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9576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包括导航缆、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中部运载单元和可以自由升降的下部压载单元,所述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叠加放置的中部运载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均依次套在导航缆上,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中部运载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通过第一卡扣锁紧成一个整体,所述导航缆一端连接在海洋平台上,另一端与位于海底的对接装置连接,在对接装置旁设有机械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该水下垂直运输系统采用导航缆和海底对接装置,运输装置沿着导航缆运输物资,能够实现物资的定点投放,解决不能确定投放区域的问题,运输装置采用水密结构,能够实现物资的水密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属于海洋领域。
技术介绍
对于深海装备,建立海底空间站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举措,由于深潜过程的复杂和风险,水下运输成为维持海底空间站长期运作的重要设备。海洋平台是海上油气开采的重要海工装备,技术已经很成熟,用张力腿平台和半潜式平台等通过锚泊系统实现海上定位,并为石油开采等工作提供作业平台。然而,多数海洋平台只具有向上运输原油的立管系统,不具备可以向下为海底空间站提供补给物资运输的能力。对海底进行物资输送和回收时,目前采用的运输装置多为吊篮形式或者其他非水密结构,不能实现物资的水密运输,并且,这些运输装置多为一体化结构,不易于形成标准化的补给模式,只能向海底零散的补给物资,这些运输装置的上端与运输船连接,下端连接吊篮或非水密结构上,在海中容易受到水流的影响,不能确定投放区域,目前世界上多数运输装置在运输量上还不能做到精准控制,大多数采取单一的运输单元,缺乏多模块灵活运输,并且在运输量上也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该水下垂直运输系统采用导航缆和海底对接装置,运输装置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航缆、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中部运载单元和可以自由升降的下部压载单元,所述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叠加放置的中部运载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均依次套在导航缆上,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中部运载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通过第一卡扣锁紧成一个整体,所述导航缆一端连接在海洋平台上,另一端与位于海底的对接装置连接,在对接装置旁设有机械手;所述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中部运载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均为独立的水密单元,所述上部控制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为朝向相反的两个八棱台,中部运载单元为八棱柱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航缆、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中部运载单元和可以自由升降的下部压载单元,所述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叠加放置的中部运载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均依次套在导航缆上,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中部运载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通过第一卡扣锁紧成一个整体,所述导航缆一端连接在海洋平台上,另一端与位于海底的对接装置连接,在对接装置旁设有机械手;所述上部控制单元、若干个中部运载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均为独立的水密单元,所述上部控制单元和下部压载单元为朝向相反的两个八棱台,中部运载单元为八棱柱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运载单元为一个整体结构,在中部运载单元上设有密闭的舱门,中部运载单元设有从中心孔延伸至中部运载单元的边缘的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运载单元包含两个半圆结构体,在半圆结构体上均设有密封的舱门,半圆结构体的圆心出设有中心孔,两个半圆结构体通过第二卡扣形成一个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控制单元设有水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明宇史腾飞管义锋谷家扬李岳洋陈智同朱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