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211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包括:缸体、多个框架和多个网兜,缸体内部形成有圆柱形或圆台形的内腔,框架位于缸体内部,框架以内腔的轴线为中心做圆周均匀分布,网兜位于框架内部,网兜与框架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个框架悬挂在缸体内壁上,同时将网兜罩于框架内,能够在养殖过程中随时将网兜提起,对生物进行收集和取样,解决了水桶养殖时生物收集不全或会随水流流出的问题;将多组样品在同一缸体内同时养殖,节省了养殖空间,解决了水桶养殖时操作繁琐的问题;多组平行样共用同一个完全一致的养殖环境进行试验,防止了多个平行样因温度、溶解氧、饵料密度等不同养殖环境而产生的误差,有利于平行对照试验的进行。进行。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实验领域,尤其是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小型水生生物在实验时都是简单的放在多个体积较小水桶中进行养殖,或者是放在一个体积较大的内部形成有隔板的水桶中养殖。使用多个小水桶养殖,不能控制每个水桶中的变量相同;使用较大的水桶,不能灵活地调整隔板从而改变实验组的数量。同时以上两种方式都存在水桶内的水生生物收集不全的问题。
[0003]同时,在水生生物养殖中也会存在变量不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解决了水桶养殖时生物收集不全或会随水流流出的问题,解决了水桶养殖时多个平行需要多次投喂饵料、多次换水等操作繁琐的问题,解决了水桶养殖不能控制变量的问题,解决了不能改变实验组的数量的问题。
[0005]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包括:缸体、多个框架和多个网兜,所述缸体内部形成有圆柱形或圆台形的内腔,所述框架位于缸体内部,所述框架以内腔的轴线为中心做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网兜位于框架内部,所述网兜与框架可拆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为棱柱或棱台,所述框架由位于其棱上的柱体或管体焊接而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之间存在空隙,所述框架与缸体内壁之间存在空隙;一个缸体内部的框架的数量为6个。
[0008]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为上底面面积大于下底面面积的棱台,所述框架为四棱台。
[0009]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形的挂钩,所述挂钩钩挂在缸体侧壁上方。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管和支架,所述缸体下方与多个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缸体下方与排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所述排水管与内腔相连通。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扣,所述安全扣穿过网兜的网孔并套装在框架的棱的外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缸体为透明材料制成。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柱、鼓风机、出气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固定柱位于缸体中心,所述固定柱与排水管固定连接且相连通,所述固定柱顶面伸出缸体的内腔,所述固定柱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固定柱顶面形成有多个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固定柱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鼓风机位于第一隔板上方并与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所述鼓风机的出气口与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的固定柱侧壁上形成有出气孔,所述第四隔板下方的固定柱侧
壁上形成有排水口。
[0014]进一步地,所述缸体的侧壁上方形成有法兰。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1.该申请将多个框架悬挂在缸体内壁上,同时将网兜罩于框架内,能够在养殖过程中随时将网兜提起,对生物进行收集和取样,解决了水桶养殖时生物收集不全或会随水流流出的问题;
[0017]2.该申请能够将多组样品在同一缸体内同时养殖,既节省了养殖空间和试验成本,又解决了水桶养殖时多个平行需要多次投喂饵料、多次换水等操作繁琐的问题;
[0018]3.该申请能够实现多组平行样共用同一个完全一致的养殖环境进行试验,防止了多个平行样因温度、溶解氧、饵料密度等不同养殖环境而产生的误差,有利于平行对照试验的进行;
[0019]4.本申请可以调整缸体内框架和网兜的数量,从而灵活改变实验组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1]图1: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本技术的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本技术的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到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包括:缸体1、多个框架2和多个网兜3,所述缸体1内部形成有圆柱形或圆台形的内腔,所述框架2位于缸体1内部,所述框架2以内腔的轴线为中心做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网兜3位于框架2内部,所述网兜3与框架2可拆卸连接。框架2相互独立,易于更换和维护,解决了一体式框架生锈腐蚀后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
[0032]进一步地,所述框架2为棱柱或棱台,所述框架2由位于其棱上的柱体或管体焊接而成。
[0033]进一步地,所述框架2之间存在空隙,所述框架2与缸体1内壁之间存在空隙;一个缸体1内部的框架2的数量为6个。框架2与框架2之间、框架2与玻璃制成的缸体1内壁之间均留有空间缝隙,解决了养殖过程中网兜3之间容易碰撞摩擦磨损,致使生物流出的问题。
[0034]进一步地,所述框架2为上底面面积大于下底面面积的棱台,所述框架2为四棱台。框架2采用上宽下窄的样式设计,能够方便在使用过程中观察网兜3中生物的生长状态,同时易于网兜3的取出,解决了网兜3从框架2中取出时容易磨损导致生物流出的问题。
[0035]进一步地,所述框架2上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形的挂钩21,所述挂钩21钩挂在缸体1侧壁上方。
[0036]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管5和支架12,所述缸体1下方与多个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缸体1下方与排水管5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5上安装有排水阀5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多个框架(2)和多个网兜(3),所述缸体(1)内部形成有圆柱形或圆台形的内腔,所述框架(2)位于缸体(1)内部,所述框架(2)以内腔的轴线为中心做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网兜(3)位于框架(2)内部,所述网兜(3)与框架(2)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为棱柱或棱台,所述框架(2)由位于其棱上的柱体或管体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之间存在空隙,所述框架(2)与缸体(1)内壁之间存在空隙;一个缸体(1)内部的框架(2)的数量为6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为上底面面积大于下底面面积的棱台,所述框架(2)为四棱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上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形的挂钩(21),所述挂钩(21)钩挂在缸体(1)侧壁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5)和支架(12),所述缸体(1)下方与多个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缸体(1)下方与排水管(5)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5)上安装有排水阀(51),所述排水管(5)与内腔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养殖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姜晓东刘洪军王淑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