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510083439.X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日为2015年02月15日,公开日为2015年06月1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负载磷钨酸/ZrO2的沸石磁性复合载体催化剂合成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方法。
技术介绍
2,4-二氯-5-氟苯甲酰氯分子式为C7H2Cl3FO,分子量为227.5,CAS号为86393-34-2。2,4-二氯-5-氟苯甲酰氯一般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沸点为143-144℃(35mmHg)。主要作为医药中间体,用于广谱抗生素环丙沙星、抗精神病药三氟哌啶醇等药物的合成。由于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已经开发了多种合成工艺路线。卞名等人(“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合成”,卞名等人,化学工程师,2007年第6期,第48-49和64页)对几种2,4-二氯-5-氟苯甲酰氯合成方法进行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反应器中加入2,4‑二氯氟苯、复合沸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和四氯化碳,回流反应得到2,4‑二氯‑5‑氟三氯甲苯;(B)将反应器冷却至室温,不经产物分离直接加入去离子水,在20‑40℃下水解得到2,4‑二氯‑5‑氟苯甲酰氯,其中所述复合沸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1)沸石载体预处理,包括以下操作:(1.1)对天然沸石载体在450℃‑650℃焙烧处理后,用含铵离子浓度为0.05~1.0mol/L的硝酸铵、碳酸铵或硫酸铵的铵盐溶液进行交换处理,铵盐溶液与沸石的液固体积比为3:1~5:1;交换时间为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反应器中加入2,4-二氯氟苯、复合沸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和四氯化碳,回流反应
得到2,4-二氯-5-氟三氯甲苯;
(B)将反应器冷却至室温,不经产物分离直接加入去离子水,在20-40℃下水解得到2,4-
二氯-5-氟苯甲酰氯,
其中所述复合沸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沸石载体预处理,包括以下操作:
(1.1)对天然沸石载体在450℃-650℃焙烧处理后,用含铵离子浓度为0.05~1.0mol/L
的硝酸铵、碳酸铵或硫酸铵的铵盐溶液进行交换处理,铵盐溶液与沸石的液固体积比为3:1~
5:1;交换时间为30分钟至60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交换后的沸石,再进行干燥并在450℃
-650℃再次焙烧处理;所述天然沸石为丝光沸石;
(1.2)载体扩孔:将步骤(1.1)得到的沸石放入浓度为0.05~6mol/L的HCl、HNO3、
H2SO4或柠檬酸中浸泡6-10小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在450℃-650℃焙烧得到
预处理后的载体;
(2)多孔级沸石的合成,包括以下操作:
(2.1)用HNO3和H2O2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改性,得到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
(2.2)将非硅溶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别溶于无水乙醇后再混合在一
起并搅拌0.5-1.5小时,得到混合体系1;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的三嵌段共聚物
(P123)和经上述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加入到H2SO4和HCl混合溶液中,于室温下搅拌直到
P123完全融解,加入溶于无水乙醇的硅溶胶得到的前驱溶液,搅拌2-3小时,得到混合体系
2;
(2.3)将混合体系1和2合并并混合均匀后,于95-105℃下水热合成40-50小时,最后
取出,冷却至室温,洗涤、抽滤、干燥、焙烧,得到具有双孔结构的两种前驱体的沸石,
所述硅溶胶选自正硅酸乙酯、钛酸异丙酯或锆酸正丙酯,非硅溶胶选自铝酸钠、硝酸铝、
仲丁醇铝、叔丁醇铝、乙醇铝和异丙醇铝;
(3)磁性修饰,包括以下步骤:
将摩尔比为n(Fe3+):n(Fe2+)为1:0.7-0.5的Fe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乙军,张星,周日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