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7221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包括辅助滤管、过滤管和底托,辅助滤管包括呈柱状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的辅助部,辅助部的直径大于连接部的直径;过滤管呈中空的柱状,连接部可插入过滤管的一端,过滤管的内部容置有一滤膜;底托包括呈圆柱状的底盘和圆柱状的托柱,托柱设于底盘的一侧,底盘的直径大于托柱的直径,托柱可插入过滤管的另一端,底盘上设有便于液体通过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可以根据细胞大小,通过过滤直接富集上皮性肿瘤细胞,此种装置操作简单,普适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肿瘤细胞转移的途径,在血液或淋巴管中循环的肿瘤细胞被定义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由于循环肿瘤细胞含量非常少以及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标志物,有关CTC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现有的富集CTC的方法主要有梯度密度离心法、免疫磁性分离法等,其均有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可以根据细胞大小,通过过滤直接富集上皮性肿瘤细胞,此种装置操作简单,普适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辅助滤管、过滤管和底托,辅助滤管包括呈柱状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的辅助部,辅助部的直径大于连接部的直径;过滤管呈中空的柱状,连接部可插入过滤管的一端,过滤管的内部容置有一滤膜;底托包括呈圆柱状的底盘和圆柱状的托柱,托柱设于底盘的一侧,底盘的直径大于托柱的直径,托柱可插入过滤管的另一端,底盘上设有便于液体通过的孔。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过滤管一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连接部与过滤管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而螺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托柱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过滤管与托柱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而螺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的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过滤管的内部形成一阶梯端口,所述滤膜卡置于阶梯端口处。优选的,所述辅助滤管呈漏斗状。优选的,所述辅助部的开口的一端延伸设有一盖体,盖体可翻转的密封辅助部的开口处。优选的,所述托柱的远离底盘的一端的端口处设有横梁,横梁由三根杆件沿托柱的端口的径向均匀设置。优选的,所述滤膜上的孔径为5-10μm,滤膜的材质为尼龙或PC。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本技术中的过滤管和底托配合后,托柱能够托住过滤管内的滤膜,防止滤膜在离心过程中发生破损,需要的循环肿瘤细胞被截留在滤膜上,其他细胞通过滤膜经由过滤管与托柱之间的空隙从底盘的下部离心流出,富集方便,筛选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过滤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底托结构示意图。其中:1、辅助滤管,11、连接部,12、辅助部,13、盖体,2、过滤管,21、阶梯端口,3、底托,31、底盘,311、孔,32、托柱,321、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包括辅助滤管1、过滤管2和底托3。辅助滤管1包括连接部11和辅助部12,连接部11和辅助部12均呈圆柱状,连接部11的一端与辅助部12的一端连接,辅助部12的直径大于连接部11的直径,连接部11与辅助部12的整体呈漏斗状。辅助部12开口的一端延伸设有一盖体13,盖体13可翻转的密封住辅助部12的开口处。连接部11的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过滤管2的外部呈柱状,内部为中空的,且过滤管2的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由此其内部形成一阶梯端口21,在阶梯端口21处卡置一滤膜,滤膜上的孔径为5-10μm,滤膜的材质为尼龙或PC(聚碳酸酯)。连接部11的另一端可从过滤管2的内径较大的一端插入过滤管2的内部,并到达滤膜所处位置的上方,过滤管2的内径较大一端的内径略大于连接部11的外径,且过滤管2的内径较大一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过连接部11上的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使连接部11与过滤管2螺接。底托3包括底盘31和托柱32,底盘31和托柱32均呈圆柱状,底盘31的直径大于托柱32的直径,托柱32设于底盘31的一侧,底盘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孔311,便于细胞液通过,底盘31和托柱32的整体呈T型。托柱32的远离底盘31的一端的端口处设有横梁321,横梁321由三根杆件沿托柱32的端口的径向均匀设置,横梁321起到支撑滤膜的作用。处托柱32可从过滤管2的内径较小的一端插入过滤管2的内部,并到达滤膜所处的位置的下方,由此托柱32能够托住滤膜。过滤管2的内径较小一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托柱32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使得托柱32与过滤管2螺接。本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是配合50ml离心管使用的,其能够刚好放入50ml离心管内部,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的外径仅小于50ml离心管的内径。使用时先从辅助滤管1中注入血液,待富集的肿瘤细胞被滤膜截留在滤膜的上方,其他细胞从滤膜通过并经由过滤管2与托柱32间的空隙从底盘31的底部孔311处流出。离心过滤完毕后,将辅助滤管1拧下,将过滤管2倒扣在5ml离心管的管口上,再拧下底托3,用1ml的移液枪头顶部将过滤管2内的滤膜顶到离心管底部,再将过滤管2从离心管上取下,留下的滤膜可进行后续的操作,如加入提取液进行DNA提取、细胞分析等。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滤管(1)、过滤管(2)和底托(3),辅助滤管(1)包括呈柱状的连接部(11)和与连接部(11)的一端连接的辅助部(12),辅助部(12)的直径大于连接部(11)的直径;过滤管(2)呈中空的柱状,连接部(11)可插入过滤管(2)的一端,过滤管(2)的内部容置有一滤膜;底托(3)包括呈圆柱状的底盘(31)和圆柱状的托柱(32),托柱(32)设于底盘(31)的一侧,底盘(31)的直径大于托柱(32)的直径,托柱(32)可插入过滤管(2)的另一端,底盘(31)上设有便于液体通过的孔(3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滤管(1)、过滤管
(2)和底托(3),辅助滤管(1)包括呈柱状的连接部(11)和与连接部(11)
的一端连接的辅助部(12),辅助部(12)的直径大于连接部(11)的直径;过
滤管(2)呈中空的柱状,连接部(11)可插入过滤管(2)的一端,过滤管(2)
的内部容置有一滤膜;底托(3)包括呈圆柱状的底盘(31)和圆柱状的托柱(32),
托柱(32)设于底盘(31)的一侧,底盘(31)的直径大于托柱(32)的直径,
托柱(32)可插入过滤管(2)的另一端,底盘(31)上设有便于液体通过的孔
(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部(11)
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过滤管(2)一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连接部(11)与过滤
管(2)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而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肿瘤细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管(2)
的另一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托柱(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世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福隆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