在载体上使用。贵金属也可担载在钛硅酸盐上使用,还 可担载在除钛硅酸盐以外的载体、如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氧 化铌等氧化物、铌酸、锆酸、钩酸、钛酸等的7jC合物或碳和它们的混合物上使 用。将贵金属担载在钛硅酸盐以外时,将担载了贵金属的载体与钛硅麟混合, 将该混合物作为催化剂使用。钛硅酸盐以外的载体中,作为优选的载体可列举 碳。作为碳载体,己知有活性炭、炭黑、石墨、碳纳米體。作为制备担载贵金属催化剂的方法,可列举将贵金属粒子用柠檬酸、聚乙 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六偏磷酸钠等分散剂分散得到的贵金属胶体溶翻过 含浸法等担载在载体上,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烧结的方法。与该方法不同,也可 将作为贵金属源的贵金属化合物,例如硝,等贵金属的硝酸盐、硫酸钯二水 合物等硫酸盐、氯化钯等贵金属的卤化物、醋酸钯羧酸盐 (酢酸乂"i^A力少求i/酸塩.)、或氯化四氨合Pd等胺络合物等利用含浸法等担载在载体上后,通过用还原齐腿原进行制备,还可用氢氧化钠等碱将贵金属制成氢氧化物后,通过用还原剂以液相或气相还原进行制备。作为以液相还原时 的还原剂,例如可歹瞎氢、 一水合肼、甲醛、硼氢化钠等。4顿一7jC合肼、甲 醛时,还已知有添加M行实施的方法,作为以气相还原时的还原剂,有氢、 氨等。也可通过在氢气的存在下,将担载了贵金属源的载体进行烧结、还原制备。魏的还原纟鹏随担载的贵金属源而异,但一般为(TC 50(TC。另外,可列 举利用含浸法等将氯化四氨合Pd等贵金属的胺纟#^物担载在载体上,在惰性气 体中用热^l牟时产生的氨气进,斑原的方法。还原纟鹏随贵金属胺络合物而异, 但在^OT氯化四氨合Pd时, 一般为100。C 500。C,优选为20(TC 35(rC。在任何一种方法中,iw根据需要将得到的催化剂在惰性气体、氨气、真空、氢或空气中进行热处理使其活化。也可将贵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化 合物填充到反应器内后,在反应^j牛下进行还原。这样得到的贵金属担载物, 通常含有0.01 20重量%的贵金属,1 含有0.1 5重量%贵金属。贵金属相对于钛硅M:的重量比(贵金属的重ft/钛硅酸盐的重量),为 0.01 100重量%,更雌为0.1 20重量%。作为本专利技术中f顿的、具有MFI结构的结晶性钛硅酸盐,是指具有IZA(国 际沸石学会)的结构编码(構造-一K)中的MFI结构的结晶性钛硅酸盐,具体 可歹iJ举TS-l。钛硅麟是将多孑L质硅麟(Si02)的部分Si置换成Tl所得产物的总称。 钛硅酸盐的Ti进入到Si02骨架内,通3i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10nm 230nm具 有峰很容易确认TiiSA到Si02骨架内。Ti02的Ti通常是6配位,由于钛硅酸 盐的T1是4配位,M31用钛K壳XAFS分析等测定配位数,可容易地确认。合成这些钛硅 的一般方法,是4顿表面活性齐,为型剂(型剤)或结 构规定剂(溝造規定剤),将钛化合物和硅化合物水解,根据需要3I3l7jC热合成等 提高结晶化或孔隙规则性后,iS51烧结或提取除去表面活性齐啲方法。作为醌型化合物,可列举下式(1)的化合物和菲醌化合物。 式(1)(式中,Rh R2、 R3和R4标氢原子,或彼此相邻的R!和R2、或者R3和R4分 别独立iikit行末端键合,与各自键合的醌的碳原子一起表示可以被烷基或羟基 取代的苯环或可以被烷基離 (代的萘环,X和Y相同或不同,^ft原子 或NH基)。1) 式(1)中,R、R2、 R3和R4为氢原子,X和Y都为氧原子的苯醌(1A)、2) 式(1)中,R!、 R2、 R3和R4为氢原子,X为氧原子,Y为NH基的醌 亚胺化合物(1B)、3) 式(1)中,Rh R2、 R3和R4为氢原子,X和Y为NH基的醌二亚胺 化合物(1C),式(1)的醌型化合物包含下逸蒽酉射七,(2)。(式中,X和Y可以相同或不同,te^原子或NH基R5、 R6、 R7和Rs相同 或不同,表琉原子鄉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等C1一C5烷基))。式(1)和式(2)中,X和Y皿,氧原子。式(1)的X和Y为氧原子的醌型化合物,专门称作醌化合物^t翻七合 物,而式(2)的X和Y为氧原子的醌型化合物专门称作蒽醌化合物。作为菲 醌化合物,可列举l,2-、 1,4-、 3,4-和9,10-菲醌。示例作为上式(1)禾n (2)的化合物的二氢体的下式(3)禾tl (4)的化合可例示:式(2)物。式(3)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式中,R!、 R2、 R3、 R4、 X和Y的定义与上式(1)相同)。 式(4)(式中,X、 Y、 R5、 R6、 R7和R^的定义与上式(2)相同)。 式(3)和式(4)中,X和Y伏^^^^原子。式(3)的X和Y为氧原子的 醌型化合物二氢体,专门叫作二氢鹏七合物或二氢对酉射七合物。而式(4)的X 和Y为氧原子的醌型化合物二氢体专门叫作二氢蒽醌化合物。作为具体的,七合物,可列举苯醌、萘醌、蒽S1,例如2-乙基蒽S昆、2-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环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液相中,在选自菲醌化合物和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醌型化合物或其二氢体的存在下,使烯烃、氧和氢与贵金属和具有MFI结构的结晶性钛硅酸盐接触, *** (1) (式中,R↓[1]、R↓[2]、R↓[ 3]和R↓[4]表示氢原子,或彼此相邻的R↓[1]和R↓[2]、或者R↓[3]和R↓[4]分别独立地进行末端键合,与各自键合的醌的碳原子一起表示可以被烷基或羟基取代的苯环或可以被烷基或羟基取代的萘环,X和Y相同或不同,表示氧原子或NH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端智则,阿部川弘明,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