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838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按照润滑油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机油泵,发动机箱体上设有一用于安装和拆卸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功能孔,功能孔通过一压盖密封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同一个功能孔即可完成对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安装、拆卸、清洗和更换,大大提高发动机过滤器的维护效率,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并且,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均位于机油泵前,能够保证泵前的过滤精度,从而保护机油泵本身不被非正常损坏,降低使用成本。降低使用成本。降低使用成本。

Lubrication system and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利用热能提供高速转动输出的机械,在各个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往复运动转化为转动,从而输出动力;因此,具有较多的运动副需要润滑,则润滑系统是其必不可少的附属系统。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油泵动力形成系统循环,完成各个相对运动部位的润滑;由于运转副会有磨损,因而也会产生杂质,从而在循环过程中需要过滤。
[0003]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较多的采用两级过滤机油中的杂质,第一级为粗滤网,过滤机油中颗粒较大的杂质;第二级为纸质精滤器,过滤机油中直径较小的颗粒杂质。在结构上,一般把第一级粗滤网布置在机油泵之前,第二级纸质精滤器布置在机油泵之后。这种布置结构存在这种情况,第一级粗滤网无法过滤机油中直径较小的金属颗粒,如齿轮点蚀产生的铁屑颗粒或其他运动副初期磨损产生的颗粒,导致这些颗粒进入机油泵中,颗粒直径远大于机油泵内外转子配合间隙,导致机油泵内外转子出现挤压金属颗粒产生凹坑,严重的会导致机油泵卡滞甚至损坏,进一步导致发动机损坏。
[0004]粗滤网和精滤器的安装位置并没有特殊设定,二者的维护(安装、拆卸、清洗、更换等)也分步进行,降低了维护的工作效率;特别是粗滤器,一般安装在箱体内部,清洁维护则需要拆装较多的部件,使得工作周期较长,工作量较大;精滤器安装在箱体侧,占用较大的空间,对箱体的体积以及外观均有不利影响。
[0005]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润滑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能够保证泵前的过滤精度,从而保护机油泵本身不被非正常损坏,并且,粗滤器和精滤器维护也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系统及发动机,润滑系统用于发动机后,能够保证泵前的过滤精度,从而保护机油泵本身不被非正常损坏,并且,粗滤器和精滤器维护也较为方便。
[0007]本技术提供的润滑系统,包括按照润滑油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机油泵,发动机箱体上设有一用于安装和拆卸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功能孔,所述功能孔通过一压盖密封封闭;在机油泵前设置两级过滤,能有效去除较细的磨屑等杂质,利于保护机油泵;同时,采用一个功能孔(用于安装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相关操作)即能完成两级过滤器的维护工作,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压盖密封封闭的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何形成密封的机械方式,形成可拆卸式固定密封即可;如图所示,发动机箱体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以及机油泵均安装在右箱体,在此不再赘述。
[0008]进一步,所述功能孔开设于发动机箱体的油底壳的底部,所述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相邻设置于所述油底壳;功能孔开设于油底壳底部,充分利用油底壳的空间安装两个过滤器,可尽量减少由于过滤器的安装导致的箱体外部体积增大,避免对外观的不利影响。
[0009]进一步,所述一级过滤器为由滤网构成的粗滤器,所述二级过滤器为精滤器,所述粗滤器的过滤平面位于立面且面向精滤器,所述精滤器的轴线位于立面;整体上粗滤器和精滤器竖直设置,且粗滤器的过滤平面(粗滤网所在的平面)面向精滤器,在结构上占用横向空间较少,可在开设有限大的功能孔的前提下即可完成对两个过滤器的维护,不会对箱体的整体强度造成大的影响;在润滑油流程上可大大缩短,从而提高循环效率;同时,竖直设立的粗滤器和精滤器可利用重力将杂质进一步沉积到底部,进一步避免杂质向上进入机油泵,提高循环的机油品质。
[0010]进一步,所述油底壳向上设有一精滤器安装腔,所述精滤器通过压盖压合安装在所述精滤器安装腔内;精滤器安装腔向上设置,较好的充分利用了油底壳的空间,避免安装位置外扩,保证了箱体结构的紧凑性;如图所示,精滤器安装腔由发动机箱体一体成形形成,设有必要的润滑油进出口,并同时约束润滑油按照精滤器的路线流动,在不需要润滑油流动的位置形成有效密封,在此不再赘述。
[0011]进一步,所述精滤器安装腔靠近所述粗滤器的一侧形成供粗滤器滤后润滑油流入的润滑油入口,精滤器安装腔顶部设有与精滤器滤后出油位置连通的润滑油出口,所述润滑油出口通过一油道连通于机油泵进口;所述机油泵位于所述油道的进油位置所在水平面的上部;整体上润滑油由粗滤器到精滤器出口的流程较短,过滤效率较高;在箱体内开设有必要的油道用于引导润滑油流向机油泵,属于现有设计,在此不再赘述;油道的进油位置(即如图所示的所述润滑油出口与油道连通处)所在的水平面位于机油泵下部,进一步保证了杂质在重力下形成的沉积,避免进入机油泵。
[0012]进一步,所述压盖内侧形成一向上凸起的弹簧座,一压紧弹簧外套于弹簧座且压盖通过压紧弹簧将精滤器压合在所述精滤器安装腔内;该结构保证了弹簧安装的稳定性以及对精滤器施加的压力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安装的密封效果,避免精滤器的进油和出油形成有害混合。
[0013]进一步,所述精滤器的底座上形成一用于容纳压紧弹簧的凹陷,如图所示,精滤器的底座指的是精滤器外筒的底板,底板上形成向上的凹陷,该凹陷用于容纳压紧弹簧的上端,进一步保证了弹簧的工作稳定性,避免发生不均衡压力。
[0014]进一步,所述安装腔的顶部形成向下的凸台,如图所示,凸台一体成形形成于安装腔的顶部,所述润滑油出口开设在所述凸台,润滑油出口为一上下的竖直通道,所述油道位于精滤器安装腔的顶部的上侧,与润滑油出口相通;所述凸台插入精滤器的顶部形成的座孔形成定位且使润滑油出口连通于精滤器的滤后出油位置;如图所示,座孔直接连通精滤器的滤芯内部(精滤器的滤后出油位置)凸台插入座孔形成对精滤器横向的有效定位,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出油孔与精滤器过滤前的润滑油相混合。
[0015]进一步,所述座孔形成于一轴套结构,所述轴套结构固定于精滤器的顶部;轴套结构使得座孔具有相对较长的孔段,与凸台配合后可增加配合强度,保证定位以及密封效果;精滤器的顶部指的是精滤器外筒的顶板,增加一轴套结构有利于增加顶板的强度,特别是
增加顶板与所述凸台的配合强度。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采用所述的润滑系统。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润滑系统及发动机,采用同一个功能孔即可完成对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安装、拆卸、清洗和更换,大大提高发动机过滤器的维护效率,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并且,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均位于机油泵前,能够保证泵前的过滤精度,从而保护机油泵本身不被非正常损坏,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润滑系统,包括按照润滑油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机油泵5,发动机箱体上设有一用于安装和拆卸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润滑油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机油泵,发动机箱体上设有一用于安装和拆卸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功能孔,所述功能孔通过一压盖密封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孔开设于发动机箱体的油底壳的底部,所述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相邻设置于所述油底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器为由滤网构成的粗滤器,所述二级过滤器为精滤器,所述粗滤器的过滤平面位于立面且面向精滤器,所述精滤器的轴线位于立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向上设有一精滤器安装腔,所述精滤器通过压盖压合安装在所述精滤器安装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滤器安装腔靠近所述粗滤器的一侧形成供粗滤器滤后润滑油流入的润滑油入口,精滤器安装腔顶部设有与精滤器滤后出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义强陈小莉柳何华张露林夏海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