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撑杆及其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3525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撑杆及其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内套、内阻尼弹簧、外阻尼弹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内阻尼弹簧套设在第一接头的外缘,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接头上,所述外阻尼弹簧套设在内套的外缘,且所述外阻尼弹簧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套上,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内阻尼弹簧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内套内,所述内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接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外壳内,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传动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电机输出轴连接。该阻尼器通过内外阻尼弹簧增加阻力,使电机不工作时,尾门开启后不会因自重而落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撑杆及其阻尼器
技术介绍
汽车撑杆为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撑杆的拉伸带动汽车后盖的开启和闭合。现有的电动尾门撑杆是用气弹簧作为支撑工具,撑杆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电机和减速箱,电机转动经减速箱内的齿轮传动减速后,再通过丝杆将动力传输到尾门上,通过开关与电机电连接来实现尾门打开到任意位置。然而,当电机不工作状态下,由于尾门自重的原因,尾门只有关闭和完全打开两种状态,无法实现任意位置的停止。而且,手动开启和关闭尾门时,动力的输入端为丝杆,人工作用力通过丝杆传递给减速箱,再经减速箱带动电机旋转。由于从丝杆端输入动力时,减速箱的齿轮传动会加速电机的转动,如果开闭尾门的速度过快,则丝杠的转动会经减速箱放大使电机转动过快,从而烧坏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汽车撑杆及其阻尼器,旨在电机不工作状态下,实现尾门任意位置开闭,同时防止烧坏电机,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撑杆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内套、内阻尼弹簧、外阻尼弹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内阻尼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头的外缘,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接头上,所述外阻尼弹簧套设在所述内套的外缘,且所述外阻尼弹簧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套上,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内阻尼弹簧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内套内,所述内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接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外壳内,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传动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电机输出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阻尼弹簧的两端均向内弯折,所述第一接头上开设有相应的槽口,所述内阻尼弹簧的两端分别挂设在所述槽口上。进一步地,所述外阻尼弹簧的两端均向内弯折,所述内套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相应的凹槽,所述外阻尼弹簧的两端分别挂设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还包括用于减震的软质接头减震器,所述接头减震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头上。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减震器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接头固定圈,所述第二接头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接头,所述接头固定圈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接头内,所述旋转轴靠近所述接头固定圈的一端挤压抹平后顶压所述接头固定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的中心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过的通孔。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撑杆,包括撑杆缸体,所述撑杆缸体内设有传动丝杆以及相互连接的减速箱和电机,所述撑杆缸体内还设有所述阻尼器。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丝杆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汽车撑杆及其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内具有内、外阻尼弹簧,通过阻尼弹簧的收放,与外壳、内套形成摩擦,产生阻力。电机不工作时,需通过人力开闭尾门,此时汽车撑杆内部的动力输入端变为丝杆所在一端。当通过人力开启尾门时,丝杆带动第二接头转动,第二接头带动第一接头转动,从而带动套设在第一接头上的内阻尼弹簧向内收缩,产生阻力,使开门的开启速度不会过快而烧坏电机;当通过人力开启尾门到任意位置时,撤去人力,尾门因自重而向丝杆输入动力,此时丝杆则通过所述第二接头和第一接头带动所述内阻尼弹簧向外扩张,直至所述内阻尼弹簧的外缘顶住所述内套的内壁,此时,内阻尼弹簧的转动带动内套同步转动,同时带动外阻尼弹簧转动,大大增加了阻力,所述阻力与尾门自重保持平衡,从而使尾门开启后不会因自重而落下,需要关闭车门时,再通过人力按压即可,实现了电机不工作状态下尾门任意位置开闭。同时,因尾门开闭时均会受到所述阻尼器的阻力,使尾门开闭的速度不会过快,从而使电机不会因转动过快而烧坏内部电路,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撑杆阻尼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接头与内阻尼弹簧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图1中内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A部分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6中丝杆、阻尼器及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撑杆阻尼器50,包括外壳1、内套2、内阻尼弹簧3、外阻尼弹簧4、第一接头5和第二接头6。所述内阻尼弹簧3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头5的外缘,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接头5上。所述外阻尼弹簧4套设在所述内套2的外缘,且所述外阻尼弹簧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套2上。所述第一接头5与所述内阻尼弹簧3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内套2内,所述内套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第二接头6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外壳1内,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5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传动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接头5的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接头5的另一端通过变速箱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防止因电机转动过快而导致尾门开闭太快,造成危险。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内阻尼弹簧3的两端均向内弯折,所述第一接头5上开设有相应的槽口51和槽口52,所述内阻尼弹簧3的两端分别挂设在所述槽口51和槽口52上,使所述内阻尼弹簧3不会脱开所述第一接头5。所述外阻尼弹簧4的两端均向内弯折,所述内套2上开设有若干相应的凹槽21,所述外阻尼弹簧4的两端分别挂设在所述凹槽21内,使所述外阻尼弹簧4不会脱开所述内套2。所述阻尼器50还包括软质接头减震器7,所述接头减震器7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头6上,用于减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接头减震器7为橡胶材质,但不限定所述接头减震器7的材质。所述阻尼器50还包括接头固定圈8,所述第二接头6具有旋转轴(未标注),所述第一接头5的中心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过的通孔53,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通孔53,所述接头固定圈8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接头5内。所述旋转轴靠近所述接头固定圈8的一端经挤压抹平后,顶压所述接头固定圈8,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接头5和第二接头6,同时紧固所述阻尼器50内的各个部件,防止各部件晃动。如图6至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汽车撑杆100,所述汽车撑杆100包括撑杆缸体40。所述撑杆缸体40包括第一缸体401和第二缸体402,所述第二缸体402的一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缸体401上,并可沿所述第一缸体401往复运动,用以开闭汽车尾门。所述第一缸体401内设有所述阻尼器50、丝杆20以及相互连接的电机30和变速箱10。所述第一缸体401上设有第一关节窝60,所述第一关节窝60凸伸出所述第一缸体401;所述第二缸体402上设有第二关节窝70,所述第二关节窝70凸伸出所述第二缸体402,所述第一关节窝60和第二关节窝70均可360度旋转。所述第一关节窝60固定在汽车车身上,所述第二关节窝70固定在汽车尾门上。所述丝杆20上还螺纹连接有套管80,所述套管80固定在所述第二缸体402上。所述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撑杆及其阻尼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撑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内套、内阻尼弹簧、外阻尼弹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内阻尼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头的外缘,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接头上,所述外阻尼弹簧套设在所述内套的外缘,且所述外阻尼弹簧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套上,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内阻尼弹簧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内套内,所述内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接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外壳内,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传动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电机输出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撑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内套、内阻尼弹簧、外阻尼弹簧、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内阻尼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头的外缘,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接头上,所述外阻尼弹簧套设在所述内套的外缘,且所述外阻尼弹簧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套上,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内阻尼弹簧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内套内,所述内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接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外壳内,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传动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与汽车撑杆内的电机输出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撑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阻尼弹簧的两端均向内弯折,所述第一接头上开设有相应的槽口,所述内阻尼弹簧的两端分别挂设在所述槽口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撑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阻尼弹簧的两端均向内弯折,所述内套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相应的凹槽,所述外阻尼弹簧的两端分别挂设在所述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建良谢显明董翔田凯于大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若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