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449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它包括待改造导流隧洞(1),所述的改造导流隧洞(1)依次分为导流隧洞A段(1.1)、生态放水洞(1.2)、导流隧洞B段(1.3);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1.1)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洞(1.2)的前端相互贯通;导流隧洞B段(1.3)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1)的末置端;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导流隧洞闸门难以抵挡高水头及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高风险的缺点,具有满足导流隧洞下闸蓄水期不断流、大流量放水、维持河流生态、减小导流隧洞闸门挡水水压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的
,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特高拱坝导流底孔设置情况,高山峡谷地区修建特高拱坝,施工导流前期通常采用围堰拦断河床、导流隧洞泄流的导流方式,施工导流后期,采取坝身临时导流底孔和岸边导流隧洞的导流方式。当导流隧洞下闸封堵后,水库水位逐渐上升,在水位未达到特高拱坝泄洪孔高程前,水流无下泄通道,导致下游河道脱水断流,使蓄水期水生生态遭受破坏,对鱼类资源、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取水、航运、景观等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受到现有闸门技术水平限制,水库蓄水位受到特高拱坝泄洪孔高程控制,大断面的导流隧洞闸门将难以承受过高水头所带来的高水压力;导流隧洞直接作为生态放水洞时,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存在较高风险。为解决导流隧洞下闸蓄水期的下游脱水断流、导流隧洞闸门难以抵挡高水头、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高风险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河流平均流量大于1000m3/s、大坝高度200米以上的特高拱坝工程,一般均采用在拱坝坝身较低高程部位设置导流底孔、导流隧洞封堵门采用平板闸门下闸的后期导流方案。国内外已建的特高拱坝导流底孔设置情况如下表。但现有的坝身设置导流底孔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点:(1)拱坝坝身中上部一般布置有泄洪表孔和泄洪中孔(或深孔),而一般建在河床狭窄处的拱坝坝体长度有限,再在坝身设导流底孔,并布置闸门等启闭设备及相应的附属结构,布置较为困难。(2)在拱坝坝身较低部位布置导流底孔,开设孔洞及布置相应的附属结构,使坝体结构变得复杂,对坝体应力分布影响大,不利坝体安全。(3)影响坝体混凝土浇筑施工进度,对于大坝施工为关键线路的工程,将占用直线工期2-3个月。(4)导流底孔及其附属结构和设备的工程量大、投资高,国内200米以上特高拱坝一个导流底孔的投资约在4000万-5000万元;另外,由于导流底孔设置在坝身较低高程部位,需拆除部分上游围堰以具备进流条件,相应增加工程量和工程投资。2、导流隧洞改建工程技术现状目前导流隧洞一般改建为以下几种建筑物:(1)泄洪洞;(2)电站尾水洞(或结合);(3)阀门控制的放水管;这几种导流隧洞改建技术,有的不能实现特高拱坝蓄水期不断流及减小导流隧洞闸门挡水水压力,有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点。对于改建为(1)泄洪洞和(2)电站尾水洞,均为水电站枢纽永久建筑物,改建的目的是为利用导流隧洞,节省工程投资,枢纽布置更加紧凑,改建后的泄洪洞或电站进水口高程较高,难以具备蓄水期不断流、减小导流隧洞闸门挡水水压力及消除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高风险的功能;改建为(1)泄洪洞一般多在土石坝工程中应用。对于改建为(3)阀门控制的放水管,是在导流隧洞洞内改建形成一段混凝土堵头,堵头内埋设由阀门控制的钢管,实现蓄水期间向下游放水,但该方法受管道和阀门尺寸限制,多用于流量小于150m3/s的放水,对于放水流量要求大的工程,泄流能力较难满足要求,需改建形成多个放水管及配套阀门系统,造成布置困难和工程投资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拱坝尤其是特高拱坝蓄水期下游河道脱水断流、导流隧洞闸门难以抵挡高水头及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高风险的缺点,利用弧形闸门动水操作水头高的优势,而提出一种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其具有满足导流隧洞下闸蓄水期不断流、大流量放水、维持河流生态、减小导流隧洞闸门挡水水压力的优点。本技术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它包括待改造导流隧洞,所述的改造导流隧洞依次分为导流隧洞A段、生态放水洞、导流隧洞B段;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洞的前端相互贯通;导流隧洞B段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的末置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生态放水洞由混凝土浇筑封堵做成一个混凝土改建体A,所述的混凝土改建体A使生态放水洞形成一个泄水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生态放水洞的后方设置有混凝土改建体B,在所述的混凝土改建体B上安装有可控制开度的弧形闸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的洞高大于生态放水洞的洞高;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和导流隧洞B段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原有的尺寸保持一致。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生态放水洞的方法,其减小导流隧洞闸门挡水水压力的优点。本技术一种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生态放水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在导流隧洞下闸蓄水期前的大坝施工中后期,从导流隧洞中选择作为生态流量泄洪通道的待改造导流隧洞进行改造,选定待改造导流隧洞依次分为导流隧洞A段、生态放水洞、导流隧洞B段;②、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的尺寸大小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1)原有的尺寸保持一致,且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洞的前端相互贯通;③、所述的生态放水洞依次分为M、N两段;M段:将所述的生态放水洞用混凝土浇筑做成一个混凝土改建体A,所述的混凝土改建体A使生态放水洞形成一个泄水通道;N段:N段位于所述的生态放水洞泄水通道出口的后方;用混凝土浇筑N段,形成混凝土改建体B,在所述的混凝土改建体B上安装有可控制开度的弧形闸门;④、导流隧洞B段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的末置端,水流通过改建形成的生态放水洞后,进入导流隧洞B段后流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的洞高大于生态放水洞的洞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和导流隧洞B段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原有的尺寸保持一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①中,从导流隧洞中选择任意一个作为待改造导流隧洞。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导流隧洞改建成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利用弧形闸门动水操作水头高的优势,改建的导流隧洞由大断面的平板闸门变为小断面的弧形闸门挡水,下闸时由平面闸门滑动摩擦变为弧形闸门滚动摩擦,由闸门与水流垂直变为闸门与水流相切,闸门挡水水压力明显减小,下闸难度明显降低,避免了导流隧洞直接作为生态放水洞时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问题,且弧形门可以做到流量控制下泄,动水启闭稳定可靠;另外,生态放水洞泄流可降低水库水位,有利于减小其他导流隧洞封堵施工时闸门挡水水头,减小闸门挡水水压力。(2)导流隧洞改建成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它包括待改造导流隧洞(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造导流隧洞(1)依次分为导流隧洞A段(1.1)、生态放水洞(1.2)、导流隧洞B段(1.3);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1.1)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洞(1.2)的前端相互贯通;导流隧洞B段(1.3)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1)的末置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它包括待改造导流隧洞(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造导流隧洞(1)依次分为导流隧洞A段(1.1)、生态放水洞(1.2)、导流隧洞B段(1.3);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1.1)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洞(1.2)的前端相互贯通;导流隧洞B段(1.3)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1)的末置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放水洞(1.2)由混凝土浇筑做成一个混凝土改建体A(2),所述的混凝土改建体A(2)使生态放水洞(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永红饶志文钱军祥李蘅徐唐锦胡清义熊绍钧廖仁强范五一郭艳阳路万锋杜威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