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制造方法、成型品技术

技术编号:1486994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1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耐热老化性、表面外观、滞留稳定性、尺寸精度、耐药品性等优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I)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特定量的具有羟基、和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的、特定结构的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或(II)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以特定量含有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氨基或3个以上的羟基的脂肪族化合物、和1分子中具有多于1个的可与上述氨基或羟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大气下于130℃对将上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而得到的厚度为3.2mm的ASTM1号哑铃进行100小时热处理时,从成型品表面开始到深度为0.2mm的部位为止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羧基浓度在热处理后的增加率小于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将其成型而得到的成型品。
技术介绍
聚酰胺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耐热性、耐药品性,因此被优选用于汽车、电气·电子部件用途。在各种用途中,聚酰胺树脂因为耐热老化性优异,所以被用于发动机罩等被施加极高温度的热的部件。近年来,随着汽车发动机室内部件的高密度化、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增加,发动机室内的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因此,要求在更高温度条件下的耐热老化性。一直以来,作为改良聚酰胺树脂的耐热老化性的技术,已知例如在聚酰胺树脂中配合有铜化合物和卤素化合物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言,由于近年来使用环境温度的高温化的原因,所以逐渐变得不能得到充分的耐热老化性。据此,作为进一步改良高温时的耐热老化性的技术,至今为止尝试了各种技术改良。例如,提出了含有聚酰胺树脂、数均分子量小于2000的多元醇、和铜稳定剂、受阻酚等辅助稳定剂、以及聚合物增强材料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另外,提出了含有聚酰胺树脂、聚乙烯亚胺、润滑剂、含铜稳定剂、填料、和苯胺黑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3945号公报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02981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290209号说明书专利技术内容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虽然由上述专利文献2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品在150℃~230℃的温度区域内具有优异的耐热老化性,但是具有在低于150℃的温度区域内耐热老化性差的课题。另外,关于上述专利文献3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虽然在160℃~180℃的温度区域内具有优异的耐热老化性,但是也具有在低于150℃的温度区域内耐热老化性差的课题。虽然汽车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的环境温度存在逐年增加的倾向,但是并非始终高温。因此,对于汽车的发动机室内部件来说,要求还兼备低温时的耐热老化性的材料。另外,就上述专利文献2、上述专利文献3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言,存在下述课题:(i)多元醇等向成型品表层的渗出、由铜离子的游离导致的着色这样的表面外观上的课题;(ii)滞留稳定性差的课题。并且,对于要求耐热老化性的发动机室内部件等汽车部件,在期望高耐热老化性的同时,还期望高尺寸精度、耐药品性、耐蠕变性,但是由上述专利文献1、2、3中记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型品的上述特性并不充分。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耐热老化性、表面外观、滞留稳定性、尺寸精度、耐药品性及耐蠕变性优异的成型品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了以下内容。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们发现,通过制成下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为:(I)相对于聚酰胺树脂,配合特定量的具有羟基、和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的、特定结构的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而成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或(II)含有特定量的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氨基或3个以上的羟基的脂肪族化合物、和1分子中具有多于1个的可与上述氨基或羟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大气下于130℃对将上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而得到的厚度为3.2mm的ASTM1号哑铃进行100小时热处理时,从成型品表面开始到深度为0.2mm的部位为止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羧基浓度在热处理后的增加率小于70%。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能够采用下述手段。(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是相对于100重量份(a)聚酰胺树脂,配合0.1~20重量份(g)具有羟基、和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的、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而成的。(上述通式(1)中,X1~X6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OH、CH3或OR。其中,OH和OR的数量之和为3以上。另外,R表示具有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的有机基团,n表示0~20的范围。)(2)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g)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的1分子中的羟基的数量大于1分子中的环氧基及碳二亚胺基的数量之和。(3)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g)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的羟值为100~2000mgKOH/g。(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g)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中的、羟基与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的反应率为1~95%。(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1)中的n为1~20的范围。(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大气下于130℃对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而得到的厚度为3.2mm的ASTM1号哑铃进行100小时热处理时,从哑铃表面开始到深度为0.2mm的部位为止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羧基浓度在热处理后的增加率小于70%。(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a)聚酰胺树脂包含两种以上的聚酰胺树脂。(8)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是(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下述工序:工序1,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a)聚酰胺树脂而言,熔融混炼10~250重量份上述(g)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制作高浓度预反应物;和工序2,将该高浓度预反应物进一步与(a)聚酰胺树脂熔融混炼。(9)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a)聚酰胺树脂,含有0.1~10重量份(b)1分子中包含3个以上氨基或3个以上羟基的脂肪族化合物以及0.001~20重量份(c)1分子中具有多于1个的可与上述(b)成分中的氨基或羟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b)成分的含量相对于(c)成分的含量之比为0.30以上且小于10000,其中,在大气下于130℃对将上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而得到的厚度为3.2mm的ASTM1号哑铃进行100小时热处理时,从成型品表面开始到深度为0.2mm的部位为止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羧基浓度在热处理后的增加率小于70%。(10)如(9)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c)化合物的分子量为800~1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480056436.html" title="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制造方法、成型品原文来自X技术">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制造方法、成型品</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是相对于100重量份(a)聚酰胺树脂,配合0.1~20重量份(g)具有羟基、和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的、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而成,所述通式(1)中,X1~X6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OH、CH3或OR;其中,OH和OR的数量之和为3以上;另外,R表示具有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的有机基团,n表示0~20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18 JP 2013-217175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是相对于100重量份(a)聚酰胺
树脂,配合0.1~20重量份(g)具有羟基、和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
的、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而成,
所述通式(1)中,X1~X6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OH、CH3或OR;其中,OH和OR的数量之和为3以上;另外,R表示具有
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的有机基团,n表示0~20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g)
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的1分子中的羟基的数量大于1分子中的环
氧基及碳二亚胺基的数量之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g)
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的羟值为100~2000mgKOH/g。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g)化合物及/或其缩合物中的、羟基与环氧基或碳二亚胺基
的反应率为1~95%。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通式(1)中的n为1~20的范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
在大气下于130℃对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而得到的厚
度为3.2mm的ASTM1号哑铃进行100小时热处理时,从哑铃表面
开始到深度为0.2mm的部位为止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羧基浓度
在热处理后的增加率小于70%。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a)聚酰胺树脂包含两种以上的聚酰胺树脂。
8.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7中
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1,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a)聚酰胺树脂,熔融混炼10~
250重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永淳史梅津秀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