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熟设备的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催熟系统。
技术介绍
纳米粒子是由几十个到几百个原子所组成固体微细颗粒,具有非常特别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最为重要的,纳米粒子具有高百分比的表面原子数;并且,由于表面原子数的高百分比,使得纳米粒子的电子结构与一般微粒不同,例如纳米粒子通常同时具有均相(类似液相)与异相(即固相)触媒的优点。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日益蓬勃,纳米触媒的应用亦越发广泛。目前,纳米触媒被归类为以下几种:(1)依颗粒直径定义:颗粒直径小于100纳米粒子可应用作为纳米触媒;(2)依孔洞直径定义:例如,沸石为一种多孔性物质,且其孔洞直径均为纳米级,故沸石亦被视为纳米触媒的一种。纳米触媒主要可分为金属与金属氧化物两种,而金属氧化物本身可做为触媒,也可做为载体使用。进一步地,纳米金属触媒可被分为无载体及有载体两类。由于纳米金属容易聚集,因此可利用硼氢化钠等强的还原剂还原醋酸镍就可制得纳米镍金属(即,无载体纳米金属触媒)。纳米镍金属可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催熟系统,用以加速一特定液体的熟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液体熟成桶,用以容置该特定液体,并且,该液体熟成桶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一安装口与一出液接口;一支架,经由该安装口而设置于该液体熟成桶之内,且该支架内置放有多个纳米金属薄片;其中,该纳米金属薄片的厚度小于200nm,且该纳米金属薄片的大小大于0.1μm2;一滤网,以包覆该支架的方式而设置于该支架之上,其中,该滤网的一过滤面积小于0.1μm2,用以防止该些纳米金属薄片自该支架内溢出;一第一缓冲槽,以其底部外表面连接至该安装口,其中,该第一缓冲槽之中的一第一缓冲空间的底部形成有一通孔;一注液件,安装于该第一缓冲槽之内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14.10.20 TW 1031361761.一种液体催熟系统,用以加速一特定液体的熟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体熟成桶,用以容置该特定液体,并且,该液体熟成桶的顶部与底
部分别设有一安装口与一出液接口;
一支架,经由该安装口而设置于该液体熟成桶之内,且该支架内置放有
多个纳米金属薄片;其中,该纳米金属薄片的厚度小于200nm,且该纳米金属
薄片的大小大于0.1μm2;
一滤网,以包覆该支架的方式而设置于该支架之上,其中,该滤网的一
过滤面积小于0.1μm2,用以防止该些纳米金属薄片自该支架内溢出;
一第一缓冲槽,以其底部外表面连接至该安装口,其中,该第一缓冲槽
之中的一第一缓冲空间的底部形成有一通孔;
一注液件,安装于该第一缓冲槽之内,并包括:
一第二缓冲槽;及
一第一注液管,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自该第二
缓冲槽的底部贯穿该第二缓冲槽,并露出于该第二缓冲槽之内的一第二缓冲空
间;并且,该第二端经由该通孔而与该支架相互连通;再者,该第一端的管壁
上凿设有多个注液孔;
一遮盖,设于该第一缓冲槽之上以遮蔽该第一缓冲空间与该注液件,且
该遮盖具有一操作孔;
一可掀式盖体,设置于该遮盖之上用以遮盖该操作孔,且该可掀式盖体
设有一第二注液管;
一循环泵,藉由一液体循环管路组的一注液管路而连接该第二注液管,
并藉由该液体循环管路组的一出液管路而连接与该出液接口;以及
一气体循环管路组,其一气体输入管穿过该液体熟成桶而连接至该支架的
底端的一管接件,且其一气体输出管设置于该液体熟成桶的一侧,并且该气体
输出管的相对高度高于该特定液体于该液体熟成桶之内的液面高度;
其中,藉由该循环泵的运转,该液体熟成桶内的该特定液体经由该出液接
口与该出液管路而自该液体熟成桶内排出,同时,被排出的特定液体又经由注
液管路与该第二注液管而被注入该第二缓冲槽的该第二缓冲空间内;接着,被
\t注入该第二缓冲空间内的该特定液体通过该些注液孔而注入该支架内部;
其中,一扰动气体藉由该气体输入管与该接口而被充入该支架内部,用以
对该支架内的该特定液体与该多个纳米金属薄片产生一液流扰动,藉此加速该
多个纳米金属薄片对于该特定液体的一催化作用;并且,完成该液流气体扰动
的该扰动气体经由该气体输出管而被排出于该液体熟成桶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催熟系统,其中,该特定液体为下列任一者:
酒、醋或酱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催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该纳米金属薄片
由多纳米金属颗粒所堆叠而成。
技术研发人员:唐上文,陈嘉南,蔡政谕,
申请(专利权)人:京华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