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喹酮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9004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吡喹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异喹啉、氰化钠或者氰化钾和三乙胺或者吡啶加入反应器中反应得到黄色固体为第一步产物;(2)将第一步产物加入高压氢化釜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入氢气反应得到第二步产物;(3)将第二步产物和乙酸乙酯,搅拌溶解后加入无水碳酸钾或者无水碳酸钠,然后在室温搅拌下滴加氯乙酰氯,室温搅拌反应得到固体为吡喹酮的粗品,经无水甲醇重结晶后得到精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缩短了反应流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总收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中间体,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关于吡喹酮的合成,现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 采用二乙腈胺作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相对而言,原料较不 易得,并且各步反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且成本会高于市场售价,不具有市场 化的条件;2. 苯乙胺为原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能实现绿色生产,有效的控制了污 染,但是该方法合成路线中用到了卤代乙醛縮二甲醇等原料,该原料价格昂贵, 使得成本较高,不符合市场要求;3. 采用异喹啉作为原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但是生产过程中步骤较长,各步反应操作较为复杂,能耗较大,成本也逐渐接 近售价,利润比较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反应流 程短、能耗低、收率高的吡喹酮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其 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异喹啉、氰化钠或者氰化钾和三乙胺或者吡啶加入反应器中反应 得到黄色固体为第一步产物; a(2)将第一步产物加入高压氢化釜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入氢气反应 得到第二步产物;(3)将第二步产物和乙酸乙酯,搅拌溶解后加入无水碳酸钾或者无水碳 酸钠,然后在室温搅拌下滴加氯乙酰氯,室温搅拌反应得到固体为吡喹酮的粗 品,经无水甲醇重结晶后得到精品;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将摩尔比为h 1.05-1.2: 0.03-0.06的异喹啉、氰化钠或者氰化钾和 三乙胺或者吡啶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水,水的加入量为异喹啉质量的20-40 倍,在再加入1, 2-二氯乙烷,1, 2-二氯乙垸的加入量为异喹啉质量的20-40 倍,加毕后搅拌均匀,然后用冷却至-25 -15。C,然后滴加环己甲酰氯,环己甲 酰氯的加入量与异喹啉的摩尔比为1.05-1.2: l倍,滴加过程温度不超过-15°〇, 滴加完毕后继续在-5 5'C下搅拌反应2-4小时,然后升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 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异喹啉质量的20-40倍,搅拌20-60分钟,分出二氯甲垸 层,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黄色固体为第一步产物;(2) 在高压氢化釜中加入第一步产物,和第一步产物质量20-40倍的无水 甲醇,搅拌溶解后加入第一步产物质量0.02-0.08倍的催化剂,然后通入氢气, 保持压力在2-4MPa,并加热至40-6(TC,反应6-8小时,然后放气直至常压, 过滤回收催化剂,然后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第二步产物;(3) 先量取第二步产物,和第二步产物质量8-12倍的乙酸乙酯,搅拌溶<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解后加入无水碳酸钾或者无水碳酸钠,无水碳酸钾或者无水碳酸钠的加入量与第二步产物的摩尔比为2.2-2.5: 1,然后在室温搅拌下滴加氯乙酰氯,氯乙酰 氯的滴加量与第二步产物的摩尔比为1.05-1.2: 1,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 应1-5小时,然后升温至70-9(TC,再搅拌反应3-5小时,然后过滤除去不溶物, 反应混合物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后减压浓縮除去溶剂,得到固体 为吡喹酮的粗品,经无水甲醇重结晶后得到精品。所述的步骤(1)的异喹啉、氰化钠或者氰化钾和三乙胺或者吡啶的摩尔 比为1: 1.05-1.2: 0.05。所述的步骤(1)的冷却采用冰盐水浴冷却至-2(TC。所述的步骤(1)的环己甲酰氯滴加完毕后继续在0'C下搅拌反应,加入二 氯甲烷后搅拌30分钟。所述的步骤(2)的催化剂为含钌5%的Ru/C催化剂,催化剂的加入量为 第一步产物质量的0.05倍。所述的步骤(3)的氯乙酰氯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3小时,然后 升温至8(TC,再搅拌反应4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改进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之处,并且只经过三步反 应就得到产物,具有合成步骤短,原料都是市售,极为易得等优点,并且反 应条件相对温和且工艺简单,各步反应均为常规操作,易于控制,无需复杂的 设备。并且可以套用现有设备,縮短了反应流程,降低了能耗,在降低污染的 同时便于实现绿色生产,此外由于不再用到苯甲酰氯作为反应原料,并且反应 总收率也有所提高,因此也有效的控制了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和磁力搅拌装置的三颈瓶中加入异喹啉(12.9g, O.lmol),吡啶(0.4g, 5mmol)和氰化钠(5.9g, 0.12mol),然后 再加入水(300ml), 1, 2-二氯乙烷(300ml),搅拌均匀后用冰盐水浴冷却到-20 °C,然后缓慢滴加苯甲酰氯(16.2g, O.llmol),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混合物温度 不超过-15"C ,滴加完毕后继续再O"C下搅拌反应4小时,然后再撤去冰盐水浴, 慢慢升至室温,然后加入二氯甲垸(300ml),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减压浓縮得到黄色固体为第一步产物(24.6g),收率92.5%. 熔点125-127°C.在高压氢化反应釜中,加入第一步产物(26.6g, 0.1mol)和无水甲醇(600ml), 然后加入含钌5%的Ru/C催化剂(1.3g),搅拌均匀后密闭反应釜,通入氢气, 直至氢气压力显示为3MPa,然后升温至55'C,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 放空,直至为常压,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回收催化剂,滤液减压浓縮蒸去无水甲 醇,析出固体,收集后干燥得到第二步产物(26.4g),收率97.1%.无需进一步纯 化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磁力搅拌装置的三颈瓶中加入第二步产物 (27.2g, O.lmol),乙酸乙酯(320ml)和无水碳酸钾(31.8g, 0.23mol),搅拌均匀后 缓慢滴加氯乙酰氯(13.6g, 0.12mol),滴加完毕后室温搅拌反应3小时,然后再 升温至8(TC下继续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不溶物, 乙酸乙酯层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漆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过滤除 去千燥剂后,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收集固体得到吡喹酮粗品,粗品经过无水乙醇重结晶后得到吡喹酮精品(26.4g),收率84.6%.熔点136-141°C. 实施例2其他步骤与实施例l相同,只是A步骤的制备方法如下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和磁力搅拌装置的三颈瓶中加 入异喹啉(12.9g, O.lmol),吡啶(0.4g, 5mmol)和氰化钠(5.4g, O.llmol),然后 再加入水(300ml), 1, 2-二氯乙垸(300ml),搅拌均匀后用冰盐水浴冷却到-20 °C,然后缓慢滴加苯甲酰氯(17.7g, O.llmol),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混合物温度 不超过-15"C,滴加完毕后继续再O'C下搅拌反应4小时,然后再撤去冰盐水浴, 慢慢升至室温,然后加入二氯甲烷(300ml),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减压浓缩得到黄色固体为第一步产物(24.3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吡喹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异喹啉、氰化钠或者氰化钾和三乙胺或者吡啶加入反应器中反应得到黄色固体为第一步产物; *** (2)将第一步产物加入高压氢化釜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入氢气反应得到第二步产物; *** (3)将第二步产物和乙酸乙酯,搅拌溶解后加入无水碳酸钾或者无水碳酸钠,然后在室温搅拌下滴加氯乙酰氯,室温搅拌反应得到固体为吡喹酮的粗品,经无水甲醇重结晶后得到精品;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中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