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06998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中,氧化锰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碳缓冲基质中,碳纳米管与碳、氧化锰颗粒紧密接触;其中碳基质的质量分数为10~70﹪,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1~30﹪。该方法是将氧化锰前驱体溶液分散在热固性树脂单体溶剂中,该树脂单体可同时用作碳源;然后引入碳纳米管,通过双键固化后的固体经粉粹、高温煅烧后得到。上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乙烯基树脂单体作为一种非传统溶剂,固化后的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在惰性气氛下裂解,原位成碳,使氧化锰纳米颗粒均匀的分散在生成的碳基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无机材料
,涉及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制备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氧化锰具有质量比容量高、嵌锂电位适中、环境友好、资源丰富、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可替代材料之一。但氧化锰在充放电过程中严重的体积变化造成电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差、寿命短;另外,氧化锰自身本征电导率低的原因使材料表现较差的倍率性能。研究表明,将其纳米化,与导电碳材料杂化、复合,是改善氧化锰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和延长其循环寿命的有效手段。目前见于报道的制备氧化锰基负极材料的方法主要一是制备纳米尺寸的氧化锰材料,如氧化锰纳米颗粒、纳米微球、纳米薄膜等。二是将氧化锰与碳、非金属等材料复合,既可缓冲体积膨胀,又可增强导电性。其中,将氧化锰与碳复合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碳纳米管作为一种良好的导电材料其本身储锂能力有限。因此,如何控制碳纳米管的含量及在材料中的分散成为制备氧化锰/碳/碳纳米管材料的关键。制备所得的氧化锰/碳材料/碳纳米管纳米杂化材料同时具备了碳基质和碳纳米管的优势,从而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在专利技术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中,直径1~30nm的氧化锰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碳缓冲基质中,碳纳米管与碳、氧化锰颗粒紧密接触,发挥碳基质和碳纳米管的协同作用,改善氧化锰负极材料性能。其中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材料中碳基质的质量分数范围为10~70﹪,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范围为1~30﹪,剩余为氧化锰颗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内容是将氧化锰前驱体溶液分散在热固性树脂单体溶剂中,该树脂单体可同时用作碳源。在此基础上,向体系中引入碳纳米管。通过双键固化得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前驱体复合材料的块体固体,粉粹后高温煅烧,球磨后得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纳米粉体。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热固性树脂单体溶剂中,超声1~12小时,得到分散均匀的浆料;其中碳纳米管与热固性树脂单体的质量比为0.05~0.5:1;所述的热固性树脂为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6-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脲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脲烷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氧乙烯醚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乙烯基树脂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碳纳米管直径在1~100nm,长度在0.1~10um;步骤(2).将锰盐溶于有机酸中,加热搅拌,得到澄清的络合溶液;其中锰盐与有机酸的质量比为0.5~5.0:1;所述锰盐为醋酸锰、硝酸锰、氯化锰、溴化锰等锰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酸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搅拌方式为磁力搅拌,磁力搅拌速率为100~500r/min;步骤(3).将步骤(2)络合溶液按照质量比1~5:1注入到步骤(1)浆料后,再加入热引发剂,置于常温下磁力搅拌5~10分钟,混合均匀后注入到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80~150℃热固化,得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前驱体复合固体材料;所述的步骤(2)络合溶液与步骤(1)浆料的质量比为1~5:1;所述的热引发剂为热固性树脂单体和有机酸总质量的0.5~4﹪;所述的热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二乙酰、过氧化二辛酰、过氧化二月桂酰、二异丙苯过氧化物DCP、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叔戊酸叔丁基酯等高温引发剂的一种或多种;步骤(4).将氧化锰/碳/碳纳米管前驱体复合固体材料粉粹,粉粹时间1~5分钟,得到固体颗粒;步骤(5).将上述固体颗粒在600~800℃,惰性气氛下煅烧2~10小时,将所得产物在研钵中研磨1~5分钟,得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固体颗粒;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气氛或氮气气氛;步骤(6).将步骤(5)煅烧得到的粉体进行球磨,得到粒径均匀的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固体颗粒;所述的球磨转速为200~800r/min,共球磨2~15次,每次5~30min,每次冷却5~30min。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乙烯基树脂单体作为一种非传统溶剂,固化后的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在惰性气氛下裂解,原位成碳,使氧化锰纳米颗粒均匀的分散在生成的碳基质中。碳纳米管可均匀地分散或者嵌在材料中,与碳材料和氧化锰形成良好的接触。氧化锰/碳/碳纳米管材料中,纳米尺寸的氧化锰材料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路径;碳作为缓冲基质,缓解多次充放电过程中嵌锂脱锂造成的体积变化,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碳纳米管可有效的增加材料的导电性,改善材料的倍率性能。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易控,无需特殊设备,适合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的SEM图片;图2为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的TEM图片;图3为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循环倍率以及库伦效率曲线;图4为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阻抗数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分析。下面实施例所使用的碳纳米管直径在1~100nm,长度在0.1~10um。实施例1:步骤(1).将0.5kg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1kg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溶剂中,超声1小时,得到分散均匀的浆料;步骤(2).将0.5kg醋酸锰溶于1kg丙烯酸中,加热至40~80℃磁力搅拌,搅拌速率为100r/min,得到澄清的络合溶液;步骤(3).将1.5kg步骤(2)络合溶液注入到1.5kg步骤(1)浆料后,再加入10g热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置于常温下磁力搅拌5分钟,混合均匀后注入到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80℃热固化,得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前驱体复合固体材料;步骤(4).将氧化锰/碳/碳纳米管前驱体复合固体材料粉粹,粉粹时间1分钟,得到固体颗粒;步骤(5).将上述固体颗粒在600℃,氩气惰性气氛下煅烧10小时,将所得产物在研钵中研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氧化锰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碳缓冲基质中,碳纳米管与碳、氧化锰颗粒紧密接触;其中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材料中碳基质的质量分数范围为10~70﹪,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范围为1~30﹪,其余为氧化锰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氧化锰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碳
缓冲基质中,碳纳米管与碳、氧化锰颗粒紧密接触;其中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材料中碳
基质的质量分数范围为10~70﹪,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范围为1~30﹪,其余为氧化锰颗
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氧化锰纳
米粒子的直径为1~30nm。
3.一种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1)、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热固性树脂单体溶剂中,超声1~12小时,得到分散均
匀的浆料;其中碳纳米管与热固性树脂单体的质量比为0.05~0.5:1;
步骤(2)、将锰盐溶于有机酸中,加热搅拌,得到澄清的络合溶液;其中锰盐与有机酸的
质量比为0.5~5.0:1;
步骤(3).将步骤(2)络合溶液按照质量比1~5:1注入到步骤(1)浆料后,再加入热引发
剂,置于常温下磁力搅拌5~10分钟,混合均匀后注入到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80~150℃热
固化,得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前驱体复合固体材料;
所述的步骤(2)络合溶液与步骤(1)浆料的质量比为1~5:1;
所述的热引发剂为热固性树脂单体和有机酸总质量的0.5~4﹪;
步骤(4).将氧化锰/碳/碳纳米管前驱体复合固体材料粉粹,粉粹时间1~5分钟,得到
固体颗粒;
步骤(5).将上述固体颗粒在600~800℃,惰性气氛下煅烧2~10小时,将所得产物在研
钵中研磨1~5分钟,得到氧化锰/碳/碳纳米管负极材料固体颗粒;
步骤(6).将步骤(5)煅烧得到的粉体进行球磨,得到粒径均匀的氧化锰/碳/碳纳米管
负极材料固体颗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氧化锰/碳/碳纳米管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亚军班建珍朱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