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111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属于电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两并排设置的箱体,所述箱体外表面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设于箱体外部,所述连接部可沿水平方向位移,所述箱体内部真空密封,所述连接部与发动机和充电口均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具有内置备用电池,具有充放电判断策略,能够在零时停靠和夜间停靠时为电池充电,为汽车续航提供时间转换,但又不会对电池造成记忆效应,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技术相对简单成熟,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开发的热点。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和铅酸电池,铅酸电池原材料易得、价格便宜,但其比能量低,所占的质量和体积太大,一次充电行驶里程较短,使用寿命短因此并没有被广泛的采用。而镍镉电池,镍氢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循环使用寿命较长,能量密度高,因此被更多的新能源汽车采用。由于新能源汽车通过电池作为动力源,续航能力较弱,当电池耗尽时则需要花费3~5小时的时间为电池充满电,随着国家政策等大力扶持,公共充电设施数量逐渐增加,用户可以在临时停靠时为电池充电,但当用户在临时停靠为电池充电却又没有充满,临停结束后将立即使用电池,会导致电池产生记忆效应,迅速降低电池容量;而在夜间长时间停靠,电池3~5小时即可充满,而剩余时间却没法再为电池续航提供时间转换,如果多准备一块备用电池,虽然能够在长时间停靠时为汽车续航提供时间转换,当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准备一块备用电池,用户无法实现自行更换动力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置备用电池,具有充放电判断策略,能够在零时停靠和夜间停靠时为电池充电,为汽车续航提供时间转换,但又不会对电池造成记忆效应,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两并排设置的箱体,所述箱体外表面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设于箱体外部,所述连接部可沿水平方向位移,所述箱体内部真空密封,所述连接部与发动机和充电口均相连。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池放置在箱体内,而箱体内呈真空密封,通过连接部将电池与发动机、充电口等连接,避免电池直接与之相连,能够保证在充电、放电过程中,电池周边出现静电放电,导致电池容量下降,以及电量消耗,而两个箱体并列设置则可内置备用电池,通过连接部与两块电池连接策略的控制,来实现充放电控制,避免临时停靠时充电导致电池产生记忆效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所述连接座包括两传输柱,所述传输柱一端设于箱体内部,另一端设于箱体外部;所述两传输柱之间设有若干信号传输口,所述信号传输口设于箱体外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所述连接部包括与位移装置相连的插入件,所述插入件设有信号接口和传输接口,所述传输接口与传输柱可拆卸连接,所述传输接口与信号传输口可拆卸连接,所述传输接口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信号传输口将电压情况传递至中央控制器,使得中央控制器能够判断电池状态并选择充放电策略,以及选择使用的电池;而传输柱则作为正常的电流传递介质,传输柱位于电池箱内部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所述插入件内部,传输接口下方设有线缆区,所述线缆区内设有若干线缆,所述线缆将传输接口分别与发动机和充电口相连。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与发动机和充电口连接的线缆均设置在插入件内部,能够方便中央控制器判断此时为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所述位移装置包括活动连接的滑动一部和滑动二部,所述滑动一部呈右端开口的框体,所述滑动二部呈左端开口的框体,所述滑动一部套设于滑动二部外部,所述滑动一部能够相对滑动二部沿水平方向位移。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滑动一部能够相对于滑动二部进行滑动,而滑动距离只有两个档位,两个档位的设置使得插入件只有两个位置状态,对准电池箱A连接座,和对准电池箱B连接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所述滑动一部内设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支杆,所述支杆一端与滑动一部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滑动一部顶壁与插入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二部内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支杆中段通过连杆与控制机构相连,所述连杆可沿水平方向伸缩。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液压伸缩机构,所述液压伸缩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所述液压伸缩机构一端与滑动二部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杆相连,所述液压伸缩机构和连杆均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能够控制液压伸缩机构、连杆的伸缩。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移,从而控制插入件在竖直方向上位移,向上移动即可插入电池箱的连接座中,向下移动即可断开与电池箱的连接,而连杆在水平方向上位移则带动滑动一部的移动,从而将插入件对准电池箱A的连接座或电池箱B的连接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所述连接端内设有电压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与信号传输口信号连接;所述传输柱内设有红外发射器,所述插入件内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能够根据电压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控制机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中央控制器根据电压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电池电量情况,而红外感应器与红外发射器相配合能够便于连接端与连接座的匹配,便于插入件与电池箱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两电池箱分段充电和分段输电。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段充电充电和分段输电,能够根据电池电量情况来合理安排电池的输入和输出,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所述箱体外侧壁上设有卡扣件,两所述箱体通过卡扣件可拆卸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池寿命耗尽需要更换时,可以方便将整个电池箱进行整体更换,从而保证电池的真空无尘环境,同时也避免废弃电池泄露对环境造成污染,便于集中收集管理。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内置备用电池,具有充放电判断策略,能够在零时停靠和夜间停靠时为电池充电,为汽车续航提供时间转换,但又不会对电池造成记忆效应,延长电池使用寿命。2、通过分段充电充电和分段输电,能够根据电池电量情况来合理安排电池的输入和输出,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方便将整个电池箱进行整体更换,从而保证电池的真空无尘环境,同时也避免废弃电池泄露对环境造成污染,便于集中收集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结构示意图;图2是中央控制器充电策略示意图;图3是中央控制器放电策略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箱体,2为连接座,201为传输柱,202为信号传输口,3为插入件,301为信号接口,302线缆区,4为滑动一部,401为支杆,402为连杆,5为滑动二部,501为液压伸缩机构,502为中央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两并排设置的箱体1,箱体1外表面设有连接座2,连接座2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连接部设于箱体1外部,连接部可沿水平方向位移,箱体1内部真空密封,连接部与发动机和充电口均相连。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并排设置的箱体(1),所述箱体(1)外表面设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设于箱体(1)外部,所述连接部可沿水平方向位移,所述箱体(1)内部真空密封,所述连接部与发动机和充电口均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并排设置的箱体(1),所述箱体(1)外表面设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设于箱体(1)外部,所述连接部可沿水平方向位移,所述箱体(1)内部真空密封,所述连接部与发动机和充电口均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包括两传输柱(201),所述传输柱一端设于箱体(1)内部,另一端设于箱体(1)外部;所述两传输柱(201)之间设有若干信号传输口(202),所述信号传输口(201)设于箱体(1)外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与位移装置相连的插入件(3),所述插入件(3)设有信号接口(301)和传输接口,所述传输接口(301)与传输柱(201)可拆卸连接,所述传输接口(301)与信号传输口(201)可拆卸连接,所述传输接口(301)与中央控制器(502)信号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3)内部,传输接口(301)下方设有线缆区(302),所述线缆区内设有若干线缆,所述线缆将传输接口分别与发动机和充电口相连。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装置包括活动连接的滑动一部(4)和滑动二部(5),所述滑动一部(4)呈右端开口的框体,所述滑动二部(5)呈左端开口的框体,所述滑动一部(4)套设于滑动二部(5)外部,所述滑动一部能够相对滑动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彦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