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363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包括:用于连接双叉臂的上摆臂的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三支架单元,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总成的第二支架单元,用于与车身连接的支架底板,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架单元沿支架底板纵向依次固定于支架底板的第一平面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支架,在安装时,只需将一体结构的安装支架安装到车身上,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车辆中,需要三个相互独立的安装支架来安装双叉臂的上摆臂与减震器支柱总成,如图1所示,支架31与支架33用于将上摆臂34固定在车身35上,支架32用于将减震器支柱总成36固定在车身35上。支架32通过两条焊缝37焊接到车身35上,支架31和支架33均通过设置在两侧的四颗安装螺栓38与车身35固定。支架31、支架32、支架33的结构如图2a~c所示,支架31和支架33的两侧均设置有放置安装螺栓的孔,支架32的两侧有两条焊缝。在制造此三个支架时,针对每一个支架,需要分别开磨具进行制造,由于磨具数量比较多,导致开发所需要的费用比较高,整体成本比较高,同时,在安装此三个支架时,需要分别安装各个支架,且安装螺栓数量较多,导致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装支架,用于提高安装效率。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用于连接双叉臂的上摆臂的第一支架单元1和第三支架单元2,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总成的第二支架单元3,用于与车身连接的支架底板4;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沿所述支架底板4纵向依次固定于所述支架底板4的第一平面5上。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均向所述支架底板4的纵向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的倾斜角度与所述上摆臂的固定位置相配,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伸出所述支架底板4的距离与所述上摆臂相配,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减震器支柱总成的固定位置相配,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伸出所述支架底板4的距离与所述支柱总成相配。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包括第一支架板6、第二支架板7和第一加强板8;所述第一支架板6和所述第二支架板7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加强板8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板6与所述第二支架板7之间,形成H型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包括第三支架板9、第四支架板10和第二加强板11;所述第三支架板9和所述第四支架板10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加强板11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架板9与所述第四支架板10之间,形成H型的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包括第五支架板12和第六支架板13;所述第五支架板12和所述第六支架板13相互平行。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还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固定于所述第五支架板12与所述第六支架板13之间,形成H型的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可选的,所述支架底板4的所述第一平面5上设置有第四加强板14;所述第四加强板14穿过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所述第四加强板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相连接。可选的,所述支架底板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15,以配合紧固件与车身固连。可选的,所述支架底板4与所述第一平面5相对的第二平面16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装配间隙的凸起17,所述凸起17与所述通孔15相错设置。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铸造一体成型。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的材质为钢。通过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安装支架,包括用于连接双叉臂的上摆臂的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三支架单元,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总成的第二支架单元,用于与车身连接的支架底板,在安装时,只需将一体结构的安装支架安装到车身上,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三个安装支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现有技术的支架1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现有技术的支架2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现有技术的支架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安装支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安装支架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用于提高安装效率。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双叉臂的上摆臂的第一支架单元1和第三支架单元2,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总成的第二支架单元3,用于与车身连接的支架底板4;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沿所述支架底板4纵向依次固定于所述支架底板4的第一平面5上。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均向所述支架底板4的纵向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的倾斜角度与所述上摆臂的固定位置相配,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伸出所述支架底板4的距离与所述上摆臂相配,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减震器支柱总成的固定位置相配,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伸出所述支架底板4的距离与所述支柱总成相配。由于在汽车中双叉臂的上摆臂34与减震器支柱总成36的位置固定,所以用于连接上摆臂34的第一支架单元1和第三支架单元2的位置也相对固定,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总成36的第二支架单元3的位置也相对固定,所以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均向所述支架底板4的纵向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的倾斜角度与所述上摆臂34的固定位置相配,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伸出所述支架底板4的距离与所述上摆臂34相配,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减震器支柱总成36的固定位置相配,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伸出所述支架底板4的距离与所述支柱总成36相配,将安装支架70安装在车身上如图4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可以包括第一支架板6、第二支架板7和第一加强板8;所述第一支架板6和所述第二支架板7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加强板8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板6与所述第二支架板7之间,形成H型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在满足安装条件且不妨碍其它零件安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板6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支架板7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都是合理的。为了增加第一支架单元1的强度,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因强度不够而弯折,在所述第一支架板6和所述第二支架板7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板8,形成H型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可以包括第三支架板9、第四支架板10和第二加强板11;所述第三支架板9和所述第四支架板10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加强板11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架板9与所述第四支架板10之间,形成H型的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在满足安装条件且不妨碍其它零件安装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支架板9的长度和所述第四支架板10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都是合理的。为了增加第二支架单元3的强度,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因强度不够而弯折,在所述第三支架板9和所述第四支架板10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板11,形成H型的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具体的,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可以包括第五支架板12和第六支架板13;所述第五支架板12和所述第六支架板13相互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用于连接双叉臂的上摆臂的第一支架单元(1)和第三支架单元(2),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总成的第二支架单元(3),用于与车身连接的支架底板(4);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沿所述支架底板(4)纵向依次固定于所述支架底板(4)的第一平面(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用于连接双叉臂的上摆臂的第一支架单元(1)和第三支架单元(2),用于连接减震器支柱总成的第二支架单元(3),用于与车身连接的支架底板(4);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沿所述支架底板(4)纵向依次固定于所述支架底板(4)的第一平面(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均向所述支架底板(4)的纵向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的倾斜角度与所述上摆臂的固定位置相配,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和所述第三支架单元(2)伸出所述支架底板(4)的距离与所述上摆臂相配,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减震器支柱总成的固定位置相配,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伸出所述支架底板(4)的距离与所述支柱总成相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包括第一支架板(6)、第二支架板(7)和第一加强板(8);所述第一支架板(6)和所述第二支架板(7)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加强板(8)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板(6)与所述第二支架板(7)之间,形成H型的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3)包括第三支架板(9)、第四支架板(10)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邵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