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修复用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经常遇到重建或再生因病或由于外伤造成的骨缺损情况,需要大量的骨缺损修复材料。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是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但是存在来源不足、供骨区并发症、移植排异反应、疾病传播及融合时间较长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因而需要研究和开发新型人造骨修复材料以满足临床上的大量需求。目前研究最多的骨修复材料是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Ca10(PO4)6(OH)2,简称HA)。HA生物陶瓷材料因具有与人体骨骼晶体成分和结构基本一致,生物相容性、界面活性及骨传导性均优于各类医用合金、橡胶及其它高分子材料,并且能够与骨直接形成键性结合等优点,成为当前临床上人造生物骨修复材料的理想选择之一。生物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临床上需要的骨缺损修复材料不仅要具有合适的力学性能,还希望具有与人体骨组织相似的互连多孔结构。互连多孔的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修复用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按羟基磷灰石25%~50%、碳酸氢铵75%~50%的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羟基磷灰石粉末和碳酸氢铵粉末,混合均匀后得到羟基磷灰石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粉末;(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末放入定制不锈钢模具中,冷压成型后退模得到块体压坯;(3)将步骤(2)得到的块体压坯装入柱形石墨模具中,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系统真空抽至6~8 Pa后进行烧结,以100~15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00~900℃的烧结温度后保温5~8 min,烧结过程中持续抽真空使得碳酸氢铵完全分解挥发后再随炉自然冷却至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修复用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
骤:
(1)按羟基磷灰石25%~50%、碳酸氢铵75%~50%的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羟基磷灰石粉
末和碳酸氢铵粉末,混合均匀后得到羟基磷灰石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粉末;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末放入定制不锈钢模具中,冷压成型后退模得到块体压
坯;
(3)将步骤(2)得到的块体压坯装入柱形石墨模具中,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系统
真空抽至6~8Pa后进行烧结,以100~15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00~900℃的烧结温度
后保温5~8min,烧结过程中持续抽真空使得碳酸氢铵完全分解挥发后再随炉自然冷却至
室温,退模即得到骨修复用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用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中羟基磷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增东,张玉勤,张磊,秦利波,罗丽琳,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