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0378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养殖设施包括若干网箱,其特点是:所述的若干网箱包括小、中、大规格养殖网箱,分别养殖小、中、大规格的参苗,小、中、大规格养殖网箱按小规格养殖网箱数量<中规格养殖网箱数量<大规格养殖网箱数量的比例配置连接形成养殖单元,各养殖单元连接后在海底打桩固定。每年3—5月份分别以指定密度投放小、中、大规格的仿刺参苗种进行养殖,并保证每一级养成均能为下一级提供充足的参苗;随后继续补充投放小规格参苗,以此循环达到生态高效的连续生产。养殖设施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参苗生长速度加快,参苗成活率大幅提高,操作管理方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海水养殖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及养殖 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及海岸带综合开发利用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陆基海水 养殖面积日趋缩减,开拓浅海养殖空间已成为未来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 刺参养殖方式在北方多W陆基池塘和工厂化养殖为主,在我国南方的福建、江苏等地则W 近岸浮俊吊笼养殖为主,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设施及生产成本投入高、养殖不规范、工艺复 杂、管理不便等弊端,如遇高溫、讯期、冰封等极端天气发生,极易造成大规模减产甚至绝 产,产品品质也与野生或底播增殖产品有较大差异。 浅海网箱养殖是指在近海水深较浅的开放性海区设置专用网箱设施进行养殖的 一种模式,多用于鱼类养殖,利用浅海网箱养殖进行仿刺参养殖尚未有成熟的技术。目前, 浅海网箱养殖的网箱多W金属、塑料、竹木等材料为框架,合成纤维网片为网身装配而成, 各网箱联排设置,并采取一次性投放5-12克/头的苗种、轮收轮补的方式进行粗放养殖,此 方法成本高、操作管理不便、参苗生长缓慢、养殖效果较差,因而一直未能规模化推广应用。 为此,如何根据刺参生长特性、海区环境特点W及网箱养殖相关技术参数,结合仿 刺参产品规格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确定养殖网箱设置方式与适宜的放苗规格、比例、密度、 时机等关键技术参数,设计出,运是目前本 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所述问题,提供一种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 及养殖方法,养殖设施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参苗生长速度加快,参苗成活 率大幅提高,操作管理方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 包括若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网箱包括小、中、大规格养殖网箱,分别养殖小、中、 大规格的参苗,所述小、中、大规格养殖网箱按一定比例配置并相互连接作为一个养殖单 元,每一养殖单元中的小规格养殖网箱数量小于中规格养殖网箱数量,中规格养殖网箱数 量小于大规格养殖网箱数量,各养殖单元连接后在海底打粧固定,所述小规格养殖网箱W 吊挂聚乙締网片作为附着基,所述中、大规格养殖网箱W养殖网笼作为附着基。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小、中、大规格养殖网箱按1:2-4:7-9的比例配置并 相互连接作为一个养殖单元。[000引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网箱的网衣为纯聚乙締材料制成,框架 由圆木构成,规格为4-6m X 4-6m X 2-4m,所述养殖网箱底部的四角分别用100-140股聚乙締 绳绑系15~20kg的50-70目聚乙締沙袋,W防网箱受海流影响变形,所述养殖单元连接后在 海底打固定粧,通过固定缆绳连接固定。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网箱的上层四边固定30cm~40cm的操作 走道,所述操作走道底面固定使整个养殖网箱上浮的浮子。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网箱上加盖6针W上的加密遮阳网。 -种上述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 选择气候溫和湿润、水溫适宜,水质及生态环境良好的内湾海区,布设所述若干网 箱; (2) 每年3-5月份分别W指定密度投放小(l-2g/头)、中巧-IOg/头)、大(25g/头W上) 规格的仿刺参苗种进行养殖,并保证每一级养成均能为下一级提供充足的参苗; (3) 每个养殖网箱配备2套聚乙締网衣,养殖期间根据附着物多少及养殖水体流通情况 按时用长杆毛刷和高压水枪清理四壁附着物,每30-45天彻底更换一次网衣,并按养殖参 苗体长的1/20~1/25标准及时调整网目大小。 (4)海水溫度8°C~16°C时需进行投喂W加快参苗生长,饲料是W海藻粉、海泥、粘 合剂、芽抱菌为主要原料的颗粒状或片状饲料,投喂量为参苗体重的2%~5%,并根据摄食情 况进行调整。 (5)养殖期间按时查看网箱的安全状况,检查网箱是否牢固、破损或存在安全隐 患,发现有蟹类、邮类、杂鱼敌害随时清除,同时观察参苗的摄食与生长状态,及时取出发生 异常的个体并采取相应措施。 (6)养殖进入正常循环后,第一巷养殖为每年3月中旬投放小规格参苗,5月中旬即 可移至中规格参苗养殖网箱,7月中旬可移至大规格参苗养殖网箱,度夏后至10月中旬即可 收获商品参;第二巷养殖为每年5月中旬补充投放小规格参苗,至7月中旬可移至中规格参 苗养殖网箱,度夏后10月中旬可移至大规格参苗养殖网箱,越冬后翌年3月中旬即可收获商 品参;第=巷为7月中旬补充投放小规格参苗,10月中旬可移至中规格参苗养殖网箱,越冬 后翌年3月中旬可移至大规格参苗养殖网箱,至5月中旬即可收获商品参;随后继续补充投 放小规格参苗,W此循环达到生态化的连续生产,整个养殖周期无网箱空置时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1)中,所述内湾海区养殖水域距岸边l-3km,水 流平缓,水深均为5~7m,底质为硬泥沙底和岩礁底,浮游动、植物生物量高,无赤潮类生态 异常现象发生,分布有较丰富的底栖经济贝类和少量刺参、海胆类海珍品及鱼邮蟹游泳动 物。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3)中,小规格参苗更换聚乙締网衣时, 仅需将新网衣从原网衣下方套上再将原网衣取出即可;所述中、大规格参苗更换聚乙締网 衣时,先将新旧网衣并排系于一个俊架上,倒完苗种和附着基后将旧网衣取出即可;更换后 的聚乙締网衣置于操作走道上自然晒干,将附着物晒干或风干粉碎后即可作为仿刺参巧料 来充分利用,粉碎的附着物中含有丰富的海泥和有机质碎屑,是仿刺参喜食的优质天然巧 料。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当光照强烈或海水透明度大于Im时,至少在所述 小规格参苗养殖网箱上加盖6针W上的加密遮阳网。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I)本专利技术的设施利用率大幅提高。采用的吊挂网片、底设2~3层养殖笼做附着基,可 较传统的吊笼和无附着基养殖为仿刺参提供更大更安全的隐蔽栖息环境,增加仿刺参喜食 的优质海泥、有机质、底栖娃藻等的附着空间,有效养殖空间由原来的不足30%提升到50%- 80%,养殖单产可增加30%-60%。此外,本专利技术方法还可实现S组养殖规格网箱的接力式连 续生产,大幅缩短了传统养殖模式中全部售完苗或商品参后的空箱时间。 (2)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本专利技术确定的网箱规格、排列设置方式W及附着基设置等 关键技术与管理措施,可实现使1-2人即可完成原来需要3-4人才能完成的网箱更换工作, 降低了日常管理中的用工人数量和劳动强度。此外,浅海网箱养殖无需水、电等其他能源消 耗等费用,成本可较工厂化养殖降低1/2-2/3,效益提升50%W上。 (3)养殖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通过对参苗规格、放养密度的量化控制,可促进其均 衡、快速生长,避免老头苗的形成,加之对网箱规格、网衣处理等工艺的优化,使养殖仿刺参 的生长环境与天然巧料来源得到明显改善。本专利技术方法较原工艺养殖生长速度可提高15% W上,大规格参苗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商品规格,中、小规格参苗经6-10个月的养殖 即可达到商品规格。 (4)参苗成活率大幅提高。本专利技术方法可实现布苗、筛苗、换箱、收获等日常管理的 全部现场带水操作,杜绝了传统网箱养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CN105660494.html" title="一种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海网箱仿刺参循环养殖设施,包括若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网箱包括小、中、大规格养殖网箱,分别养殖小、中、大规格的参苗,所述小、中、大规格养殖网箱按一定比例配置并相互连接作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一养殖单元中的小规格养殖网箱数量小于中规格养殖网箱数量,中规格养殖网箱数量小于大规格养殖网箱数量,各养殖单元连接后在海底打桩固定,所述小规格养殖网箱以吊挂聚乙烯网片作为附着基,所述中、大规格养殖网箱以养殖网笼作为附着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林胡炜赵斌韩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