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圈芯用钢丝的赋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9246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1:33
胎圈芯(X)用钢丝(W)的赋痕装置(10)具备:赋痕辊(12);引导装置(20);以及赋痕量变更装置(30)。赋痕辊(12)配置在成形滚筒(50)的上游侧,绕制钢丝(W)而对钢丝(W)赋予卷痕,成形滚筒(50)通过缠绕钢丝(W)而成形胎圈芯(X)。引导装置(20)配置在赋痕辊(12)的上游侧,将钢丝(W)引导至赋痕辊(12)。赋痕量变更装置(30)使引导装置(20)相对于赋痕辊(12)移动,从而变更钢丝(W)绕制在赋痕辊(12)上的绕制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胎圈芯用钢丝的赋痕装置,用于对胎圈芯用钢丝赋予卷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成形胎圈芯时,使用赋痕装置,以便容易将钢丝缠绕到成形滚筒上,并对钢丝赋予与所要成形的胎圈芯的直径相对应的卷痕。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赋痕装置具备:赋痕辊,在其上缠绕钢丝;以及移动装置,其使赋痕辊相对于成形滚筒移动。专利文献1的移动装置使支承赋痕辊的支承板旋转。赋痕辊通过支承板的旋转而相对于成形滚筒移动。专利文献2的移动装置以赋痕辊和成形滚筒之间的距离变化的方式使赋痕辊移动。如此,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赋痕装置通过移动赋痕辊,来变更钢丝绕制到赋痕辊上的长度。绕制到赋痕辊上的长度越大,对钢丝赋予的卷痕就越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8783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166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決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的赋痕装置中,具备赋痕辊的移动装置的支承板与赋痕辊一起相对于成形滚筒移动。在专利文献2的赋痕装置中,赋痕辊相对于成形滚筒移动。因此,配置于赋痕辊与成形滚筒之间的其他部件,例如,从赋痕辊向成形滚筒引导钢丝的引导部件的配置被限制为不妨碍赋痕辊的移动的配置。因此,在赋痕辊与成形滚筒之间的区域中的设计被大大地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圈芯用钢丝的赋痕装置,能降低在赋痕辊与成形滚筒之间的区域中的设计上的限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胎圈芯用钢丝的赋痕装置,其具备:赋痕辊,其配置在成形滚筒的上游侧,绕制所述钢丝而对所述钢丝赋予卷痕,所述成形滚筒通过缠绕钢丝而成形胎圈芯;引导装置,其配置在比所述赋痕辊靠上游侧的位置,将所述钢丝引导至所述赋痕辊;以及赋痕量变更装置,其使所述引导装置相对于所述赋痕辊移动,从而变更所述钢丝绕制在所述赋痕辊上的长度。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变更钢丝绕制的长度,从而使对钢丝赋予的卷痕的强度变化。此时,由于赋痕辊不相对于成形滚筒移动,所以赋痕辊和成形滚筒的相对位置不变化。因此,在赋痕辊和成形滚筒之间的区域中,能抑制赋痕辊限制其他部件的配置的情况。因此,能降低赋痕辊与成形滚筒之间的区域中的设计上的限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降低在赋痕辊与成形滚筒之间的区域中的设计上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赋痕装置以及成形滚筒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赋痕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使引导装置比图1所示的位置靠近成形滚筒时的赋痕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赋痕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赋痕辊与钢丝的关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胎圈芯用钢丝的赋痕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胎圈芯成形装置1用被橡胶包覆的钢丝W成形胎圈芯X,具备:赋痕装置10;引导部件40;以及成形滚筒50,在其外周缠绕钢丝W而成形胎圈芯X。赋痕装置10配置在比成形滚筒50靠上游侧的位置,钢丝W被供给到成形滚筒50。赋痕装置10具备:支承板11;引导装置20,其被安装成能相对于支承板11移动;以及赋痕量变更装置30,其将支承板11和引导装置20连接。支承板11对能旋转的赋痕辊12、能旋转的按压辊13以及轨道14进行支承。按压辊13隔着钢丝W位于赋痕辊12相反侧。另外,按压辊13在比赋痕辊12靠下游侧的位置位于赋痕辊12与成形滚筒50之间。按压辊13相对于赋痕辊12的位置被固定。如图2所示,在赋痕辊12的外周面形成有槽12A,钢丝W绕制于槽12A。在按压辊13的外周面形成有槽13A,钢丝W嵌入于槽13A。在赋痕辊12绕制而被赋予了卷痕的钢丝W被按压辊13按压,从而被引导到形成在引导部件40的引导孔41的入口41A,引导部件40安装于支承板11。如图1所示,引导孔41具有直线形状。引导孔41的出口41B朝向成形滚筒50开口。引导孔41在赋痕辊12的顶部12T与成形滚筒50的顶部50之间沿钢丝W的进给方向延伸。从引导孔41导出的钢丝W缠绕到成形滚筒50的外周面。由此,胎圈芯X成形。引导装置20具备引导板21,引导板21被安装成能相对于支承板11移动。引导装置20位于比赋痕辊12靠上游侧的位置。引导板21具备导向件22,导向件22嵌入到轨道14,轨道14安装于支承板11的表面。轨道14沿着与引导孔41延伸的方向实质平行的方向延伸。通过导向件22在轨道14上移动,从而使引导板21相对于支承板11移动。引导板21将多个引导辊23能旋转地支承。多个引导辊23位于比赋痕辊12靠下方的位置。如图2所示,在多个引导辊23的外周面形成有槽23A,钢丝W嵌入槽23A。钢丝W被多个引导辊23中的配置于上游侧的2个引导辊23夹持。在钢丝W缠绕到成形滚筒50时,引导装置20通过多个引导辊23而将钢丝W引导到赋痕辊12。如图2所示,赋痕量变更装置30具备:作为操作部的旋转手柄31;丝杆32,其与旋转手柄31一体旋转;以及滚珠螺母33,其围绕丝杆32安装。丝杆32具有能旋转地被支承板11支承的顶端32A。如图1所示,丝杆32的轴向与轨道14延伸的方向平行。滚珠螺母33被引导板21支承。丝杆32的阳螺纹32B与形成于滚珠螺母33的内周面的阴螺纹(省略图示)啮合。丝杆32以及滚珠螺母33构成转换机构,转换机构将旋转手柄31的旋转转换成直线运动。当旋转手柄31旋转时,赋痕量变更装置30使引导装置20相对于赋痕辊12向丝杆32的轴向以及轨道14延伸的方向移动。作业人员使用赋痕量变更装置30,将对钢丝W赋予的卷痕的强度变更为与所要成形的胎圈芯X的直径相对应的强度。支承板11具有刻度15。在刻度15上表示有所要成形的胎圈芯X的直径(例如,RA英寸、RB英寸、…、RX英寸)。刻度15将与赋痕辊12相对的引导板21的端面21A作为指针而设定。因此,作业人员使端面21A与刻度15相对应地移动,由此能对钢丝W赋予适合于与所要成形的胎圈芯X相对应的轮胎直径的卷痕。当根据作业人员的操作而使旋转手柄31向一个方向旋转时,丝杆32与旋转手柄31一体旋转,通过该旋转,使得滚珠螺母33以沿着丝杆32的轴向而向赋痕辊12接近的方式移动。因此,支承滚珠螺母33的引导板21也以沿着轨道14向赋痕辊12接近的方式移动。也就是说,引导板21以及多个引导辊23以向赋痕辊12接近的移动。当根据作业人员的操作而使旋转手柄31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丝杆32与旋转手柄31一体旋转,通过该旋转,滚珠螺母33以沿着丝杆32的轴向而从赋痕辊12离开的方式移动。因此,支承滚珠螺母33的引导板21也以沿着轨道14而从赋痕辊12离开的方式移动。也就是说,引导板21以及多个引导辊23以从赋痕辊12离开的方式移动。参照图1-图5对赋痕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钢丝W绕制到赋痕辊12的长度(以下、“绕制量”)越长,则通过赋痕辊12对钢丝W赋予的卷痕越强。赋痕辊12与按压辊13的相对位置为恒定。因此,如图5所示,钢丝W从赋痕辊12离开的位置PY为恒定,而与引导装置20的位置无关。如图1以及图2所示,引导装置20从赋痕辊12离开最远时,钢丝W与赋痕辊12接触的进入位置PX1变成图5中的实线上的位置(钢丝W的最下游侧)。因此,钢丝W绕制在赋痕辊12上的绕制量变得最小。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引导装置20比图1以及图2所示的位置接近赋痕辊12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胎圈芯用钢丝的赋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胎圈芯用钢丝的赋痕装置,其具备:赋痕辊,其配置在成形滚筒的上游侧,绕制所述钢丝而对所述钢丝赋予卷痕,所述成形辊筒通过缠绕钢丝而成形胎圈芯;引导装置,其配置在比所述赋痕辊靠上游侧的位置,将所述钢丝引导至所述赋痕辊;以及赋痕量变更装置,其使所述引导装置相对于所述赋痕辊移动,从而变更所述钢丝绕制在所述赋痕辊上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胎圈芯用钢丝的赋痕装置,其具备:赋痕辊,其配置在成形滚筒的上游侧,绕制所述钢丝而对所述钢丝赋予卷痕,所述成形辊筒通过缠绕钢丝而成形胎圈芯;引导装置,其配置在比所述赋痕辊靠上游侧的位置,将所述钢丝引导至所述赋痕辊;以及赋痕量变更装置,其使所述引导装置相对于所述赋痕辊移动,从而变更所述钢丝绕制在所述赋痕辊上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圈芯用钢丝的赋痕装置,其中,所述赋痕装置具备按压辊,该按压辊配置在比所述赋痕辊靠下游侧的位置,所述按压辊相对于所述赋痕辊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不二精工株式会社不二商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