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7839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聚酰胺、壳聚糖混合后溶于甲酸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药物加入混合溶液后通过搅拌加速溶解,得到均匀透明的纺丝原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以聚酰胺为主体,壳聚糖加入可达到良好共混效果,并可通过壳聚糖的溶胀与降解进行药物释放的调控,充分发挥出了聚酰胺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及壳聚糖抗菌消炎、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复合药物缓释载体材料,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药物累积释放率高,可用于创伤修复、口腔溃疡治疗、药物控释等生物医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缓释纳米材料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药物剂型在药物释放过程中,很难做到延缓和控制药物释放,会出现药物药效不够持久、稳定性差,药物的毒性难以控制等问题。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载体,具有生物活性的高聚物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高聚物的载药系统具有保护药物活性成分、改善药物的疗效、提高生物利用率和帮助药物靶向定位等特点。静电纺丝作为一种特殊的纤维制备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调节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可制备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孔隙率高及柔韧性能好的纳米纤维材料,被广泛用于药物传输、组织工程、过滤材料、防护服、传感器、催化剂等诸多领域。尤其是纳米纤维药物释放系统能够克服传统制剂存在的缺陷,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用量、增加药物疗效的要求。壳聚糖由甲壳素脱乙酰基所得,是一种原料来源丰富、性能优良的天然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相容性,在酸性溶液中,壳聚糖质子化变成聚电解质,高压电场使得聚合物骨架内离子基团的排斥力增加,限制了壳聚糖纤维材料的制备。而聚酰胺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等特点,广泛用于纤维材料的开发和制备。因此,以聚酰胺为主体,具有生物特性的壳聚糖加入后达到较好的共混效果,并可通过壳聚糖的溶胀与降解进行药物释放速度调控,将壳聚糖/聚酰胺作为复合体系,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结合壳聚糖具有对多种组织细胞的黏附和增殖促进作用及杀菌、消炎的天然药物特性,可以得到一种新型复合纤维药物缓释载体材料。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药物缓释效果明显、药物累积释放率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壳聚糖和聚酰胺按质量比为1:9-5:5的比例混合后,溶于甲酸得到浓度为8-12wt%的混合溶液;(2)将药物加入至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在100-300r/min转速下搅拌10-30min,静止1-3h后得到均匀透明的纺丝原液;(3)将步骤(2)的纺丝原液装入注射器内,高压电源正极连接注射器针尖,针头大小为12#,负极连接铝箔纸,室温条件下,电场控制在6-10kV,接收距离为10-15cm,以0.2-1mL/h的流速进行纺丝,得到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进一步地,按质量比,步骤(2)所述药物在纺丝原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5-5%。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药物为消炎类药物、止痛类药物或皮肤生长因子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为20-200nm。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释放120h时,药物累计释放率为70-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的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溶胀度,保证了药物释放的延缓和控制;药物释放时展现出了良好的药物缓释效果,药物累积释放率较高;相对于单一组分的药物载体,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能够较好地将二者优良的性能相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纳米纤维药物载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SEM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XRD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药物释放曲线。具体实施方式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分别称取3g壳聚糖和7g聚酰胺,将二者混合后溶于甲酸得到浓度为10wt%的混合溶液;然后称取1g盐酸小檗碱并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200r/min转速下磁力搅拌20min,静止2h后得到均匀透明的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装入注射器内,高压电源正极连接注射器针尖,针头大小为12#,负极连接铝箔纸。在室温条件下,电场控制为7kV,接收距离为13cm,以0.4mL/h的流速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以磷酸缓冲液为模拟体液,测试盐酸小檗碱在缓冲液中的吸光值,吸收波长为263nm,以样品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得到盐酸小檗碱在磷酸缓冲液中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89.19C-0.008(R²=0.999)。将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切成3cm×3cm的小块,称重后放入透析袋中,透析袋放于装有模拟体液的离心管内,在37℃培养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取出5mL溶液,同时补加等温释放液5mL,测定吸光度值A后根据线形回归方程计算释放t时刻盐酸小檗碱的累计释放量,进而得到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的药物累计释放率。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SEM图,可以看出,纤维的形貌、直径大小较为接近,直径为30-150nm,纤维没有出现珠、蛛丝、液滴状现象,分布均匀,连续性较好。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XRD图,复合纳米纤维在2θ为20º和24º处均出现了相应的衍射峰,相对于原料衍射峰强度明显减弱;同时,在2θ为33º处存在微弱的宽的弥散峰,代表弱γ结晶相的形成,说明静电纺丝降低了分子有序排列,阻碍了结晶的形成。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药物释放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药物释放时间的延长,药物累积释放率逐渐升高,释放2h以后出现了明显的缓释现象;释放120h时,药物累计释放率为80%,初始阶段存在明显的药物突释现象,可能是由于表层药物释放较快造成的。实施例2分别称取1g壳聚糖和9g聚酰胺,将二者混合后溶于甲酸得到浓度为8wt%的混合溶液;然后称取0.5g盐酸小檗碱并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120r/min转速下磁力搅拌15min,静止1h后得到均匀透明的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装入注射器内,高压电源正极连接注射器针尖,针头大小为12#,负极连接铝箔纸。在室温条件下,电场控制为6.5kV,接收距离为11cm,以0.2mL/h的流速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以磷酸缓冲液为模拟体液,测试盐酸小檗碱在缓冲液中的吸光值,吸收波长为263nm,以样品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得到盐酸小檗碱在磷酸缓冲液中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89.19C-0.008(R²=0.999)。将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切成3cm×3cm的小块,称重后放入透析袋中,透析袋放于装有模拟体液的离心管内,在37℃培养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取出5mL溶液,同时补加等温释放液5mL,测定吸光度值A后根据线形回归方程计算释放t时刻盐酸小檗碱的累计释放量,进而得到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药物累计释放率。本实施例方法和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得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直径为50-100nm,释放120h时,药物累计释放率为70%。实施例3分别称取2g壳聚糖和8g聚酰胺,将二者混合后溶于甲酸得到浓度为9wt%的混合溶液;然后称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为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为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为20-20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释放120h时,药物累计释放率为70-9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缓释的载药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和聚酰胺按质量比为1:9-5:5的比例混合后,溶于甲酸得到浓度为8-12wt%的混合溶液;(2)将药物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峻峰高阳侯毅赵瑞兰刘恒全张佩聪赖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