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立窑窑顶行车式自动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577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石灰立窑窑顶行车式自动布料装置,其特征是采用行车结构,在与立窑中轴线垂直的布料平面内,设置一对分处在布料区外侧的平行的Y向轨道,呈X向设置的行架跨设在其上,布料料斗是以行架为轨道的移动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立窑顶部尤其是大截面窑整个圆平面的自动均匀布料,消除了因布料不均匀带来的对窑锻烧质量的负面影响;而且无需人工布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及环境对人工身体的负面影响。(*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灰立窑加料的布料装置,更具体地说是能达到自动化均匀布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立窑石灰产品的品质稳定,要求矿石能够达到均匀平整布置在整个窑截面,因此在石灰立窑加料时,大多采用布料装置。目前,布料的方式有许多,也有不同型式的布料器来解决布料不均匀的问题。但是,对于大截面的窑来说,布料主要是依靠人工用小车进行加料,再通过人工铲拨的方式布料,这种方式的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生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石灰立窑窑顶行车式自动布料装置,既可以通过人工在控制室操纵布料装置均匀布料,也可以通过控制软件实现全自动布料。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采用行车结构,在与立窑中轴线垂直的布料平面内,设置一对分处在布料区外侧的平行的Y向轨道,呈X向设置的行架跨设在其上,布料料斗是以所述行架为轨道的移动料斗。行架在Y向轨道上做Y向往复运动,布料料斗沿行架做X向往复运动,通过控制系统,一方面操控行架在Y向轨道上的位置,另一方面操控布料料斗在行架上的位置,即可实现在窑平面整个布料区上均匀布料。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可以实现立窑顶部尤其是大截面窑整个圆平面的自动均匀布料,消除了因布料不均匀带来的对窑锻烧质量的负面影响;而且无需人工布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及环境对人工身体的负面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面布置示意图图中标号1布料料斗、2行架、3轨道、4振动给料机、5布料区。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采用行车结构,在与立窑中轴线垂直的布料平面内,设置一对分处在布料区5外侧的平行的Y向轨道3,呈X向设置的行架2跨设在其上,布料料斗1是以行架2为轨道的移动料斗。为了保证可控顺畅下料,在布料料斗1的出料口处设置振动给料装置4。行架在Y向轨道上做Y向往复运动,布料料斗沿行架做X往复运动,布料料斗下接振动给料机,通过控制系统,操控行架位置,用振动给料装置加料的同时移动布料料斗的位置,实现在窑平面上均匀布料。每一斗料布料完成后,通过移动行架将布料料斗移到授料位重新加满物料,再回到上一个位置,如此循环操作直至完成一次窑顶整个平面上的均匀布料为止。本实施例对于采用提升绞车进行窑顶间歇供料的立窑较为实用。权利要求1.石灰立窑窑顶行车式自动布料装置,其特征是采用行车结构,在与立窑中轴线垂直的布料平面内,设置一对分处在布料区(5)外侧的平行的Y向轨道(3),呈X向设置的行架(2)跨设在其上,布料料斗(1)是以所述行架(2)为轨道的移动料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立窑窑顶行车式自动布料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布料料斗(1)的出料口处设置振动给料装置(4)。专利摘要石灰立窑窑顶行车式自动布料装置,其特征是采用行车结构,在与立窑中轴线垂直的布料平面内,设置一对分处在布料区外侧的平行的Y向轨道,呈X向设置的行架跨设在其上,布料料斗是以行架为轨道的移动料斗。本技术可以实现立窑顶部尤其是大截面窑整个圆平面的自动均匀布料,消除了因布料不均匀带来的对窑锻烧质量的负面影响;而且无需人工布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及环境对人工身体的负面影响。文档编号C04B2/00GK2926222SQ20062007591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仲明, 王振新, 刘野 申请人:安徽晶鑫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石灰立窑窑顶行车式自动布料装置,其特征是采用行车结构,在与立窑中轴线垂直的布料平面内,设置一对分处在布料区(5)外侧的平行的Y向轨道(3),呈X向设置的行架(2)跨设在其上,布料料斗(1)是以所述行架(2)为轨道的移动料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明王振新刘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晶鑫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