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发动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15466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发动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限压阀、设置于发动机内的润滑油道和连通于机油泵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泄压油道,所述限压阀设置于泄压油道中用于控制机油泵出口油压,当机油泵出油口油压过高时,限压阀内的球阀或柱塞克服弹簧弹力被顶开,一部分机油通过泄压油道流回机油泵进口,起到泄压作用,使机油泵出油口的机油压力维持在适当压力,避免因润滑系统油压过大损坏油压表、油管、密封件等油道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发动机
技术介绍
润滑系统中机油泵的作用:机油泵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现有发动机广泛采用齿轮式和转子式机油泵.齿轮式油泵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泵油压力高,转子泵转子形体复杂,多用粉末冶金压制.这种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的有点,然而,现有机油泵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发动机在低转速情况下维持适当的机油压力,通常机油泵的流量选取比较大,当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往往导致机油压力过高,出现损坏油压表、油管、密封件等油道附件的情况。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在润滑系统油压过高时,能够自动溢流限压,以保护油路附件免收破坏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润滑系统油压过高时,能够自动溢流限压,以保护油压表、油管、密封件等油路附件免受破坏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发动机。本技术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限压阀、设置于发动机内的润滑油道和连通于机油泵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泄压油道,所述限压阀设置于泄压油道中用于控制机油泵出口油压,本技术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当机油泵出油口油压过高时,限压阀内的球阀或柱塞克服弹簧弹力被顶开,一部分机油通过泄压油道流回机油泵进口,起到泄压作用,使机油泵出油口的机油压力维持在适当压力范围,避免因润滑系统油压过大损坏油压表、油管、密封件等油道附件;进一步,所述润滑油道包括与机油泵出油口连通的主油道以及与所述主油道连通的曲轴油道、凸轮轴油道和变速器油道,机油泵提供的机油通过主油道分别流入曲轴油道、凸轮轴油道和变速器油道内,曲轴油道设置于曲轴的主轴颈和曲柄轴颈内并将机油引入曲轴主轴承和连杆大头孔处,凸轮轴油道沿轴向设置于凸轮轴内并由支流道将机油引导于凸轮摩擦副位置,变速器油道设置于变速器主动轴和从动轴内用于将机油引流至轴承等摩擦副位置;本技术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上游的机油滤清器,机油在进入曲轴油道、凸轮轴油道和变速器油道前,先流入机油滤清器进行过滤,去除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保护发动机;进一步,所述机油泵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油泵组件,所述限压阀设置于壳体内,这种布置方式将限压阀直接集成于机油泵壳体内,使二者共用一个壳体,可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大幅度简化了机油泵总成的结构;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限压阀的限压阀安装腔,所述限压阀安装腔与机油泵壳体内吸油腔连通,所述限压阀的出油口位于限压阀安装腔内;因此,限压阀可直接集成于机油泵壳体内,使二者共用一个壳体,可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大幅度简化了机油泵总成的结构,发动机装配时,机油泵与限压阀可一同安装于发动机缸体,因此,本机油泵总成能够简化发动机装配工艺,节约发动机制造成本,当机油泵出油压力过高时,通过限压阀的一部分机油直接进入限压阀安装腔后直接被吸入机油泵吸油腔内,这种结构将限压阀安装腔作为限压阀出油口与机油泵进油口之间的油路,简化了泄压油道的构造,缩短泄压油道的长度,减小发动机能量损失;进一步,所述限压阀包括阀体、柱塞和弹顶于阀体和柱塞之间的弹簧,即弹簧设置于阀体和柱塞之间且弹簧两端分别作用于阀体和柱塞,所述限压阀的进油端设置于阀体一端,限压阀的出油口设置于阀体侧壁并通过柱塞封闭;当机油泵出油口油压过高时,柱塞克服弹簧弹性力下行,使出油口打开进行泄压;进一步,所述油泵组件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转子以及与转子传动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箱体配合,转轴另一端伸出机油泵壳体外并传动配合设置有驱动轮;发动机箱体内相应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的轴孔,通过转轴与轴孔的配合,将机油泵安装与发动机箱体,驱动轮用于与发动机曲轴传动配合,以驱动机油泵工作供油;进一步,所述限压阀的阀体为圆柱形且阀体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这种布置方式较为紧凑,便于将限压阀以及泵油组件安装于同一个机油泵壳体内;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设置于该发动机内,发动机润滑油路中的一部分机油通过泄压油道流回机油泵进口,起到泄压作用,使机油泵出油口的机油压力维持在适当压力,避免因润滑系统油压过大损坏油压表、油管、密封件等油道附件,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当机油泵出油口油压过高时,限压阀内的球阀或柱塞克服弹簧弹力被顶开,一部分机油通过泄压油道流回机油泵进口,起到泄压作用,使机油泵出油口的机油压力维持在适当压力范围,避免因润滑系统油压过大损坏油压表、油管、密封件等油道附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油泵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油泵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3和限压阀2、设置于发动机内的润滑油道和连通于机油泵进3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泄压油道1,所述限压阀设置于泄压油道中用于控制机油泵出口油压;当机油泵3出油口油压过高时,限压阀2内的球阀或柱塞9克服弹簧6弹力被顶开,一部分机油通过泄压油道1流回机油泵3进口,起到泄压作用,使机油泵3出油口的机油压力维持在适当压力,避免因润滑系统油压过大损坏油压表、油管、密封件等油道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油道包括与机油泵3出油口连通的主油道14以及与所述主油道14连通的曲轴油道15、凸轮轴油道16和变速器油道17,机油泵3提供的机油通过主油道14分别流入曲轴油道15、凸轮轴油道16和变速器油道17内,曲轴油道15设置于曲轴的主轴颈和曲柄轴颈内并将机油引入曲轴主轴承和连杆大头孔处,凸轮轴油道16沿轴向设置于凸轮轴内并由支流道将机油引导于凸轮摩擦副位置,变速器油道17设置于变速器主动轴和从动轴内用于将机油引流至轴承等摩擦副位置;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油道14上游的机油滤清器13,机油在进入曲轴油道15、凸轮轴油道16和变速器油道17前,先流入机油滤清器13进行过滤,去除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保护发动机。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3包括机油泵壳体5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油泵、限压阀、设置于发动机内的润滑油道和连通于机油泵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泄压油道,所述限压阀设置于泄压油道中用于控制机油泵出口油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油泵、限压阀、设置于发动机内的润滑油道和连通于机油泵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泄压油道,所述限压阀设置于泄压油道中用于控制机油泵出口油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道包括与机油泵出油口连通的主油道以及与所述主油道连通的曲轴油道、凸轮轴油道和变速器油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油道上游的机油滤清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油泵组件,所述限压阀设置于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限压阀的限压阀安装腔,所述限压阀安装腔与机油泵壳体内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发碧阳远贵胡义强杨生华梁辉陈翔周良兵王桂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