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9940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点是:收集背、腹通体白色的纯野生仿刺参个体,移至养殖池塘中单独隔离暂养保存;4月下旬开始筛选出选育基础群体,进行人工催产、孵化和选育;当有30%的浮游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白色波纹板框作附着基;定期换水、投放饲料,记录幼参体色及生长发育情况,并筛选淘汰差的个体,根据刺参体色变化的拟色原理,培育全过程均在白色养殖池中进行;选育的F1代白刺参作为亲本分别自交和与保存的基础群体杂交,形成F2子代,F2子代的选育技术工艺与培育条件同F1代。经过经3次高强度标准化选育,获得F3代纯白色刺参新品系,选留率为90%以上,且生长速度与抗逆性状与原种刺参无显著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养殖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2003年以来,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仿刺参养殖规模飞速拓展,形成了继藻、贝、虾、鱼之后的“第五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现已成为我国单品种养殖产值最高的海水养殖主导产业,全国现有仿刺参养殖面积约214945公顷,年产量193705吨,年产值达350亿元以上。仿刺参又称灰刺参、灰参、海鼠,也就是人们俗语中的刺参,其体色随生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多呈黄色、褐色、青色,通体白色的仿刺参俗称白玉参,在自然界十分罕见,大约20多万只海参中才可能出现一只。目前,在仿刺参遗传育种方面,世界上仅有我国以选择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研究,选育的目标性状主要为快速生长、耐低盐、耐高温、抗病等生长相关的数量性状,针对表观与体色等质量性状的选育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2009年和2010年,东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利用白刺参亲参进行了人工繁育,获得白刺参稚参2000多万头,但其中体色偏黄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背、腹通体白色的纯野生仿刺参个体,移至养殖池塘中单独隔离暂养保存,暂养池水保持pH值7.8~8.5、溶解氧5mg/L以上、温度16℃以内、盐度28~34,暂养前期每日按刺参体重1%~3%的量投喂配合饲料,至催产前4~6天停止;(2)每年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筛选个体重20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个体作为选育基础群体置于室内水泥池中暂养育肥,待性腺成熟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产卵水温21~23℃,当镜检每个卵子周围有1~2个精子时及将雄参取出,采卵密度达到7~10个/ml后将所有种参取出,并将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背、腹通体白色的纯野生仿刺参个体,移至养殖池塘中单独隔离暂养保存,暂
养池水保持pH值7.8~8.5、溶解氧5mg/L以上、温度16℃以内、盐度28~34,暂养前期每日按
刺参体重1%~3%的量投喂配合饲料,至催产前4~6天停止;
(2)每年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筛选个体重20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个体
作为选育基础群体置于室内水泥池中暂养育肥,待性腺成熟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
进行人工催产,产卵水温21~23℃,当镜检每个卵子周围有1~2个精子时及将雄参取出,采
卵密度达到7~10个/ml后将所有种参取出,并将池水温度升至22~24℃进行孵化,孵化期
间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
(3)孵化至小耳幼体时用拖选法进行选育,按0.24~0.26个/ml的密度布置到水温22~
23℃的水泥池中培育,根据刺参体色变化的拟色原理,水泥池四壁及池底均贴装白色瓷砖
或刷白漆营造白色环境,投喂以角毛藻、盐藻为主,搭配投喂酵母粉,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万
cell/ml、中耳幼体2万cell/ml、大耳幼体3万cell/ml,换水量为小耳幼体1/4、中耳幼体1/
3、大耳幼体1/2;
(4)当至少有30%的浮游幼体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投放消毒处理好的白色波纹板框做附
着基,附着基平铺于池底,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炜李成林赵斌韩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