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9715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及方法,它包括待改造导流隧洞(1),所述的改造导流隧洞(1)依次分为导流隧洞A段(1.1)、生态放水洞(1.2)、导流隧洞B段(1.3);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1.1)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洞(1.2)的前端相互贯通;导流隧洞B段(1.3)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1)的末置端;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导流隧洞闸门难以抵挡高水头及平面闸门高水头动水闭门高风险的缺点,具有满足导流隧洞下闸蓄水期不断流、大流量放水、维持河流生态、减小导流隧洞闸门挡水水压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的
,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导流隧桐 改建为弧形闽口控制的生态放水桐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特高拱巧导流底孔设置情况,高山峡谷地区修建特高拱巧,施工导流 前期通常采用围堪拦断河床、导流隧桐泄流的导流方式,施工导流后期,采取巧身临时导流 底孔和岸边导流隧桐的导流方式。当导流隧桐下闽封堵后,水库水位逐渐上升,在水位未达 到特高拱巧泄洪孔高程前,水流无下泄通道,导致下游河道脱水断流,使蓄水期水生生态遭 受破坏,对鱼类资源、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取水、航运、景观等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受到现有 闽口技术水平限制,水库蓄水位受到特高拱巧泄洪孔高程控制,大断面的导流隧桐闽口将 难W承受过高水头所带来的高水压力;导流隧桐直接作为生态放水桐时,平面闽口高水头 动水闭口存在较高风险。 为解决导流隧桐下闽蓄水期的下游脱水断流、导流隧桐闽口难W抵挡高水头、平 面闽口高水头动水闭口高风险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河流平均流量大于1000m3/s、大巧 高度200米W上的特高拱巧工程,一般均采用在拱巧巧身较低高程部位设置导流底孔、导 流隧桐封堵口采用平板闽口下闽的后期导流方案。 国内外已建的特高拱巧导流底孔设置情况如下表。 阳0化] 但现有的巧身设置导流底孔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点: (1)拱巧巧身中上部一般布置有泄洪表孔和泄洪中孔(或深孔),而一般建在河床 狭窄处的拱巧巧体长度有限,再在巧身设导流底孔,并布置闽口等启闭设备及相应的附属 结构,布置较为困难。 (2)在拱巧巧身较低部位布置导流底孔,开设孔桐及布置相应的附属结构,使巧体 结构变得复杂,对巧体应力分布影响大,不利巧体安全。 (3)影响巧体混凝±诱筑施工进度,对于大巧施工为关键线路的工程,将占用直线 工期2-3个月。 (4)导流底孔及其附属结构和设备的工程量大、投资高,国内200米W上特高拱巧 一个导流底孔的投资约在4000万-5000万元;另外,由于导流底孔设置在巧身较低高程部 位,需拆除部分上游围堪W具备进流条件,相应增加工程量和工程投资。 2、导流隧桐改建工程技术现状 目前导流隧桐一般改建为W下几种建筑物:(1)泄洪桐;(2)电站尾水桐(或结 合);(3)阀口控制的放水管;运几种导流隧桐改建技术,有的不能实现特高拱巧蓄水期不 断流及减小导流隧桐闽口挡水水压力,有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点。 对于改建为(I)泄洪桐和(2)电站尾水桐,均为水电站枢纽永久建筑物,改建的目 的是为利用导流隧桐,节省工程投资,枢纽布置更加紧凑,改建后的泄洪桐或电站进水口高 程较高,难W具备蓄水期不断流、减小导流隧桐闽口挡水水压力及消除平面闽口高水头动 水闭口高风险的功能;改建为(1)泄洪桐一般多在±石巧工程中应用。对于改建为(3)阀 口控制的放水管,是在导流隧桐桐内改建形成一段混凝±堵头,堵头内埋设由阀口控制的 钢管,实现蓄水期间向下游放水,但该方法受管道和阀口尺寸限制,多用于流量小于150m3/ S的放水,对于放水流量要求大的工程,泄流能力较难满足要求,需改建形成多个放水管及 配套阀口系统,造成布置困难和工程投资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拱巧尤其是特高拱巧蓄水期下游河道脱 水断流、导流隧桐闽口难W抵挡高水头及平面闽口高水头动水闭口高风险的缺点,利用弧 形闽口动水操作水头高的优势,而提出一种导流隧桐改建为弧形闽口控制的生态放水桐, 其具有满足导流隧桐下闽蓄水期不断流、大流量放水、维持河流生态、减小导流隧桐闽口挡 水水压力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导流隧桐改建为弧形闽口控制的生态放水桐,它包括待改造导流隧桐,所 述的改造导流隧桐依次分为导流隧桐A段、生态放水桐、导流隧桐B段;所述的导流隧桐A 段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桐的前端相互贯通;导流隧桐B段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桐的末置 JLjJU 乂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生态放水桐由混凝±诱筑封堵做成一个混凝±改建体 A,所述的混凝±改建体A使生态放水桐形成一个泄水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生态放水桐的后方设置有混凝±改建体B,在所述 的混凝±改建体B上安装有可控制开度的弧形闽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桐的桐高大于生态放水桐的桐高;所述 的导流隧桐A段和导流隧桐B段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桐原有的尺寸保持一致。本专利技术的 第二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导流隧桐改建为弧形闽口控制生态 放水桐的方法,其减小导流隧桐闽口挡水水压力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隧桐改建为弧形闽口控制生态放水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在导流隧桐下闽蓄水期前的大巧施工中后期,从导流隧桐中选择作为生态流 量泄洪通道的待改造导流隧桐进行改造,选定待改造导流隧桐依次分为导流隧桐A段、生 态放水桐、导流隧桐B段; ②、所述的导流隧桐A段的尺寸大小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桐(1)原有的尺寸保 持一致,且所述的导流隧桐A段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桐的前端相互贯通; ③、所述的生态放水桐依次分为M、N两段;M段:将所述的生态放水桐用混凝±诱筑做成一个混凝±改建体A,所述的混凝± 改建体A使生态放水桐形成一个泄水通道;N段:N段位于所述的生态放水桐泄水通道出口的后方;用混凝±诱筑N段,形成 混凝±改建体B,在所述的混凝±改建体B上安装有可控制开度的弧形闽口;④、导流隧桐B段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桐的末置端,水流通过改建形成的生 态放水桐后,进入导流隧桐B段后流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桐的桐高大于生态放水桐的桐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流隧桐A段和导流隧桐B段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 桐原有的尺寸保持一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①中,从导流隧桐中选择任意一个作为待改造导流隧 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导流隧桐改建成弧形闽口控 制的生态放水桐,利用弧形闽口动水操作水头高的优势,改建的导流隧桐由大断面的平板 闽口变为小断面的弧形闽口挡水,下闽时由平面闽口滑动摩擦变为弧形闽口滚动摩擦,由 闽口与水流垂直变为闽口与水流相切,闽口挡水水压力明显减小,下闽难度明显降低,避免 了导流隧桐直接作为生态放水桐时平面闽口高水头动水闭口问题,且弧形口可W做到流量 控制下泄,动水启闭稳定可靠;另外,生态放水桐泄流可降低水库水位,有利于减小其他导 流隧桐封堵施工时闽口挡水水头,减小闽口挡水水压力。 (2)导流隧桐改建成弧形闽口控制的生态放水桐,不仅避免了巧体下部开设导流 底孔,避免削弱巧体结构,有利于巧体受力;而且因弧形闽口操作水头高、导流隧桐高程较 低的优势,具备较高的泄流能力,在大巧蓄水期可利用其大流量放水,具有较高效率。相比 巧身设置导流底孔,考虑导流隧桐下闽后的水位及巧体开桐受力条件,导流底孔布置尽量 抬高;因此,改建的生态放水桐进口高程低于所替代的导流底孔进口高程,在相同水位及过 水断面时,生态放水桐进口水深大,相应泄流能力大,如生态放水桐进口水深达到导流底孔 进口水深的2倍时泄流能力可增大约1. 4倍。 (3)导流隧桐改建利用大巧施工后期的枯水期实施,施工难度不大,与大巧巧体施 工互不影响,有利于缩短大巧施工工期,提前获得发电效益。 阳0巧 (4)导流隧桐改建成弧形闽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2/CN105386426.html" title="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及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及方法</a>

【技术保护点】
导流隧洞改建为弧形闸门控制的生态放水洞,它包括待改造导流隧洞(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造导流隧洞(1)依次分为导流隧洞A段(1.1)、生态放水洞(1.2)、导流隧洞B段(1.3);所述的导流隧洞A段(1.1)的尾部与生态放水洞(1.2)的前端相互贯通;导流隧洞B段(1.3)位于所述的待改造导流隧洞(1)的末置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永红饶志文钱军祥李蘅徐唐锦胡清义熊绍钧廖仁强范五一郭艳阳路万锋杜威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