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和伸缩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4097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和伸缩转向装置,其中,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包括:槽,其为了降低径向相关的刚性,在轴向一端部形成;和一对被夹持板部,其设在将所述槽从与所述轴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两侧夹着的位置,并在互相匹配的部分形成有轴向长的长孔;嵌合保持部分,其能够基于将所述一对被夹持板部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的负荷,将内径扩大缩小,所述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嵌合保持部分的内周面中在轴向隔离的至少2个部位位置,设有内径小于其余的部分的小直径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和伸缩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向转向轮(除了铲车等特殊车辆,通常为前轮)赋予转向角的转向装置,广泛已知例如图11所示的构造。该转向装置在被车身1支承的圆筒状的转向柱2的内径侧,能够旋转地支承转向轴3。而且,在与转向柱2的后端开口相比向后方突出的、转向轴3的后端部分固定有方向盘4。使方向盘4旋转时,该旋转经由转向轴3、自由接头5a、中间轴6、自由接头5b,传递至转向齿轮单元7的输入轴8。输入轴8旋转时,配置在转向齿轮单元7的两侧的一对横拉杆9、9被推拉,向左右一对转向轮赋予与方向盘4的操作量相应的转向角。在这样的转向装置中,以往已知用于根据驾驶者的体格、驾驶姿势来调节方向盘4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为了构成这样的伸缩机构,转向柱2被构成为,将前侧的内柱10的后端部以能关于轴向相对位移地内嵌在后侧的外柱11的前端部,从而全长能呈望远镜状地伸缩。另外,转向轴3被构成为,利用花键卡合等将相当于外轴的外管12与内轴13自由传递力矩、且自由伸缩地组合。转向柱2和转向轴3被构造为在碰撞事故时吸收冲击能量,使方向盘4向前方位移。即,在碰撞事故时,接着汽车撞击其他汽车等的一次碰撞,会产生驾驶员的身体碰撞方向盘4的二次碰撞。在该二次碰撞时,为了缓解施加给驾驶员身体的冲击,保护驾驶员,需要将支承方向盘4的转向轴3相对于车身1能够由于伴随二次碰撞的向前方的冲击负荷而向前方位移地支承。因此,转向柱2由于二次碰撞的冲击负荷,通过外柱11使该转向柱2的全长边缩小边向前方位移,转向轴3通过外管12使该转向轴3的全长边缩小边向前方位移。由此,防止对与方向盘4碰撞的驾驶员的身体施加大的冲击。图示的例子还装入有能调节方向盘4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进一步,还装入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用于将电动马达14作为辅助动力源来降低操作方向盘4所需的力。因此,在转向柱2(内柱10)的前端部结合固定有对构成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蜗杆减速器等进行收纳的壳体15。进一步,将壳体15相对于车身1能以横轴16为中心摇动位移地支承。另外,相对于在该车身1的其他位置支承的支承支架17,将固定设置在转向柱2(外柱11)的一部分的柱侧支架18能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位移地支承。在倾斜机构、伸缩机构的情况下,除了电动式以外,需要基于调节柄的操作,在能调节方向盘4的位置的状态、与能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间切换。关于这样的位置调节机构的以往构造的一个例子,除了上述图11,使用图12来进行说明。为了将外柱11的前端部的内径能弹性地扩大缩小,在外柱11的前端部到靠近中间部分的下表面设有在轴向长的槽19。另外,在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该槽19的部分设有一对被夹持板部20、20。而且,在这两个被夹持板部20、20的互相匹配的部分分别形成在外柱11的轴向长的前后方向长孔21、21。另外,在构成支承支架17并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两个被夹持板部20、20的互相平行的一对支承板部22、22,以将横轴16作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形成相当于支架侧通孔的上下方向长孔23、23。而且,在这些各长孔21、23插通杆状部件即调节杆24。设在调节杆24的基端部(图12的右端部)的头部25仅能沿着该上下方向长孔23位移(阻止旋转的状态)地,与在一个(图12的右侧)支承板部22形成的上下方向长孔23卡合。与之相对,在拧入调节杆24的末端部(图12的左端部)的螺母26与另一个(图12的左侧)支承板部22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由驱动侧凸轮27与被驱动侧凸轮28构成的凸轮装置29。而且,能利用调节柄30将驱动侧凸轮27旋转驱动。在调节柄30的外侧面与螺母26之间设有推力轴承31,从而能顺利转动调节柄30,提高调节柄30的操作感。在对方向盘4进行位置调节时,通过使调节柄30向预定方向(下方)转动,从而将驱动侧凸轮27旋转驱动,缩小凸轮装置29的轴向尺寸。而且,将被驱动侧凸轮28与头部25的互相对置的内侧面彼此的间隔扩大,释放两个支承板部22、22压住两个被夹持板部20、20的力。同时,将在外柱11的前部内嵌有内柱10的后部的嵌合保持部分的内径弹性地扩大,使作用在这些外柱11的前部内周面与内柱10的后部外周面的抵接部的面压下降。在该状态下,在调节杆24在各长孔21、23的内侧能够位移的范围,能够调节方向盘4的上下位置和前后位置。在使方向盘4移动至期望位置后,使调节柄30向预定方向的反向(上方)转动,扩大凸轮装置29的轴向尺寸。由此,将被驱动侧凸轮28与头部25的互相对置的内侧面彼此的间隔缩小,利用两个支承板部22、22强力压住两个被夹持板部20、20使其摩擦卡合。同时,将在外柱11的前部内嵌有内柱10的后部的部分的内径弹性地缩小,提高作用在这些外柱11的前部内周面与内柱10的后部外周面的抵接部的面压。在该状态下,方向盘4的上下位置和前后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调节杆24的头部25和被驱动侧凸轮28相当于一对按压部。顺便提及,近年来,汽车的失窃增加,使汽车具有各种防盗装置。作为其一种,广泛实施只要不使用正规的钥匙,就不能操作方向盘的转向锁定装置。图13示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转向锁定装置的一个例子。转向锁定装置32在转向柱2a的一部分设有锁定单元33。另外,转向锁定装置32在转向轴3a的一部分,在与该锁定单元33在轴向相关的相位一致的位置,外嵌固定有在周向的至少1个部位形成卡合凹部34的键锁定环35。而且,使在工作时(键锁定时)构成锁定单元33的锁定销36的末端部通过在转向柱2a的轴向中间部形成的锁定用透孔37,向该转向柱2a的内径侧位移。而且,通过使锁定销36的末端部与卡合凹部34卡合,从而转向轴3a实际上不能旋转。即,在点火开关为断开,使卡合凹部34与锁定销36卡合的状态下,以预定值以上的力(超过由键锁定规制所规定的值的力)使方向盘4旋转的情况下,转向轴3a相对于键锁定环35旋转。但是,为了给转向轮赋予期望的转向角,以通常的驾驶姿势来操作方向盘4程度的力不会使转向轴3a旋转。在将上述这样的转向锁定装置32装入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在转向柱2a的外径侧设有锁定单元33,在该转向柱2a的内径侧设有键锁定环35。所以,将该键锁定环35能旋转地配置在转向柱2a的内径侧,并且不会使锁定销36的行程过大,使该锁定销36与键锁定环35可靠地卡合脱离。因此,转向装置中至少装入转向锁定装置32的部分的转向柱2a的外径需要小,内径需要增大(将该部分的转向柱2a的厚度变薄)。图14示出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外柱11a。外柱11a由铝类合金或者镁类合金等轻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和伸缩转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在轻合金制的主体部分分别设有:槽,其形成于轴向一端部;一对被夹持板部,其设在将所述槽从与所述轴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两侧夹着的位置,在互相匹配的部分形成有轴向长的长孔;嵌合保持部分,其能够基于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所述一对被夹持板部的负荷,将内径扩大缩小,所述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嵌合保持部分的内周面中的在轴向隔离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内径小于其余的部分的小直径部,在所述嵌合保持部分的内周面中的轴向中间部,在包含轴向相关的相位与所述各长孔的轴向中央部相匹配的部分的部分,设有内径大于所述小直径部的大直径部,铁类材料制的圆筒状部件的端部在轴向内嵌固定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端部,所述槽包括:从径向观察的形状为H形,在轴向形成的主槽部;在该主槽部的轴向两端部在周向形成,使所述主槽部的轴向端部与该周方向的中间部分别连续的一对副槽部,所述大直径部设在所述嵌合保持部分的内周面中、包含轴向相关的相位与所述主槽部的轴向中央部相匹配的部分的部分,所述小直径部设在被所述一对夹持板部与H形的所述槽包围的所述大直径部的轴向两端侧,所述一对副槽部中,在轴向配置在靠近所述圆筒状部件侧的一个副槽部在轴向邻近所述圆筒状部件的端部与所述主体部分的端部的嵌合部,并形成在与所述圆筒状部件在径向不重叠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5.23 JP 2013-108724;2013.11.28 JP 2013-246561.一种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在轻合金制的主体部分分别设有:
槽,其形成于轴向一端部;
一对被夹持板部,其设在将所述槽从与所述轴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两侧夹着的位置,
在互相匹配的部分形成有轴向长的长孔;
嵌合保持部分,其能够基于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所述一对被夹持板部的负荷,将内径
扩大缩小,
所述伸缩转向装置用外柱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保持部分的内周面中的在轴向隔离的轴向两端部设有内径小于其余的部
分的小直径部,
在所述嵌合保持部分的内周面中的轴向中间部,在包含轴向相关的相位与所述各长孔
的轴向中央部相匹配的部分的部分,设有内径大于所述小直径部的大直径部,
铁类材料制的圆筒状部件的端部在轴向内嵌固定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端部,
所述槽包括:从径向观察的形状为H形,在轴向形成的主槽部;在该主槽部的轴向两端
部在周向形成,使所述主槽部的轴向端部与该周方向的中间部分别连续的一对副槽部,
所述大直径部设在所述嵌合保持部分的内周面中、包含轴向相关的相位与所述主槽部
的轴向中央部相匹配的部分的部分,
所述小直径部设在被所述一对夹持板部与H形的所述槽包围的所述大直径部的轴向两
端侧,
所述一对副槽部中,在轴向配置在靠近所述圆筒状部件侧的一个副槽部在轴向邻近所
述圆筒状部件的端部与所述主体部分的端部的嵌合部,并形成在与所述圆筒状部件在径向
不重叠的位置。
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泽诚杉下杰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