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075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包括上梁、坝体、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第三泄洪栏、定位杆、转动轮、基座和下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和第三泄洪栏成阶梯状设置,防止受到水的冲撞后发生相对滑移,避免对坝堤造成毁坏,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和第三泄洪栏通过转动轮进行旋转,实现对坝体内侧的泄洪栏的控制,具有泄洪作用,同时逐级的打开泄洪栏,避免洪水在开栏的瞬间对坝体造成冲击,具有消能的作用,转动轮对坝体内侧的泄洪栏可进行单独控制,根据不同水位情况下进行泄洪,选择开启适当的泄洪栏,第三泄洪栏底端为倾斜状,使第三泄洪栏与基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便于第三泄洪栏的转动泄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泄洪悬栅结构,具体为一种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属于水利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每年汛期,江、河、湖、泊及水库的水位上涨,形成的洪水对江河沿岸城市的安全造成威胁,为减轻洪水对城市的威胁,需适时向下游泄洪,因此需要泄洪悬栅结构进行泄洪。在河流、入湖河道的泄洪装置中,洪水来临时由于传统的泄洪结构常年泥沙淤积无法及时开启泄洪栏,极易出现洪水漫堤现象,而堤坝一旦发生漫堤,洪水具有很大的冲击力,打开泄洪栏的瞬间对坝体造成较大冲击,将会携带泥沙形成极大的冲击能量冲击堤身而决口,现有的泄洪装置不能够对洪水有消能的作用,坝体经常受到冲击使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决堤,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在旱期也需要对下游的农田进行放水浇灌,传统的泄洪结构往往需要将整个泄洪栏打开,不仅给下游的农田带来大量泥沙,同时也会由于泄洪时的水流速度过快冲毁农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包括上梁、坝体、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第三泄洪栏、定位杆、转动轮、基座和下梁,所述上梁位于该结构顶端,所述上梁与坝体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梁下方设有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和第三泄洪栏,所述坝体设置在该结构的两侧,所述坝体垂直固定在上梁下表面的两端,所述坝体内侧设有第一泄洪栏,所述第一泄洪栏安置在上梁下方,所述第一泄洪栏的两端通过定位杆安装在坝体上,所述第一泄洪栏右下方设有第二泄洪栏,所述第二泄洪栏的一侧与第一泄洪栏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二泄洪栏的另一侧与第三泄洪栏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二泄洪栏的两端通过定位杆安装在坝体上,所述第三泄洪栏位于第二泄洪栏的右下方,所述第三泄洪栏安置在坝体内侧,所述第三泄洪栏的两端通过定位杆安装在坝体上,所述定位杆分别固定在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和第三泄洪栏的两端,所述定位杆上套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安置在坝体内侧,所述转动轮通过定位杆分别与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和第三泄洪栏连接在一起,所述基座固定在坝体底端,所述基座下方设有下梁,所述下梁位于该结构底部。优选的,为了避免洪水对坝堤造成毁坏,所述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和第三泄洪栏成阶梯状设置。优选的,为了实现对坝体内侧的泄洪栏的控制,所述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和第三泄洪栏通过转动轮进行旋转。优选的,为了能够选择开启适当的泄洪栏,所述转动轮对坝体内侧的泄洪栏可进行单独控制。优选的,为了便于第三泄洪栏的转动泄洪,所述第三泄洪栏底端为倾斜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设计合理,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和第三泄洪栏成阶梯状设置,防止受到水的冲撞后发生相对滑移,避免对坝堤造成毁坏,第一泄洪栏、第二泄洪栏和第三泄洪栏通过转动轮进行旋转,实现对坝体内侧的泄洪栏的控制,具有泄洪作用,同时逐级的打开泄洪栏,避免洪水在开栏的瞬间对坝体造成冲击,具有消能的作用,转动轮对坝体内侧的泄洪栏可进行单独控制,根据不同水位情况下进行泄洪,选择开启适当的泄洪栏,第三泄洪栏底端为倾斜状,使第三泄洪栏与基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便于第三泄洪栏的转动泄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泄洪栏示意图;图中:1、上梁,2、坝体,3、第一泄洪栏,4、第二泄洪栏,5、第三泄洪栏,6、定位杆,7、转动轮,8、基座和9、下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包括上梁1、坝体2、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第三泄洪栏5、定位杆6、转动轮7、基座8和下梁9,所述上梁1位于该结构顶端,所述上梁1与坝体2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梁1下方设有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和第三泄洪栏5,所述坝体2设置在该结构的两侧,所述坝体2垂直固定在上梁1下表面的两端,所述坝体2内侧设有第一泄洪栏3,所述第一泄洪栏3安置在上梁1下方,所述第一泄洪栏3的两端通过定位杆6安装在坝体2上,所述第一泄洪栏3右下方设有第二泄洪栏4,所述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和第三泄洪栏5成阶梯状设置,防止受到水的冲撞后发生相对滑移,避免对坝堤造成毁坏,所述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和第三泄洪栏5通过转动轮7进行旋转,实现对坝体2内侧的泄洪栏的控制,具有泄洪作用,同时逐级的打开泄洪栏,避免洪水在开栏的瞬间对坝体2造成冲击,具有消能的作用,所述第二泄洪栏4的一侧与第一泄洪栏3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二泄洪栏4的另一侧与第三泄洪栏5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二泄洪栏4的两端通过定位杆6安装在坝体2上,所述第三泄洪栏5位于第二泄洪栏4的右下方,所述第三泄洪栏5安置在坝体2内侧,所述第三泄洪栏5的两端通过定位杆6安装在坝体2上,所述第三泄洪栏5底端为倾斜状,使第三泄洪栏5与基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便于第三泄洪栏5的转动泄洪,所述定位杆6分别固定在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和第三泄洪栏5的两端,所述定位杆6上套有转动轮7,所述转动轮7安置在坝体2内侧,所述转动轮7通过定位杆6分别与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和第三泄洪栏5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轮7对坝体2内侧的泄洪栏可进行单独控制,根据不同水位情况下进行泄洪,选择开启适当的泄洪栏,所述基座8固定在坝体2底端,所述基座8下方设有下梁9,所述下梁9位于该结构底部。工作过程:在使用该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时,在需要泄洪时,先将第一泄洪栏通过转动轮使之旋转到水平位置,然后再依次将第二泄洪栏与第三泄洪栏旋转至水平位置,使洪水的流速降慢,达到减弱或消除洪水冲击的作用,避免泄洪时水流速度过快对堤坝造成损伤,在对下游农田进行浇灌时,根据水位的高度,选择开启适当的泄洪栏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1)、坝体(2)、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第三泄洪栏(5)、定位杆(6)、转动轮(7)、基座(8)和下梁(9);所述上梁(1)位于该结构顶端,所述上梁(1)与坝体(2)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梁(1)下方设有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和第三泄洪栏(5),所述坝体(2)设置在该结构的两侧,所述坝体(2)垂直固定在上梁(1)下表面的两端,所述坝体(2)内侧设有第一泄洪栏(3),所述第一泄洪栏(3)安置在上梁(1)下方,所述第一泄洪栏(3)的两端通过定位杆(6)安装在坝体(2)上,所述第一泄洪栏(3)右下方设有第二泄洪栏(4),所述第二泄洪栏(4)的一侧与第一泄洪栏(3)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二泄洪栏(4)的另一侧与第三泄洪栏(5)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二泄洪栏(4)的两端通过定位杆(6)安装在坝体(2)上,所述第三泄洪栏(5)位于第二泄洪栏(4)的右下方,所述第三泄洪栏(5)安置在坝体(2)内侧,所述第三泄洪栏(5)的两端通过定位杆(6)安装在坝体(2)上,所述定位杆(6)分别固定在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和第三泄洪栏(5)的两端,所述定位杆(6)上套有转动轮(7),所述转动轮(7)安置在坝体(2)内侧,所述转动轮(7)通过定位杆(6)分别与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和第三泄洪栏(5)连接在一起,所述基座(8)固定在坝体(2)底端,所述基座(8)下方设有下梁(9),所述下梁(9)位于该结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式泄洪悬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1)、坝体(2)、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第三泄洪栏(5)、定位杆(6)、转动轮(7)、基座(8)和下梁(9);所述上梁(1)位于该结构顶端,所述上梁(1)与坝体(2)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梁(1)下方设有第一泄洪栏(3)、第二泄洪栏(4)和第三泄洪栏(5),所述坝体(2)设置在该结构的两侧,所述坝体(2)垂直固定在上梁(1)下表面的两端,所述坝体(2)内侧设有第一泄洪栏(3),所述第一泄洪栏(3)安置在上梁(1)下方,所述第一泄洪栏(3)的两端通过定位杆(6)安装在坝体(2)上,所述第一泄洪栏(3)右下方设有第二泄洪栏(4),所述第二泄洪栏(4)的一侧与第一泄洪栏(3)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二泄洪栏(4)的另一侧与第三泄洪栏(5)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二泄洪栏(4)的两端通过定位杆(6)安装在坝体(2)上,所述第三泄洪栏(5)位于第二泄洪栏(4)的右下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燕平梁洪儒谭海燕敬峰王珊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